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全球数字地球领域的首部学术专著——《数字地球手册》在首届中国数字地球大会开幕式发布,由Springer出版社正式以开放获取的方式在线出版。

2015年10月,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主席郭华东院士在加拿大召开的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三届一次执委会会议上,提出了编撰《数字地球手册》的提议,得到执委会一致通过。

在3年时间内,由郭华东、美国科学院院士Mike Goodchild、欧盟联合研究中心的Alessandro Annoni任主编,来自18个国家100多名作者共同完成了《数字地球手册》的编写。《数字地球手册》论述数字地球理论、技术与应用,剖析数字地球发展现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分析数字地球技术,第二部分为数字地球多领域应用,第三部分为数字地球区域及国家的发展,第四部分为数字地球教育与伦理。该专著的问世,必将推动数字地球在全球的积极发展,亦为我国的数字中国战略作出学术贡献。

首届中国数字地球大会同期发布了地球大数据原型系统。该系统是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的重要成果,作为一套集数据管理、计算、分析、服务为一体的原型系统,实现了从数据到信息再到可视化模拟的全过程功能。该系统已建成一个自然交互与智能分析功能的可视化环境,遴选了一批关于地球大数据支撑全球可持续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驱动科学认知等对国家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主题开展科学应用示范,充分展示了“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专项在综合分析、决策支持以及知识传播等方面的能力,为国家大数据战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此次大会主题为“地球大数据促进可持续发展”,由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科学院主办,由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先导专项、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等11个单位联合承办、16个单位协办。来自不同领域的政府部门领导、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800余人参加大会。

1999年中国科学院联合十九个部委以及国内外相关机构在北京发起召开第一届国际数字地球会议,至今20年时间里数字地球理论与技术在全球引起广泛重视并取得长足进展,在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方面也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地球是地球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高度融合的交叉领域,数字地球和地球大数据是定量化研究地球、深度认识地球、科学利用地球的先进工具。大数据浪潮的演进,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先进技术的不断涌现,正在促进数字地球和地球大数据的深入发展。

声明:本文来自科技导报,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