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秘密载体印制资质管理办法》《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国家秘密载体印制资质审查工作规程》及《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审查工作规程》等要求,无论国家秘密载体印制资质还是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整改都是资质申请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今天,我们来看一看做好现场审查问题整改,主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重视现场审查意见,明确责任机制

1. 及时传达部署,明确责任分工

首先保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参加现场审查组反馈会议后,应立即召开会议部署,明确责任分工。其次应把审查组现场审查发现的问题一一列举,由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行使总体责任,签发红头文件下发到各个部门,特别是对反馈的问题,应举一反三,保密工作领导机构、保密管理办公室和涉密要害部门等上下连动,一项项一条条地进行地毯式排查。

2. 制定整改方案,全面实施整改

召开保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拟定整改方案,下发文件,调动各个部门全面实施整改方案。一般情况下现场审查后要向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递交整改报告。整改报告应体现整改工作基本情况、现场审查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自查发现的其他问题及整改情况、保密管理持续改进的考虑等内容。尤其是对整改的思路、过程以及效果,整改措施完成后的效果自评,以及对未来可能新引入的保密风险的应对考虑等要具体清楚。

3. 抓好自查自纠,构建长效机制

整改过后应跟踪整改情况,对于要害部门部位,开展“回头看”。对责任不落实、整改不彻底、效果不明显、查找不深入的,应抓住典型、严肃问责,决不放过。关键是保密工作领导机构要把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扛起来,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保密管理落实到日常管理监督中,抓早抓小,不断巩固并深化拓展成果,驰而不息地将保密管理要求落到实处。同时要从体制机制上查找原因,加强监管,提高保密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

对照现场审查意见,逐条逐项推进

1. 依据标准,理清思路

梳理划分责任并明确规定,是加强和规范整改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对应标准要求,整改中各项规定要具体展开和细化,把容易出问题的关键环节梳理得更清楚更具体,逐级与部门、个人绩效挂钩,明确保密责任。

2. 整治懈怠,转变作风

对于现场审查中出现的问题,要制订详细的整改方案和整改计划,明确整改部门、责任人和具体任务分工。针对现场审查提出的问题,要力求做到“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加强协作、密切配合、提高能力、确保要害”的原则,充分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形成合力;着力提升监管能力、方法能力、发现能力与处置能力,有效建立一套整改管理体系;系统分析自身差距,精细管理,采取刚性考核、刚性问责、刚性兑现等一系列的问责机制。

3. 举一反三,强化落实

一是通过网络或报刊杂志随时收集保密专业方面的相关信息,保持信息畅通;二是与属地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多联系,多请教,推进工作开展;三是向有经验的兄弟单位学习交流,提升保密管理水平。

以现场审查为契机,建立监督机制

1. 以保密检查为着眼点

资质单位各部门在自查基础上,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保密检查,紧盯保密管理“死角”“盲区”,排查隐患问题,保密工作领导机构协同各个部门研究加强保密管理的措施办法,并及时宣讲保密形势任务和保密常识,发现“亮点”、攻克“难点”、消除“风险点”,改进风险评估内容、方式和方法。

2. 以保密制度为根本点

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资质单位应将保密制度健全、规范,并将防范到位、责任落实等问题一一解决,尤其是实施责任倒查机制,依据保密管理制度强化对单位和人员的整改和责任追究,形成工作机制,达到治本清源的效果。

3. 以保密文化为支撑点

资质单位应该以现场整改作为契机建立一套日常保密管理监督机制。整改既要有“改”的举措,也要有“立”的机制,使之常态化、制度化,从机制上查找原因,加强监管、堵塞漏洞,提高保密管理监管能力,打造企业保密文化。

(来源:《保密科学技术》,作者: 董志萍/国家保密科技测评中心)

声明:本文来自保密科学技术,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