2019 年 2 月,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远期赛博安全研究中心(CLTC)、海军分析中心(CNA)与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网络安全中心(C4C)联合发布《赛博安全展望 2025》,对未来将出现的国家安全问题和网络安全挑战进行了全球性讨论和前瞻性探索。该报告通过提出一系列场景、若干见解和有待回答的问题,试图帮助决策者分析预测网络安全问题的演变趋势,使他们在未来迎接这些挑战时更具信心。本文从报告的结构、立意、观点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

报告主要内容

《赛博安全展望 2025》由概述和观点总结、场景概要、场景一(量子跃迁)、场景二(新的余裕)、场景三(巴洛的复仇)和场景四(信任我们)六个部分构成,其核心成果是对未来赛博安全场景的探索和预见。

报告在概述和观点总结部分简单介绍了报告的形成过程,共经历制订方案、全球研讨、产生洞察和提出问题四个阶段。在制订方案阶段,报告描绘了 2025 年左右赛博安全领域可能会出现的四个场景,这些场景不是简单的预测,而是在综合考虑来自技术、经济、人类行为、企业战略、政府政策、社会和道德层面等多方面变革力量的集成作用下形成的逻辑推论。其中,场景所代表的种种可能性挑战了现有观念,其设计意图是引发人们对不久的将来,赛博安全目标与价值的权衡和再思考;在全球研讨阶段,报告写作组于 2018 年 5 月至 10 月间在美国帕洛阿尔托、德国慕尼黑、新加坡、中国香港、俄罗斯莫斯科、瑞士日内瓦和美国华盛顿 7 个地点针对预设四个场景开展了广泛研讨,其参与者来自政府、企业、民间社会、学术界和其他领域。各场研讨会以类似的形式和过程组织,以期产生可比较、可综合的观点和见解;在产生洞察阶段,报告写作组将 7 次研讨会中形成的观点和认识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尽可能地消除了由地缘局限和人类偏见带来的认知偏差。在此阶段的结尾,报告提出了三个总体判断和五个新的场景,用于补充之前对四个场景的描述和解读,这些新的判断和场景能够使赛博安全的参与者具有更完整的决策环境;在提出问题阶段,报告着眼于未来快速发展变化的赛博环境,向各国政府和企业负责制定网络安全战略的高级决策者提出了六个问题,使他们在能够通过问题的解答为其所关注的业务发展提供关键信息。

报告预设的场景

(1)量子跃迁

量子计算的发展将催生新的军备竞赛。到2025 年,第一批成功实现量子计算的国家将能够通过破解加密、洞悉情报等能力获取经济、战略和军事优势,进而纷纷借鉴遏制核武器扩散的模式来遏制量子技术扩散,使量子技术被限制在本国的国防和情报等重点领域。

在量子竞争中处于落后地位的国家或大城市将拒绝接受先进国家提供的“降级”量子服务,因为担心由此带来的计算安全和技术依赖问题,各国均倾向于“量子自治”。但逐渐的,拥有量子计算能力的国家和没有量子计算能力的国家之间的分化成为主流国际结盟的最显著特征依据。

但事实上,在恐怖分子、毒品交易等地下犯罪组织的推动下,量子技术能够而且将比核武器技术更快、更广泛地扩散。主要国家遏制量子计算扩散的努力逐渐失败,在全球量子计算能力走向失控从而带来危险的过程中,这些国家意识到正确的举措应当是改变之前的做法,通过加速向他们各自的盟友传授先进的量子计算技术使其应用摆脱人为的领域限制,得以在市场需求的自由控制和引导下充分发展,最终在国家间重新建立基于量子能力平衡的相互威慑。

(2)新的余裕

当今世界,数字安全、物联网和大规模机器学习技术已经能够对人类社会表面上种种混乱的现象通过一系列精确的指标和预测算法来进行解释。但这种新的成就并非总是有益,因为它导致了人类社会生活中“回旋余地”的丧失。在精确的知识指引下,人们反而会感觉坐立不安。“人们不是知道得太少,而是知道得太多”使他们在社会和经济上难以被管理。

