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在致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将进入快车道。中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世界各国共同搭乘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车。中国经过这几年的跨越式发展,“数字经济”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而是渗透在社会生活与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中。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通信技术使现代经济活动更加灵活、敏捷、智慧。

一、数字经济的内涵与发展趋势

当前,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和促进实体经济振兴、加快转型升级的新动能。根据《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对“数字经济”的定义,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金融科技与其他新的数字技术应用于信息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共享过程中,改变了社会互动方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通信技术使现代经济活动更加灵活、敏捷、智慧。

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笔者以为,数字经济是现代化经济系统中的发动机,在这个系统中,数字技术被广泛使用并由此快速驱动整个实体经济环境的转型升级。当前,迅速发展的信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对先进制造业、现代供应链、现代金融服务、中高端消费市场等具有极高的渗透性和驱动功能。

随着ICT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数字经济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拓展,各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竞争正在向多个领域拓展,融合了基础设施、技术标准、成果转化、智能应用、网络协同等多个环节、多个领域的综合创新。目前,世界主要国家和企业纷纷开启了数字化转型之路,各国政府均希望通过发展数字经济,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目前,各国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重点包括:发展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强化ICT部门的创新能力;加强电子政府的服务水平;推动ICT在商业部门及中小企业的应用,重点关注卫生医疗、交通运输及教育部门;提升民众数字生活的素养;加强数字身份、隐私和安全;解决诸如网络监管、侵犯隐私、黑客攻击、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全球性挑战。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为例, 根据“2017年OECD数字经济展望” (OECD Digital Economy Outlook 2017)报告,OECD成员国数字经济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趋势:

首先,政府逐渐认识到数字变革带来了巨大的机会与挑战,数字变革具有刺激实体经济的潜力,对全球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字变革给技术创新、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带来的益处,经合组织成员经济体的工作重点是数字变革的政策意义,并制定整体性综合政策框架;

其次,尽管危机影响仍在持续,但信息技术服务的持续发展,带来了积极前景。在信息和通信技术行业内部,电信服务和计算机与电子制造业的附加值有所下降,但信息技术服务的附加值有所上升,软件发行则保持不变。信息和通信技术行业仍是创新的主要动力,在经合组织企业研发支出中占比最大,且占全世界专利申请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

再次,为应对新一轮数据浪潮,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服务迅速发展和提升。信息通信市场的增长由需求所驱动,在很多经济体,经过调整能激励竞争、创新和投资的法律框架也推动了信息通信市场的增长。电信投资占财政收入的比例攀升,运营商更多地在网络中使用光纤。固定和移动宽带的平均价格下降,用户数量增加,有的经济体移动数据的使用出现指数级增长;

第四,数字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了就业、贸易和其他领域的变革。数据驱动创新、新的商业模式和数字应用正在改变科学界、政府、城市以及卫生和农业等领域的工作。关于数字创新的政策通常将重点放在创新网络、获得融资和使用数据方面,但对投资信息和通信技术、知识资本和数据分析却不够重视。数字变革的影响体现在不同领域岗位的创造与破坏,出现新的数字工作形态,贸易环境得到了重塑,尤其是数字服务贸易;

第五,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数字安全和隐私更加担忧。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使用日益频繁,企业和个人的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呈现高风险态势。尤其是中小企业需要引进或改善数据安全风险的管理实践。与此同时,个人隐私风险引发了消费者对网络诈骗、补偿机制和网上购物质量的担忧,在某种程度可能减缓企业对消费者电子商务需求的增长;

第六,人工智能的发展亟需良好的政策和道德引领。目前,人工智能(AI)正逐渐成为各国关注的特点。人工智能的发展在提高效益和生产率的同时,也可能进一步扩大了对现有的政策、法律和道德的挑战,应当关注人工智能对工作和技能未来发展的潜在影响,以及人工智能对监督、透明度、责任、义务、安全和道德的挑战;

第七,区块链的潜力取决于设法解决技术难题和应对政策挑战等问题。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使得没有可信交易对手的交易成为可能。区块链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可信度和智能合约,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应用,包括金融和公共部门、教育和物联网等领域。

二、缩小“数字鸿沟”是繁荣数字经济的前提

数字鸿沟是指由信息和通信技术在全球的发展和应用造成或拉大的国与国之间以及国家内部群体之间的差距。1999年,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在《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中提出,在那些已经接入Internet的美国人和没有能力使用Internet的美国人之间存在“数字鸿沟”。美国政府认为新经济的繁荣能否长期持续下去,关键看数字鸿沟是在不断填平还是不断扩大,这是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数字鸿沟”分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以及国家内部不同阶层之间的数字鸿沟。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主要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由于在信息、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上存在差异,而造成的差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世界各国共同搭乘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车。当前,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他们未曾拥有先进的ICT技术、尚未建设现代的电信基础设施、ICT人才极度缺乏,他们与发达国家的“数字鸿沟”正在不断拉大,无法享有平等的信息通信权。

