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刊载《关于促进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指出,到2025年,要培育形成一批年营收超过20亿的网络安全企业,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网络安全骨干企业,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超过2000亿。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当前,我国网络安全产业规模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不小差距,网络安全投入占信息化总体投资比例较低。网络安全产业整体规模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目前尚有部分关键领域的安全防护技术产品缺乏自主性,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发展仍面临挑战。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加快网络安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依托国家网络安全相关专项资金,支持一批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网络安全企业开展网络安全关键技术和短板研发,强化网络安全基础技术、通用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研究;鼓励网络安全技术与量子计算、区块链、拟态防御等新兴技术融合创新,积极开展新兴融合应用网络安全技术研发布局,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强化核心技术突破能力;面向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等重要应用领域,加强对符合特定场景需要的专用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构建多领域、多层次的网络安全核心技术体系。

构建多方协同的产业发展良好生态

挑选一批具有优势的地区,积极推动网络安全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制定和完善产业园区政策,充分调动网络安全企业、网络运营商、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主体的积极性;依托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等项目,鼓励“产学研用”联合体承担工程任务建设,强化产业链协同能力;搭建网络安全技术成果转化、交易平台,加快推进网络安全技术成果转化,积极培育壮大网络安全产品服务市场;充分发挥各行业主管部门作用,推动通信、能源、金融、交通等重要领域加大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投入,促进网络安全产品服务应用普及,加快产品服务的迭代创新和演进升级。

强化各领域网络安全人才梯队建设

建立健全“学习、科研、实训、实战”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鼓励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培育具备扎实专业素养和实战能力的高水平网络安全人才;优化网络安全特殊人才评价和选拔机制,制定出台网络安全专业人才职称评价办法,建立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人才考核机制;加强网络安全人才国际交流,通过派出访问学者、参加国际会议或黑客大会等方式,提升网络安全人才国际竞争力。

声明:本文来自赛迪智库,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