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摘译自以色列贝京—萨达特战略研究中心报告《第二次纳卡战争:—军事上的一个里程碑》。贝京-萨达特战略研究中心是以色列独立智库,主要致力于中东和全球战略事务政策研究。报告作者乌兹·鲁宾博士曾任以色列导弹防御机构主任。

摘要: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最近结束的长达六周的第二次纳卡战争成为军事上的一个里程碑,因为这是第一场由无人机从空中赢得胜利的战争。

阿塞拜疆的无人机摧毁了亚美尼亚强大的地面防空系统,随后对亚美尼亚地面部队的装备,包括坦克、火炮和补给车辆进行了攻击,迫使亚美尼亚接受俄罗斯方面提出的屈辱性的停火。目前还不完全清楚阿塞拜疆是如何取得军事上的胜利的,但其无人空中力量获得辉煌成就的关键很可能在于电子战,它成功地致盲了亚美尼亚的雷达,为摧毁其防空导弹部队创造了条件。

从这场战争可以一窥未来战场,其中无人化武器和电子战将占据主导地位。

2020年9月23日,阿塞拜疆对阿尔扎赫共和国发动全面入侵,标志着长达六周的第二次纳卡战争的开始。

两国此前都都为此进行了准备。亚美尼亚国力更薄弱,缺少资源对其地面部队和防空系统进行改进,主要使用的还是苏联时期老式、有些甚至已经过时的装备。唯一的例外是亚美尼亚空军,它在战前接收了4架苏-30SM多用途战斗机。

相比之下,阿塞拜疆凭借其石油和天然气出口获得的收入,对部分军事装备进行了现代化改进,重点投向了不断扩张的无人机机群和精确战术弹道导弹部队。以色列向其出售了各种非武装的情报监视侦察(ISR)无人机以及“哈洛普”(Harop)反辐射无人机。由于“哈洛普”无人机是设计通过俯冲和爆炸摧毁目标,因此也被称为“自杀无人机”。

在2020年7月对阿尔扎赫发动攻击前不久,阿塞拜疆从其长期盟友土耳其获得了一批“贝拉克塔”TB2 (Bayraktar TB2)武装无人机。作战双方的战斗序列表明,阿塞拜疆在坦克方面拥有50%的优势,双方空军的有人驾驶飞机在数量和老旧程度上接近(亚美尼亚4架由俄罗斯提供的现代战斗机除外)。然而,阿塞拜疆在无人机上的优势明显。虽然亚美尼亚也有一些从俄罗斯购买的以及本国制造的ISR无人机,但在种类、数量和质量上都无法与阿塞拜疆匹敌。阿塞拜疆的无人机群由多种ISR无人机以及至少两种对地攻击无人机组成,一种是土耳其生产的可以发射导弹的“贝拉克塔”无人机,另一种是以色列生产的“哈洛普”自杀无人机,而亚美尼亚没有装备类似的攻击无人机。

阿塞拜疆的作战计划是通过阿尔扎赫的低地入侵,然后转向北方,切断拉钦战略走廊,这是纳卡与亚美尼亚本土间唯一的通道。封锁拉钦走廊就可以孤立阿尔扎赫,并使其溃败。

到第五周结束时,阿塞拜疆已逼近拉钦。在战争最后一周,阿塞拜疆特种部队攻入纳卡山区,占领了战略重镇舒沙。亚美尼亚依托预先准备好的防御阵地进行了顽强抵抗,但依然无法抗衡阿塞拜疆部队压倒性的数量优势。亚美尼亚大量装甲、火炮和补给物资从空中被摧毁。亚美尼亚别无选择,只能屈辱地接受俄罗斯主导提出的停火条件。