例如,许多重要的信息系统已经能以极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运行,这反而造就了新的难题。在高度可预期的世界中,人们无法对令人不安的事实视而不见,无法以沉默表示同意或是拒绝,无法接受基于不确定的结果做出的决策。随着反抗“事实”带来的代价越来越高,人类自主决策的余地和弹性越来越小,需要留给他们喘息之处。在走向决定论的道路中,人们试图努力反抗,通过引入一定程度上的不确定性和余裕空间以增加多样性,但这种做法在国家间激烈的持续竞争中也会伴生新的安全问题。

(3)巴洛的复仇

随着赛博安全在走向 2020 年时急剧恶化,世界各地的公司和个人组成了广泛的联盟。他们共同认识到,政府、公司、标准制订机构等在过去十年中努力规范赛博空间的做法不再可行。尽管人们一致认为对“游戏规则”进行局部的、微小的修改和改革并不能解决问题,但对于如何全面重新拟订规则却存在着根本的分歧。

在一些国家,政府基本上已经从游戏中退出,让位于最大的公司来管理赛博空间,这像是对 1996 年约翰•佩里•巴洛的意识形态宣言“网络空间独立宣言”的讽刺;而另一些国家走向了相反的道路,他们信奉全面的互联网民族主义,其中数字权力被毫不掩饰地视为国家权力的来源和目标。到 2025 年,这两种意识形态不同的模型在不同领域的重叠和交叉,将导致最具挑战性的紧张关系,但同时也会带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4)信任我们

2010 年以来,安全问题使互联网经济接近崩溃的边缘。企业不得不求助人工智能技术以构建一个具备异常和入侵检测能力的,无需人干预就可以修复系统的混杂“安全网络”。在这一过程中,人工智能帮助经济从衰退边缘复苏过来,并逐渐恢复数字生活的稳定感,人们对人工智能会扰乱劳动力市场的担忧逐渐消失。

尽管混杂“安全网络”引入的风险要小得多,但任何系统都有内在的脆弱性,人工智能本身的安全问题一直受到质疑。2025 年,大多数人将赛博空间视为一个支离破碎的空间,其中不安全的互联网和由 AI 保护和监控的安全网相互隔离,企业会将自身的活动分别置于这两类空间中以最大限度规避风险。许多人开始反思,对他们来说重要的现实特征——他们认为值得保护的价值观——是否在前进的过程中已经被践踏了。

报告得出的总体判断

(1)关于数字技术和安全的讨论已经高度“国家化”,这点在场景分析中尤为明显,某种意义上的“数据民族主义”如今已成定局,新的叙事围绕着与国家权力目标紧密相连的技术展开。

(2)人们对有关“网络规范”的模糊讨论产生了强烈的幻灭感。世界各地的研讨会参与者都很难给“规范”赋予具体的含义,也很难阐明究竟是规范应该引导应急行为,还是应急行为将影响规范制订。

(3)人们对数字技术在改善人类体验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抱有深深的乐观预期,但这些预期由于缺乏对技术的适当管理和保护而有可能被埋没在新兴市场之中,财富创造、安全、效率、和平、幸福等好处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渐渐被社会忽视。

报告形成的未来新场景

(1)中庸之道场景

过去 20 年,政府和企业共同打造了数字经济的“中庸之道”,即宽松监管和无需许可的创新,但这种“中庸之道”未必持久。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将使这一模式被打破,全球格局将日益多样化,人们期待各国政府为在总体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在监管制度方面开展的新尝试。然而,对于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归因和责任问题,世界各地的人们有不同的看法,这可能未来在重要领域导致摩擦。

(2)数字地缘政治

数字地缘政治不再是传统地缘政治的附加物,数字技术除了在国家政府间,同时也正在新的参与者间建立新的联盟。目前,半官方组织或犯罪组织正在成为与政府和大公司平起平坐的角色,将它们视为处于数字地缘政治第二层次的“非国家行为者”是错误的。例如量子计算之类新技术的出现可能会彻底改变地缘政治力量,从而加速与数字利益相关的联盟重组,在新的联盟中企业可能会与国家一样重要。同时,对于什么构成犯罪活动以及谁是“罪犯”,也将出现新的定义。在全球形成关于该定义的共识前,数字犯罪分子将在全球市场具有更多的套利机会。