根据世界银行与联合国贸发会议于2016年2月1日联合发布的《2016年世界发展报告——数字红利》,世界最贫困的20%家庭中,70%有手机;许多家庭拥有手机先于厕所和清洁用水。该报告的封面有一张图片记录了一个位于非洲东北部亚丁湾西岸的国家——吉布提,很多人都买了手机,然而由于通信设施落后,他们不得不到海边寻找与其接壤的索马里电信运营商基站的信号。

笔者认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数字鸿沟”已经不仅仅是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全球发展和应用,造成或拉大的国与国之间以及国家内部群体之间的差距,而是面对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发生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即人民对数字生产、数字生活、数字学习日益增长的需要和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目前,在我国城乡之间、不同企业之间以及其他不同群体之间,特别是在广大农村仍然存在一定的数字鸿沟,一方面是由城镇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另一方面则是由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尤其是互联网知识与应用技能的缺乏,是造成不同群体之间数字鸿沟的新原因。

三、繁荣数字经济的五大方略

2017年1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对我国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推动大数据技术产业创新发展;二是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三是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四是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五是切实保障国家数据安全与完善数据产权保护制度。笔者认为,总书记提出的上述五大要求,整体构架了我国实施数字中国战略的“五大主题”。

1.推动数字技术产业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网络购物、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走在了世界前列。我们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集中优势资源突破大数据核心技术,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大数据产业链、价值链和生态系统。

目前,以BAT为代表的我国互联网企业在数字经济的应用层面,无论是规模上,还是市值上,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在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方面,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在很多方面还有很大距离,比如互联网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共享、数字技术产业实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最大的差距在互联网的核心技术上。总书记在4·19全国网信工作座谈会上深刻指出,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因此,推动数字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是繁荣数字经济和构筑网络强国的基石。

2.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总书记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离不开大数据发展和应用。我们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从传统动力到新型动力的内涵式发展新常态,如何在新常态下推动实体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正确处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认真研究和实施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发展模式,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

当前,多地政府提出要发展“大数据”产业,并投巨额资金建设所谓的“大数据中心”或“大数据产业园”。笔者认为,发展大数据绝不等于遍地建设数据中心,大数据是基于“云计算”技术引出的话题,其本质是数据、软件和服务,绝不仅仅是硬件和数据中心,大数据中心应当突出四大能力,即实际运算的能力、技术创新的能力、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数据安全可控的能力。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应按照总书记提出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基本原则,尽快出台相关规则,统筹发挥各部门已建数据中心的功能和作用,严格控制各地盲目新建数据中心的行为。

3.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

笔者认为,要实现总书记提出的“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不但要把大数据作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还应当将各级政府的平台与社会多方数据平台进行互联与共享,并通过大数据管理工具和方法,采用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手段,构建国家一体化的政府治理数据协同平台,全面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

4.发展数字经济应当以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中心。党的十九大报告以新的高度强调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这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发展数字经济必须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并以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中心。笔者认为,数字经济在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应当着力从五个方面发力:一是要加大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尤其是扩大光纤网、高速移动网在农村的有效覆盖;二是培育一大批基于数字经济的服务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三是大力实施“数字民生”工程,优先发展“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等以民生为主题的数字民生工程;四是发挥大数据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数字经济在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中的驱动作用;五是加快推进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电子政务,彻底解决政府部门为民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

5.切实保障国家数据安全和完善数据产权保护制度。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强化国家关键数据资源保护能力,增强数据安全预警和溯源能力。要加强政策、监管、法律的统筹协调,加快法规制度建设。要制定数据资源确权、开放、流通、交易相关制度,完善数据产权保护制度。

笔者建议,应当从国家数据主权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加快大数据和数字经济领域的立法,维护国家数据主权和个人数据权利。目前,当务之急应制定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法》,明确关键数据基础设施的公权力属性、数据的生成、数据的权属、数据的开放、数据的流通、数据的交易、数据的保护、数据的治理以及法律责任等。

(本文刊登于《中国信息安全》杂志2018年第3期)

本文作者:王春晖,南京邮电大学教授,我国知名信息通信战略与法律专家。多次代表国家参加联合国ITU国际信息通信法律的审议。主要从事信息通信产业政策、商业模式与法律规制的交叉研究。兼任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研究会常务理事等。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5项,出版专著(译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声明:本文来自中国信息安全,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