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频谱是开展电子战的关键,电子战是开展现代战争的关键。对手可以通过干扰通信或GPS,达到使武器失灵的目的。

背景

电磁频谱正变得日益普及和紧张,国防部正在部署一系列新网络,以支持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JADC2),陆军“集成战术网络”,空军“作战管理系统”以及海军“综合火控系统”将现有数据链路和无线电与新兴的通信系统结合,连接美军所有部队。因此,对频谱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国防部此前制定的战略是希望通过指导军队开发现有能力和概念的更新,应对管理和控制电磁频谱的日益增长的挑战,但收效甚微。因此,国会要求国防部建立一个电磁频谱作战跨职能小组,并制定一项新的战略。本文对新战略的要点进行了预测。

新的电磁频谱优势战略

①新的电磁频谱优势战略将强调如何在电磁频谱中削弱对手的优势和利用对手的弱点。

自2015年以来,美军在电子战和电磁波谱作战的开支都稳步上升,但额外的资金没有用于实施连贯的战略而用于升级遗留系统以填补各种能力缺口。冠状病毒流行后的预算也将限制相关方面的资金投入。

此外,中俄军队可以在自己的领土或附近的海域或空域部署电子战和传感器系统。利用环境优势,两国军队可以使用被动、多静态和低频电磁传感器和预先构建的系统和战术系统来发现和攻击美军。为此,美军需要更多的远征军和适应性更强的指控流程,适应更多的对抗性通信、不断变化的部队结构和当地条件。

新的战略应强调机动和复杂性的新作战概念,而且不需要全面改进美国电磁频谱系统。为给对手制造复杂性,美军需要在电子支援传感器和电磁作战管理(EMBM)系统的指导下,与商业或军事用户进行动态和自动频谱共享。为了免受敌人的攻击,美军将依靠无源或多基地感知,并辅以低截获概率/低探测概率(LPI / LPD)通信和电子对抗策略。

②为电磁频谱信息共享建立新的框架

情报部门的数据和分析传递至作战人员的速度很慢,而对电子战设备进行编程的速度更是慢得多。国防部将需要为电磁频谱信息共享建立新的框架。

③通过建模、仿真、实验评估电磁作战能力

目前,复杂和不可预测的电磁作战能力很难定义,国防部将需要通过使用建模和仿真或实验对各种方案中的任务影响进行全面评估来确定潜在的新兴电磁能力,并通过国防部自适应采办框架等新流程使其成熟。

④战略紧迫性

国防部不能通过逐步改进的方式来继续追求电磁频谱的优势。国防部应朝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并将电磁能力开发的重点放在实施机动战概念上。

来源 | 美国防务头条网站

图片 | 互联网

作者 | 赵霄

编辑 | 刘伟雪

注:原文来源网络,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相关建议仅供参考。

声明:本文来自国防科技要闻,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