(3)数字压力

数字化引发的工作转移和不平等将不仅仅是一种压力源,这些动向会使劳动力市场和政治环境经历根本性的崩溃和失败。社会资本和更广泛的社会适应能力将是促使新的自动化和机器人驱动的劳动力市场向均衡过渡的关键资产。各国对这一变化的准备和信心不同,但总体上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发展轨迹越来越难以预测。发展中国家在后工业时代的成功经验难以复制,而以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为引领的经济发展道路仍然不甚明朗。流离失所和技术精英的跨国劳动力流动将成为影响全球安全格局的重要因素。

(4)全球监督

世界各地均将超级平台性的公司视为一类独特的参与者,它们与政府、消费者和社会的关系需要被特殊评估和关注,甚至监督。目前,许多这些平台已成为或者正在成为全球性的存在,但对它们潜在的社会和经济影响研究依然停留在国家或地区性层面,市场力量和寡头垄断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观念假设。尽管量子等技术导致计算架构的变化被视为不稳定因素,但不同国家的竞争政策和网络安全政策在许多方面正在趋同,这一趋势也使各国将竞争政策方法上的差异纳入了安全领域。

(5)安全挑战

保护网络和数据集不受主权和犯罪窃贼侵害,正在演变为保护网络和数据集不受不正当操纵。虽然暴力攻击将仍然持续一段时间,但对抗性机器学习、精巧的深层伪造或训练数据集微操纵等更为隐蔽的技术将使攻击的复杂性上升。赛博安全将日益成为一个更加有趣的科学领域,但它也会给当前已经任务繁重的研究人员增加新的需求和负担,人工智能驱动平台之类的自动化系统将有可能缓解这一局面。

报告提出的问题

报告提出了六个各国政府和企业负责制定网络安全战略的高级决策者应回答的问题:

• 新型离经叛道的数字黑市将在何处存在并发展?在这些市场上交易的是什么?

• 数字罪犯的定义是什么?这些定义之间的仲裁准备差异是什么?

• 正在形成和出现的新地缘政治联盟是什么?我们如何更好地理解国家和社会内部利益分化的细微差别?这些细微差别怎样影响联盟可能采取的方向?

• 不同的社会在多大程度上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加剧和 / 或诱发不平等?速率是多少?

• 先发优势在哪里?除了在技术上,是否也包括在政策上?

• 是什么特性使得社会对数字操纵具有弹性和抗性?如果员工、消费者和市民需要在2025 年的网络安全格局中重新获取主动权,他们需要获得什么样的新能力,以及如何获得这些能力?

报告认为,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应该是当前世界各国领导人、企业董事会和政府机构的决策重点。

对报告关键词的浅析

量子计算

量子计算是一种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调控量子信息单元进行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由于量子力学叠加性的存在,量子计算在处理特定类型的问题要远快于当前的主流计算机,以至能够完成经典计算机所不能完成的任务,将对现行的密码体制带来极大的挑战和颠覆。目前,以美国、中国、欧盟与日本为代表的世界主要国家均在量子计算领域发力,积极推动该类新型计算模式在国防、工业和商业等领域的未来应用,工业界和投资界均对量子计算注入了极大的期望和热情。

我们认为,报告中第一个场景涉及的“量子跃迁”并非简单代表量子计算,而是指向一系列能够颠覆特定领域现有能力水平,进而打破国家间威慑力量平衡的技术群。纵观人类战争史,技术发展一直是推动战争形态与特征发生改变的主要动力之一,颠覆性技术在“科技爆炸”的时代大量涌现,并在各领域发挥越来越主导的作用,如雷达技术变革了战场目标探测和定位方式,增材制造实现战场快速制造和维修,云计算和大数据大幅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等。

颠覆性技术在国家建立核心能力优势方面具备决定性作用,因而它也是世界强国争先投入研究和保护的目标。报告中关于量子跃迁的场景描述是反直觉的,由于量子技术的军民两用性,试图限制量子能力扩散的措施反而会导致量子能力扩散。报告通过对这一微妙转移过程的刻画和推导,试图来提醒决策者注意到赛博空间领域技术不同于传统空间技术的特点,引发他们对技术能力在平衡和不平衡两种状态下催生的安全问题的思考。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I)是一类被各国寄予厚望的颠覆性技术,在经历了两起两落的 60 年沉浮浪潮后,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已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期,成功应用于图像处理、语音识别、自动驾驶、网络安全等多个领域,有望成为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社会民生和文化繁荣的关键助推器。