停火协议于2020年11月10日生效。阿塞拜疆控制了占领的所有土地,并迫使亚美尼亚完全放弃了阿尔扎赫。

然而,阿塞拜疆取得胜利的关键并不是地面进攻。地面进攻受到亚美尼亚的顽强抵抗,进展相当缓慢。从入侵点到最西部河段的距离约为100公里,阿塞拜疆花了四周的时间才完全拿下。从入侵点到最北端的距离约为80公里,阿塞拜疆花了六个星期才拿下。总之,这并不是一场闪电战,而是一场极其缓慢的地面战役。阿塞拜疆最终取胜的关键是其娴熟的空袭行动。

在最初几天,双方都投入了有人驾驶的对地攻击飞机和武装直升机,但事实证明防空系统太强大,双方的有人驾驶对地攻击飞机和直升机都遭受了损失。之后,天空完全交由无人机来开展致命的打击行动。虽然亚美尼亚的无人机除了执行监视和火炮定位之外什么也做不了,但阿塞拜疆的无人机却能对亚美尼亚的地面军事资产发动致命攻击。

在第一阶段,阿塞拜疆无人机对亚美尼亚的地面防空部队进行追击。为了发现目标,阿塞拜疆使用老式的螺旋桨双翼飞机作为诱饵在战区上空进行无人飞行。亚美尼亚防空部队用雷达锁定这些诱饵。阿塞拜疆趁机对亚美尼亚的防空阵地进行定位,并使用土耳其“贝拉克塔”无人机或以色列的自杀无人机对目标进行定点清除。阿塞拜疆国防部发布了大量作战视频片段,显示亚美尼亚的各型机动防空系统(包括老式的SA-8“黄蜂”、SA-13“箭-10”以及现代的SA-15“山毛榉”)被摧毁的过程。

这些视频片段显示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被摧毁的防空系统完全没有防护,也没有反击能力。有些系统在被无人机摧毁时,雷达天线仍在转动,徒劳地搜索着目标,但却无法探测到来袭的无人机。“贝拉克塔”是一型相当大的无人机,翼展为12米(比F-16战斗机还大),按理说在投弹前就会被防空系统探测到并锁定拦截。但无人机在近距离上并未被发现,这一事实可能暗示着电子战致盲了亚美尼亚的雷达。

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以色列的“哈洛普”反辐射无人机摧毁了位于亚美尼亚本土的两个S-300防空系统。视频显示,S-300系统的雷达天线在被击中前的瞬间仍在旋转,显然没有感知到无人机来袭。这比较容易解释,因为“哈洛普”是一种非常小的飞机,S-300系统的老式雷达无法探测到这么小的目标。

在摧毁了亚美尼亚的防空系统后,阿塞拜疆的无人机就开始追击装甲车辆、火炮和后勤车辆。视频显示,有几十辆坦克、大炮和补给卡车被“贝拉克塔”无人机发射的滑翔炸弹和自杀式“哈洛普”无人机击中。

从一些视频还可以看到,这两类无人机击中了处于高速行驶状态的坦克和卡车。

随后的视频显示,阿塞拜疆的无人机袭击了亚美尼亚军队的集结地和阵地。随着亚美尼亚失去了机动防空力量的保护,其装甲和炮兵部队就成为阿塞拜疆空袭的靶子。虽然亚美尼亚部队使用便携式防空武器击落了几架阿塞拜疆无人机,但这不足以改变其地面部队被动挨打的局面。

