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磨惟伟

近年来,在处理中美大国关系问题上,美国政府几乎完全摒弃了理性思考,不断固持美国优先、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特别是2020年以来,特朗普政府强推强取豪夺的强盗逻辑,利用毫无根据的污名化指责和无所不用其极的强力“组合拳”,持续加大对中国网络科技企业的围猎力度。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美式霸权的恶意欺凌与竞争对手的抄袭抹黑,中国网络科技企业走向海外、面向国际的道路绝非顺风顺水、一路坦荡,而是荆棘丛生、困难重重。

一、美国打压竞争对手的主要手法

在国际交往中,各国间的双边关系本可以并行不悖、共赢发展。但长期以来,出于维护自身霸权和利益的考虑,美国总是滥用“国家安全”借口,以政府打压、长臂管辖、企业捡漏等固有套路,频频对竞争对手施以组合重拳,即使是传统盟友也不能幸免。虽然美国的逻辑套路与打压手法属于一种内部策略,但从其过往行径中仍有脉络可循。

(一)重视战略打压:以顶层设计、战略谋划为指引,明确对竞争对手的打压步骤与总体方针

回顾美苏争霸这段历史可以看出,在打压、裂解竞争对手方面,美国一直高度重视战略指引,一旦战略方针确定下来,后续跟进步骤就会接踵而至。1947年3月,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了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宣告了“杜鲁门主义”的正式诞生。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指导方针与扩张计划,是“冷战”开启的重要标志。在随后的44年中,美国历届政府虽然两党轮流坐庄,但均将“杜鲁门主义”奉为处理对苏关系的金科玉律,以持续的耐心与恒久的定力贯彻始终,直至苏联解体。

回到当前,在2018-2020短短三年的时间内,美国政府就接连发布了数份重量级网络安全文件,提出多项战略打压政策,分别是“国家安全总统备忘录13”“国防部网络战略”“国家网络战略”“分层网络威慑战略”等。2020年6月,美国通过的2021财年《情报授权法案》更是多次提及我国,欲从新兴技术、供应链、人员管控、舆论抹黑等立体层面对我国进行全方位打压。这些战略文件均将中国明确设定为在网络空间对美国构成战略威胁的主要敌手国家,这种认识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而在不断固化,并谋求达到“层层威慑、步步紧逼、极限施压”之势。因此,无论是历史经验还是当前现实都告诫我们:美国在处理与竞争对手的相互关系时始终秉承一条原则,即世界上无论任何国家,一旦具备了赶美超美潜力,挑战了美国的绝对优势地位,美国就会定下打击对手的战略主线,无论政府易主何人,这条主线都会一如既往、贯穿始终。

(二)打造围猎联盟:以舆论造势、集结盟友为手段,实现对竞争对手的围猎封堵与全面打压

在集结盟友、共抗对手方面,美国的打压模式往往是一致的。当年,美国驻苏联代办乔治·凯南通过向美国务院发回一篇关于战后美国对苏联政策建议的8000字电文,以先声夺人的方式,开启美苏冷战的序幕;随后,英国首相丘吉尔配合美国发表反共的“铁幕演说”,以舆论造势的方式,极力夸大苏联共产主义国家的安全威胁,为美国集结盟友创造舆论氛围;1949年,以美国为首,英、法、加等盟友共同参与组建的“北约组织”正式成立。通过舆论造势、抹黑夸大、集结盟友等方式,美国很快形成了对抗苏联这一强劲对手的力量阵营。

而现如今,在围猎中国网络科技企业方面,美国将过往屡试不爽的打压经验再次如法炮制。2019年5月,在捷克布拉格召开的所谓“5G安全会议”上,美国高谈阔论、造势不断,以施压盟国的方式,极力构建围猎中国华为的战略同盟圈;2020年7月,美国务卿彭佩奥在尼克松图书馆前发表了题为《共产主义中国和自由世界的未来》的“新铁幕演说”,极力否定尼克松时期开启的对华接触政策,要求西方加速组建“国际反华联盟”,试图让盟国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迫于美国现实压力或为表达对美“衷心”,印度、新加坡、加拿大、英国等国随后纷纷对外宣布,决定停止在5G建设中使用中国的华为设备,印等部分国家甚至还配合美国对抖音国际版TikTok进行下架封杀。通过大打国际舆论造势牌、胁迫盟友选边站队,美国就能形成所谓的小圈子、小集团,进而对竞争对手形成巨大压力。