人工智能与安全的关系是经久不衰的议题,其内涵外延异常丰富,留给研究者极大的想象和探索空间。《赛博安全展望 2025》报告从 AI的有益作用、AI 的滥用和 AI 的保护三个主题寻找赛博安全与人工智能的切入点。在 AI 的有益作用方面,第二个场景“新的余裕”和第四个场景“信任我们”均肯定了人工智能在挽救数字危机、激活数字价值和保障数字生活方面的积极意义,能够赋予未来赛博空间以可靠的安全保证;在 AI 的滥用方面,第一个总体判断“数据民族主义”和第五个新场景“安全挑战”均提及人工智能可能被国家、政府蓄意操纵以达到数字权力集中、内容思想控制、社会信任篡改等目的,追问人工智能的发展意义和社会希冀;在 AI 的保护方面,第三个总体判断“技术红利消退”和第五个新场景“安全挑战”关注了人工智能自身的脆弱性和安全问题,在目前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强化学习模型、循环神经网络模型等各个不同领域的深度学习模型均已成功被对抗样本攻破的形势下,可以预见短期内人工智能系统安全性、可用性与隐私性已经面临极大威胁。

整体上,报告对于人工智能在赛博安全领域的积极作用胜于悲观预期,人工智能为“善”或为“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者的意愿。赛博安全问题追根究底是人与技术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问题,那些曾经被认为是边缘的、哲学的,或者在某些情况下仅仅是一些抽象思想家痴迷的东西,正在成为主流群体对数字技术的焦虑来源。

技术反噬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一方面推动了社会深刻变革,使社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生活水平因而极大提升;但另一方面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也带来了负面效应。虽然人类在本性上具有推动技术发展的动因,却无法保证它的发展总是处在正确的轨道上。技术的作用与人类的本性以及社会所处的能力阶段和文化制度高度相关,一旦进行反噬甚至会使人类自身发生严重的异化,“我们所造就的,也造就了我们”。

《赛博安全展望 2025》报告在第二个场景“新的余裕”和第三个新场景“数字压力”中表达了对技术危机的担忧。不同之处在于“新的余裕”描述了数据科学的充分发展导致人们过度追求可预测性、精确性的希望成为现实,而这种能力恰恰使人类自身陷入了丧失判断、畏惧风险、抑制主观能动性的生存漩涡中,在重拾非确定性和多样性这一“余裕空间”的努力中安全风险再度出现;而“数字压力”中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持续数字化将引发工作性质转移和工作地位的不平等,劳动力市场和政治环境将面临巨大的考验,低技能劳动者和高技能劳动者之间的分化越来越明显,在经济脆弱的国家中很可能导致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从而动摇国家安全的根基。

技术在军事领域的运用潜力导致的危机将更有可能危及人类自身。恩格斯曾预言:“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上的改变甚至变革。”如果不加限制地发展,核能、化学武器、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技术将会很快越界,从而酿成无法挽回的威胁隐患和历史悲剧。由于科技发展往往会超前于政府监管,需要警惕的是科技创新的机构忽视或低估技术发展伴生的巨大风险。应当为人类自身留下多少回旋的余地和空间?本报告为技术的监管敲响了警钟。

国家数字权力

数据的获取、处理与应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网络的延伸,应用信息技术不断廉价化,大数据作为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现象”逐步进入个人、企业乃至国家的视野。数据在表象上以客观的面貌呈现,内在却被隐藏的主观因素控制,事实上掌握“大数据”和“大数据技术”也就意味着掌握了对信息,以及信息所反映的物理世界的“制权”。大数据作为“权力”形态的新表现形式,它的生成实质上也是权力的构造过程,将自身塑造为政治性与技术性兼备的工具。随着数据力量使用由浅入深,掌握数据权力的国家能够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实现对社会的管理和控制,并通过将这种权力积极扩散到全球以参与技术和话语权竞争。

