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例警用人脸识别案于近日开庭。

案件当事人Ed Bridges以众筹的方式提起诉讼,其诉称南威尔士地区警局使用人脸识别技术侵犯了他的隐私。他同时主张,在加的夫民事审判与家事中心的持续三天的审讯违反了数据保护与平等法。人脸识别技术能够将人群的个体面部图像与“监视清单”中的图像进行比对(监视清单中包含了嫌疑人、失踪人员以及相关人员的图像)。警务人员希望通过此项技术减少犯罪,然而公益组织则主张人脸识别技术侵犯了个人隐私和公民权利。

2017年在欧冠总决赛时期,威尔士警局首次使用了人脸识别技术。Bridges声称他至少被扫描了两次——第一次是在一项平和的反枪支抗议活动中,另一次是在圣诞节购物中。

代表Bridges的公益组织“自由”,声称南威尔士警局在大约50种场合使用了人脸识别技术。该组织同时声称,公开的信息显示在人脸识别技术被投入使用的第一年,其精确度不足9%。警局回应道,在司法审查结束前,他们将不发表意见。

大都会警局也在伦敦适用了若干次人脸识别技术。流传于网络的一个视频显示,某男子因为在镜头前遮挡面部,而被施以90英镑的罚款。此项惩罚广受批评,虽然直到现在也没有弄清该男子究竟是因为遮挡面部还是因为与公务人员发生争执而被罚款。

此项技术在美国也饱受争议。乔治城大学的一向研究报告显示:当涉及到什么样的照片可以由警察呈递给人脸识别算法以生成调查指引时,无规则可循。结果便是,当纽约州警局发现他们没有某个嫌疑人的可供匹配的照片时,竟然尝试将演员伍迪哈里森的照片放入,因为他们认为这两人长得很像。

本月初,旧金山投票已禁止使用人脸识别技术。

人脸识别技术是如何工作的?

由伦敦大都会警局所试用的该项技术(该项系统被称为“NeoFace”,由日本NEC公司制造),首先利用独特的相机来扫描人群中的人体面部结构,生成数字图片,然后与“监视清单”中的图像进行对比,“监视清单”由被纳入警方监管的目标人群的图像组成。

并不是所有被纳入警方监视清单中的人都是通缉要犯,因为清单中也包含了那些失踪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如果匹配成功,那么相机旁边的公务人员就会被警醒。

为什么此项技术备受争论?

公益组织的活动人士认为,人脸识别技术侵犯公民权利。此次诉讼的推动者—公益组织“自由”声称,扫描并储存我们的生物信息,是对隐私的粗野的侵犯。

这个关注个人隐私与公民权利的组织说道,“直播式的人脸识别技术使得个体成为了行走的身份证,这实在是令人寒心!”

本文译自新科学家

声明:本文来自数据法律资讯,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