(三)动用国家力量:以长臂管辖、滥扣罪名为手法,逐步瓦解竞争对手的优势地位与优势资源

在践行“兵不厌诈”上,美国的手法可谓班班可考。日本东芝公司就是最典型的受害例子。20世纪80年代,日本东芝是当时日本最大的重型电器制造商之一,创造了多个“日本第一”。1985 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芯片生产国,在世界十大半导体厂商中日本占据一半。日本半导体的迅猛崛起严重挑战了美国的优势地位。1987年,在美国的命令与压力下,日本警视厅逮捕了东芝公司两位高管,美国指称东芝高管是“间谍”,涉嫌将精密机床卖给美国主要敌手—苏联。随后,美国运用“长臂管辖”将涉事东芝高管判刑,关闭东芝在美工厂,对东芝销往美国产品征收100%关税,在5年内禁止东芝出口美国,并向东芝征收1万亿日元(约合160亿美元)的巨额罚款。日本半导体产业遭受重创,日本由此进入消沉的30年。

回看我国企业,近年来,中兴“断供事件”、华为“孟晚舟事件”接连发生,表明美国在大打“科技战”的同时,又将过去打压竞争对手的那套手法,即“长臂管辖”、诱捕高管、技术断供、巨额罚款等故伎重演,虽然时间相隔数十年,但手法却如出一辙。表面上看,这是美国动用国家力量瓦解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实际目的是剑指中国科技崛起,维护美国世界霸权。前车之鉴,需引起世界警惕。

(四)主打关键痛处:以技术断供、卡脖锁喉为手段,直接对竞争对手的软肋痛处进行重点打击

近年来,我国虽在高性能计算、新一代移动通信等领域的部分单点技术取得了一定突破,同美国的差距在逐渐缩小。但是,总体而言,我国在芯片等核心技术和产品方面仍然不能完全自主。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当前中国发展的一个最大隐患。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仅芯片进口的金额每年就多达2000多亿美元,远超石油进口。

美国正是瞄准中国当前发展的软肋进行重点出击。针对中国网络科技企业,美国政府频频出招,运用市场、法律、贸易等手段,千方百计遏制中国企业发展。以华为公司的经历为例,美国的技术卡脖主要分三步走:一是制定法律法规或发布行政命令限制技术出口。2018年,美国会通过了《出口管制改革法案》,美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随即出台技术出口管制方案;2019年5月,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要求美国进入紧急状态,规定美国企业不得使用对国家安全构成风险的企业所生产的电信设备,剑指华为;二是将美国企业和使用美国技术的他国企业一并纳入监管范围,实现技术出口限制的全面把控。2019年5月,美商务部先是以“国家安全”为由,将华为公司列入贸易黑名单,使美国国内企业无法同华为进行正常的贸易往来;同时,美国还进一步升级对华技术出口禁令,考虑扩大“最低限度”规则的适用范围,该规则规定了外国制造的产品中包含多少美国成分需要受到美国政府对出口的监管,意图将基于美国技术的外国制造产品一并纳入美国监管之下。受此政策影响,2020年9月15日后,台积电、高通、三星、美光科技等芯片厂商都停止了对华为的供货,芯片面临全面断供;三是力图并购国际芯片巨头,利用垄断形成的一方独大优势,实现对华技术的限制出口。2020年9月,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宣布即将完成对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的收购,案值超过400亿英镑。当前,诸如高通、三星、华为、苹果、联发科等公司,虽然能自己研发手机处理器芯片,但基本都绕不开ARM的授权。一旦美国芯片巨头成功收购ARM ,就能形成绝对垄断,在对华技术出口限制问题上更能为所欲为。

(五)奉行强盗逻辑:以政府出手、美企捡漏为手法,大肆攫取竞争对手的发展成果与科技果实

以法国为例,阿尔斯通曾被誉为法国的“工业明珠”,在能源领域曾拥有多个“世界第一”。但2014年,因美国动用国家力量打压,阿尔斯通被无情拆分,其最重要的电力和电网业务被美国通用公司以低价形式收购。在这项交易背后,正是美国动用本国司法力量,肆意滥用“长臂管辖”,打压他国企业的操作手法。当年,阿尔斯通公司前高管皮耶鲁奇被美国指控行贿印尼政府,在其公务乘机飞抵纽约肯尼迪机场后,美国FBI进行了直接抓捕,并将其作为经济人质,紧接着阿尔斯通的其他高管也被接连逮捕,并迫使他们配合美企对阿尔斯通的并购。最终美国通用以123.5亿欧元收购了阿尔斯通的能源业务,通用电气顺利取得在欧洲近乎垄断的地位。