《赛博安全展望 2025》在第四个场景“信任我们”、第一个总体判断“数据民族主义”和第三个新场景“数字地缘政治”中,以国家对数据权力的集中或让渡与赛博安全交织叠加带来的可能性为背景进行探讨,分别从技术发展伴随的权力转移焦虑、虚拟空间国家民族化的集权倾向、企业和其它组织在权力再分配中的作用方面给出意见结论。到目前为止,采用何种方式控制和引导权力能够降低全球安全风险尚无定论,但在一定时间内,当技术导向占据主导地位时  技术理性对赛博安全的关注度出现明显优势;当政治导向占据主导地位时  政治价值的需求就会压倒技术理性  使技术自主性和赛博安全受政治因素压制。

当数字仅作为虚拟的二进制符码或数学算法的运算对象时,数据无关乎权力。而当数据与赛博空间、人类社会中的行动者、决策者和攻击者发生关联、耦合,数据不断重构着赛博空间,赛博空间里无处不渗透着数据时,权力便附着在数字之上了。人类的行为在数字化的进程中越来越精确、可预期、可控制,国家数字权力体也在不断调整着对社会和个体的操作方式和强度。赛博空间时代数字的权力本质是许多安全问题的成因。

全球网络治理

随着赛博空间与现实空间的互动与日俱增。各种网络犯罪现象日益增多,对政治稳定、经济安全、社会和谐等诸多方面产生不利影响,国家、企业和行业行为体的介入成为迫切需要。赛博空间治理不仅涉及各国内部的制度建设,也涉及国际治理体系的构建。1996 年,约翰•巴洛(John P. Barlow)在瑞士达沃斯论坛上发表了《网络空间独立宣言》,主张网络空间不受政府统治,而应实行网络自治,当今网络空间无国界的观念仍受到一部分人推崇。表面看来,赛博空间具有普适性和开放性,这很容易使人们误认为赛博空间是所谓“全球公域”,但赛博空间的独立权更多是一种想象,而非历史事实,因为参与者不可能摆脱国家的管制。尽管具有“美丽新世界”特征,但赛博空间仍然笼罩在国家主权的管控之下,国家和政府对网络空间治理的深度介入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同时,商业和市场主体也不甘示弱,最早介入互联网的非政府组织和民间团体乃至个人也纷纷在网络空间寻找到各自的定位。各网络行为主体由于利益取向的差异,从而分裂、组合成不同的阵营用于对抗更强大的竞争势力。

《赛博安全展望 2025》在第三个场景“巴洛的复仇”、总体判断二“网络规范”和第四个新场景“全球监督”中均涉及对全球网络治理问题的关切。网络治理主体阵营分化的根本原因是治理主体对治理现状的不满,以及对于全球治理所持立场的分歧,核心在于不均衡的《赛博安全展望 2025》在第三个场景“巴洛的复仇”、总体判断二“网络规范”和第四个新场景“全球监督”中均涉及对全球网络治理问题的关切。网络治理主体阵营分化的根本原因是治理主体对治理现状的不满,以及对于全球治理所持立场的分歧,核心在于不均衡的权力和利益冲突较量。“巴洛的复仇”指出了两种针锋相对的治理思路在全球范围内导致的紧张关系和相似性;“网络规范”关注多元文化背景的主体在难以统一“规范”的定义条件下,如何协力应对紧急事件;“全球监督”提出在超级平台性公司参与下政府制订和执行赛博空间政策的策略考虑,而不同地区安全政策的差异性自身也是一个安全问题。

虽然赛博空间治理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但总体来看,国家在全球治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世界各国政府参与的方式和介入的深度各不相同,但整体上治理结构已经由最初形成的去中心化的分散结构向区域中心化的等级体系结构发展。

