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分别于2018年3月3日、3月5日在北京正式开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晓兰今年将提出《关于尽快构建数字经济运行预测与监测平台的建议》的提案。

当前,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主要载体,以网络化、智能化作为显著特征的数字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走出增长停滞低谷、步入稳定复苏轨道的新引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印度、欧盟等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旨在加速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规划,将推动移动互联、先进计算、智能交互等新兴信息科技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以及建设下一代通信基础设施、发展电子商务、推广各类数字化应用作为实现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加速器和撬动经济增长的新杠杆。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新兴经济活动的集合,数字经济充分体现了融合创新的理念,不仅包括提供数字化产品、系统及服务的行业本身,还包括了广泛应用数字化技术和解决方案的众多行业,以及由此衍生演化而出的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诸多新生经济形态,其内涵、外延和边界还没有得到完全清晰的界定,更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系统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运行监测机制。相对数字经济目前蓬勃兴旺的发展态势,我国数字经济运行监测机制还未建立,一是对实践认知和分析不够及时深入,削弱了政策制定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数字经济的发展在新兴技术的驱动下日新月异,对其顶层设计与规划必须围绕实践进行及时的迭代与优化,时间紧迫性和工作专业性尤胜以往,必须形成一套能够准确定位和勾勒行业运行状况指标体系,以及能够做到及时统计、深入分析、快速响应的运行监测工作机制。二是缺少科学权威的运行监测,容易引起市场对产业的盲目追捧或冷遇。经济运行会出现周期性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更迭、循环往复,建立起系统一致的统计分析体系和运行监测机制,才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经济增长、衰退、复苏的周期,有助于政府发挥主要作用和市场充分发挥基础性的资源配置作用,实现经济整体层面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基于此,建议如下:

一是依托具备条件与基础的第三方机构联合建立数字经济运行监测平台。引导和支持全国类信息科技社团、相关科研机构及高校共同成立开展数字经济运行监测及统计分析的第三方平台,组织专业团队,采用科学方法,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和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建设系统架构、政府大数据资源库和指标体系。通过该平台的建设更能够有力地推动政府大数据的共享,充分挖掘政府大数据的价值,依据大数据智能分析一方面为政府提供数字经济形势的预研预判和运行监测,另一方面通过该平台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行业服务社会。

二是依托第三方平台定期开展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估。在进行科学、系统的运行监测的基础上,遴选一批具备代表性和特色的全国数字经济集聚发展区域,以典型园区和企业作为主要对象,从规模、结构、技术、产品、市场、人才、政策等多个维度出发,组织专门团队,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全面调研评估,每年发布“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估报告”,为年度政策制定与修改提供决策依据。

三是建立数字经济运行监测预警机制。根据数字经济高度开放、快速迭代的特性,结合产用双方,研究探索建立可视化、可量化的运行监测预警机制,设计“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作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晴雨表,争取提前预判重大经济危机及衰退现象,协助和组织企业和行业做好应急预案,及时规避可预期的风险。

四是围绕数字经济统计分析提供多元增值服务。依托数字经济运行监测工作的可公开成果,提供垂直行业数据分析、定制化信息咨询、紧缺人才培训、投融资对接等各类增值服务,促进数字经济领域的国内企业健康良性发展。

声明:本文来自中国电子学会,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