虽然亚阿双方都部署了弹道导弹,但应用似乎都极为有限。阿塞拜疆发射了一枚以色列“劳拉”(LORA)精确制导导弹,摧毁或破坏了位于拉钦走廊附近一座具有战略意义的桥梁,该桥位于亚美尼亚本土之外,目的可能是为了切断亚美尼亚的供给线。战争快结束时,亚美尼亚向一不明目标发射了两枚俄罗斯提供的SS 26“伊斯坎德尔”精确制导导弹。据报道,亚美尼亚还对阿尔扎赫北部边境附近的阿塞拜疆城镇发射了俄制“龙卷风”(SMERCH)火箭炮和“飞毛腿”导弹,导致数十名平民死亡。为了报复,阿塞拜疆的无人机袭击了亚美尼亚本土,据称摧毁了至少一个“飞毛腿”导弹发射器。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双方弹道导弹的射程足以攻击对方首都或国家基础设施,但双方并没有这样做,显然是极力想避免冲突进一步升级,因为这可能导致俄罗斯或其他国际力量的介入,从而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这是一场真正的后现代战争,执行任务的无人机对战争中的每一次行动进行了视频记录并回传。荷兰的分析师斯汀•米策(Stijn Mitzer)对双方发布的每一段视频进行了详细分析,统计出亚美尼亚地面部队确定损失了185辆坦克、89辆装甲车、182门火炮、73套火箭发射器、451辆卡车、26套防空系统和14部雷达。真实的数字可能更高,但即便如此也意味着亚美尼亚地面装备损失相当惨重。

据公开资料估计,亚美尼亚拥有400辆坦克。这样的话,亚美尼亚在战争中损失了大约一半的坦克。亚美尼亚机动防空系统的损失就更大:战前亚美尼亚估计拥有40套机动防空系统,战后只剩下三分之一。战损率相当惊人。

亚美尼亚军队尽管进行了顽强的防御,还是抵挡不了阿塞拜疆猛烈的空袭。失去装甲车辆、火炮和补给后,他们不得不放弃纳卡地区山上的防御工事。据报道,双方军队之间没有发生大规模决定性的争夺战,其坦克似乎也没有进入彼此的射程。

总之,亚美尼亚军队被阿塞拜疆无人机攻击所击溃,被迫从阵地撤退。为此,亚美尼亚军队不得不丢弃包括坦克和枪支在内的武器装备,其中部分装备还完好无损。

公布的伤亡数字也间接证明了亚美尼亚部队进行了顽强抵抗。阿塞拜疆方面报告有2763名士兵阵亡。亚美尼亚有2718人在战斗中阵亡。虽然双方人员伤亡大致相当,但有理由相信亚美尼亚的部分伤亡是由空中打击造成的,而阿塞拜疆大部分甚至全部伤亡是地面作战中发生的,因为亚美尼亚没有部署空中力量。亚美尼亚战俘约40人,从这不多的数字来看,亚美尼亚地面部队在整个战争期间避免了被包围,并保持了士气。

阿塞拜疆是如何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呢?显然,关键是拥有了空中优势。这并不奇怪:自二战以来,空中优势一直非常关键,至少在对称战争中是如此。谁掌控了天空,谁就掌控了地面。这一点在欧洲、亚洲和中东的战场上一再得以证实。越南战争和苏联在阿富汗的失败是两个例外,这是由于这两场战争具有高度不对称性,地形特点以及对手的不对称战术阻碍了空中力量的发挥。

在第二次纳卡战争中,令人感到意外的不是阿塞拜疆从空中赢得了战争,而是其依靠无人机赢得了战争。这是在面对亚美尼亚大批防空系统的情况下取得的胜利,这些防空系统理应能击落阿塞拜疆大量体积较大的ISR和武装无人机。土耳其制造的“贝拉克塔”无人机,翼展大、拥有双发动机以及旋转的螺旋桨,很容易被雷达发现,但成功突入了亚美尼亚防空系统的攻击范围并将其摧毁。

这并非土耳其武装无人机第一次战胜俄制防空系统。2020年稍早的时候,土耳其武装无人机在叙利亚北部以及利比亚就成功摧毁了俄制的SA 22“铠甲”防空系统,尽管“铠甲”攻击距离更远。在那两次作战中,实施了防空压制后很快就对敌方的坦克、装甲战车、火炮及后勤车辆进行了密集摧毁。无人机在第二次纳卡战争中的成功沿袭了以往冲突中确定的模式。