借鉴与思考

从研究方法维度看,“场景分析法”提供了预见未来的崭新角度

《赛博安全展望 2025》的讨论和行文围绕四个场景展开叙事,以直观的形式给出了 2025年或更远期赛博安全的发展想定。场景分析法又称脚本法或者前景描述法,是假定某种现象或某种趋势将持续到未来的前提下,对预测对象可能出现的情况或引起的后果做出启发式判断的方法,是一种定性的预测,在企业战略制订、技术预测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场景分析法根据发展趋势的多样性,通过对系统内外相关问题的系统分析,设计出多种可能的未来前景及走向,类似于撰写电影剧本的手法,对系统发展态势做出自始至终的情景与画面的逼真描述,可以视为一类高度定向的思维试验。2016 年美《国防》杂志对 2030 年战场的四大趋势分析、微软 2018 年发布的《赛博2025:今日之抉择,未来之形势》报告等均遵循“场景分析”模式,使研究成果的受众能够更具有“亲临现场”的特性,同时又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审视问题,能较好实现引导的效果。

从场景设置维度看,“竞争与合作”范式将安全本质与技术现象联系在一起

《赛博安全展望 2025》的四个初始场景并非任意设置,而是深刻体现了安全与技术的伴生与背离效应。纵观古今,技术的发展首先考虑是改造自然、克服困难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新需要这一因素,因而在起初的突破中较少考虑可能带来的消极因素或威胁后果,但随着技术的负面效应越来越突出,连带的安全问题最终被考虑和采纳,并与技术融为一体,实现技术的二次发展并推动其最终走向成熟。这一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在“量子跃迁”中体现为颠覆性计算技术的刻意保护与商业化普适需要的矛盾;在“新的余裕”中体现为无所不知的可预测性与人类能动安全感丧失的矛盾;在“巴洛的复仇”中体现为赛博空间不断拓展的治理规模与网络独立精神的矛盾;而在“信任我们”中体现为包办一切的智能安全基础设施与人类珍视的自由价值之间的矛盾。赛博安全的发展离不开这些内部矛盾,但同时也与承载赛博空间物理世界的变化和发展息息相关。

从观点形成维度看,“全球化浪潮”驱动下安全在多元文化背景中仍难以凝结共识

人类活动空间的拓展通常都伴随着“技术创造空间、先者抢占空间、继者争夺空间、秩序治理空间、共识延续空间”的历程,空间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被社会化、政治化、主权化和民族化,最终才能够在不同国家政府经过长期的斗争和磨合后走向法治化。由于文化背景、政治体系、价值观念和经济水平的差异,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们在面向一个崭新的空间时难以持有一致的空间观和安全观。尽管赛博空间有不同于物质空间的特征,但它和陆地、海洋、天空、太空一样,承载着人类活动、延续着人类文明,这也决定了它同样面临着资源分配、利益分割、秩序建立和权力博弈等问题。在当前赛博空间的发展阶段中,技术进步还远未达到平衡与共识基线,围绕着安全与利益的冲突将持续下去,人类必须继续寻求在多元文化背景与国家现实意愿中实现全球治理的有效途径。

从未来发展维度看,“风险泛在化”源于赛博空间与社会领域多态复合后产生的新威胁

当代社会通过赛博空间的映射与联系作用,实现思想的交流、信息的分享、服务的提供和活动的组织等,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进行的瞬时数据交互,使得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活都更加便利和充实;但与此同时,赛博空间无固定边界、动态变化、立体多维度和虚实融合等特性也使得其与物理空间融合后,安全问题的识别的和预测变得极为困难,顶层视角、多域思考、因果推断、综合研判成为复杂环境中威胁分析的必备能力。赛博空间这一结构极度复杂、信息天量聚集、规模持续扩张和影响空前深远的虚拟融合世界,势必具备更加深刻的威胁关联,对决策者、研究者等能力水平提出了空前严峻的挑战。

小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吸收“场景式”方法的原理思想,结合国家战略、政治形势、技术态势和地缘因素构建未来预见场景,对开展具有我国特色的网络空间战略研究,确保赛博空间时代的竞争和行动优势至关重要。报告中全域着眼、全维思考、全球研讨的做法值得战略制订和研究者借鉴:跳出赛博空间研究赛博安全问题,有助于磨炼更高远的视野、更广阔的格局和更深刻的研判能力;对技术发展的反思和自我否定能够穿透技术决定论的迷雾,就安全问题的根源产生更加深刻的洞见。

作者 >>>

陈剑锋,中国电子科技网络信息安全有限公司,中国电科网络空间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四川省网络空间安全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地理与人工智能。

(本文选自《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9年第三期)

声明:本文来自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杂志社,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