现如今,字节跳动旗下的TikTok也在经历类似遭遇。TikTok是迄今为止中国出海最成功的一款App。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TikTok在美国市场用户规模增长了97.5%,2020年美国用户数量预计将达到4540万人,而在2021年,这个数字有望突破5000万。但TikTok的迅猛势头直接威胁了美国企业的市场地位,进入2020年以来,特朗普政府不断加大对TikTok的巧取豪夺,其主要手法:一是祭出“封杀禁令”。2020年7月31日,特朗普宣布将禁止TikTok在美国运营,以禁令为威胁,迫使字节跳动主动放弃对TikTok的经营权,进而让美国企业从中渔利;二是不惜动用国家力量打压非政府背景的民营企业。美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祭出禁令,让字节跳动措手不及。要么主动退出美国市场,其前期的巨大投入无疑将竹篮打水一场空;要么接受美国开出的条件,拆分国际业务,让美国政府和企业摘到这颗“果实”,坐收渔翁之利。

二、未来中国网络科技企业走向海外的经验启示

实现网络强国的“中国梦”离不开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网信企业。长期以来,我国都非常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网信企业等做大做强。走出国门、走向海外、拓展国际影响是中国企业肩负的使命,更是壮大发展的必由之路。但面对当前磨刀霍霍、来势汹汹的美国打压,中国网络科技企业需从大国博弈历史及各类成长教训中总结经验、提升自我,具体来说:

(一)要学会知己知彼、未雨绸缪,不能“等刀架在脖子上”才找应对之策

“弈棋落子,需观全局”。当前,由美国挑起的“科技战”不是我们主观上想不想打的问题,而是必须有效应对的问题。网信领域的各行各业,特别是正在拓展国际市场的中国高科技企业,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美国对华战略的转变,强化思想行动上的战备防御。未来,美国势必会继续采取多种手段打击华为、大疆、字节跳动、腾讯等行业领军技术企业,阻止其发展进程。例如,有可能会停止对这些企业提供国际结算网络服务,阻止商业推广;污蔑产品不可靠,不安全;利用网络攻击瘫痪企业技术部门,造成数据丢失;栽赃企业关键人物,抹黑企业形象等都有可能发生。因此,中国网络科技企业要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做到未雨绸缪,强化危机意识,对中美大国关系走向、美国对华网络安全政策、美国技术出口管制相关法规,以及世界知名跨国企业的成败经验等都要做好战略思考和提前准备,避免在关键时刻盲从无措,任何时候都不打无准备之仗。

(二)要学会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加大培育在关键技术领域的核心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反复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一个互联网企业即便规模再大、市值再高,如果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中,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吹雨打,甚至会不堪一击。因此,历史经验和当前现实都告诫我们,核心技术不能受制于人,科技发展的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元素,中国网络科技企业必须准确分清哪些技术可以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搞,哪些技术必须靠自主研发、自主创新才能实现。同时,要善于把我国的市场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定下切合实际的技术攻坚目标,通过强强联合、协同攻关、分批次分阶段、上下游衔接等方式,力争早日实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本领突破。

(三)要学会主动迎战、见招拆招,发扬“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斗争精神

当前,美国掀起的对华“科技战”是长期的,不是短期的;是火力全开的,不是走走过场的。中国网络科技企业由此面临一系列重大风险考验,处在闯关夺隘的关键时期。面对美国来势汹汹的舆论施压、经济打压、网络攻击、法律诉讼等组合拳,我国网络科技企业要学会主动迎战,在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不能总是被动接招,被动就会挨打,主动才有胜算。作为建设网络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网络科技企业的发展成功与否、壮大与否直接关乎国运与未来。因此,面对美式强权与科技霸权,中国网络科技企业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既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又合理选择斗争反击方式,在原则问题上寸土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有党和国家作为坚强后盾,坚信终会取得最终胜利。

(本文刊登于《中国信息安全》杂志2020年第10期)

声明:本文来自中国信息安全,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