有人认为,土耳其无人机对防空系统的显著抗毁性可以用其使用的复合材料结构来解释,这种结构对雷达来说相对不可见。然而,这种说法值得怀疑。因为无论土耳其无人机采用复合材料的机身如何,它们的活塞发动机、起落架、电子系统和电气电缆中都含有大量金属,这使得雷达能够探测到它们。即使假定亚美尼亚一些防空系统中的老式雷达很难探测到“贝拉克塔”无人机,但现代的“铠甲-S1”防空系统拥有先进的雷达,不应该遇到这样的困境,但“贝拉克塔”无人机设法躲开了它们。

媒体多篇报道称,其中发挥了决定性因素的是土耳其的“科拉尔”(KORAL)电子战系统。该系统设计用于干扰雷达和无线电通信。DefenseWorld.net网站认为,土耳其利用部署在叙利亚伊德利卜附近的“科拉尔”电子战系统击败了叙利亚的防空系统。后来,当叙利亚政府承认其一套“科拉尔”系统被反政府武装空军摧毁后,“科拉尔”在利比亚的存在才得到了证实。另一家互联网媒体称,“在纳卡战争中,电子战干掉了俄制武器。”

这可以解释亚美尼亚近程防空系统所存在的脆弱性,其雷达在被摧毁的瞬间仍在转动。虽然阿塞拜疆并没有讲在战争中使用过任何形式的电子战,但防空系统被无人机发射的近程滑翔炸弹系统性的摧毁,这熟悉的景象说明了问题。因此,对阿塞拜疆取得胜利的解释可能是,这是一场电子“精灵之战”。

毫无疑问,这场战争中的无人机作战是军事上的一个里程碑。不过,在下这个结论时还是要谨慎。因为此次战争中无人机在对抗地基防空上的优势是在有利条件下取得的,在其他情况下可能并不会普遍存在。

首先,在整个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天气似乎都很好,为无人机的光学有效载荷和激光指示器提供了良好的能见度。据报道,只在战争最后一周天气才开始变恶劣,因此无人机在此阶段停止了作战。

其次,无人机的真正克星是有人驾驶的多用途战斗机,此次并没有出现在战场上。

目前尚不清楚亚美尼亚是否使用了远程雷达来保护其领空不受侵犯。如果确实存在这种对空监视雷达,它极有可能被致盲了,从而无法引导亚美尼亚的战斗机去拦截战区上空盘旋的敌方无人机。最后,亚美尼亚也可能是在政治上受到牵制,即使军事形势严峻,也不能动用现代化的战斗机。

虽然亚美尼亚拥有一套俄罗斯研制的“驱虫剂”(Repellent)反无人机电子战系统,但该系统在此次战争中并没有发挥效果。亚美尼亚总理尼克尔·帕什尼扬称,“驱虫剂”根本“不起作用”,有报道称该系统已被阿塞拜疆无人机摧毁。位于亚美尼亚西北边陲的俄罗斯久姆里(Gyumri)基地部署了一套更为强大的“克拉苏哈”电子战系统。据《亚洲时报》报道,久姆里基地的“克拉苏哈”系统至少击落了9架土耳其的“贝拉克塔”无人机。

如果《亚洲时报》的报道是准确的,证实“克拉苏哈”的确成功摧毁了阿塞拜疆的无人机,那么如果“克拉苏哈”在战争中更早得以应用,可能会扭转局势。由于所有武装无人机都依赖与后方操作员之间的安全数据链路,因此它们容易受到先进电子干扰的破坏。

考虑到所有这些因素,第二次纳卡战争能够提供对未来战场的洞悉:无人系统和电子“精灵之战”可能注定要占据主导地位。这场战争再次阐明了空中优势是赢得地面战的先决条件这一传统理论,但揭示了一个新的、效费比更高、更平和的实现方式。因此,可以预期,近期在南高加索地区的战争将提高全球对各种武装无人机及非武装无人机的需求,同时加速进攻性和防御性电子战系统的发展。

声明:本文来自国际电子战,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