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一则内容为“语音发出后录音还在继续”的词条突然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一,引发了大家的关注,打开词条,内容为“在与App打交道的过程中,同样也有令大家担忧的问题不断出现,比如“App偷听”现象,“App偷听”是否存在呢?根据专家做的测试看出:假如发一个语音,当手松开了以后,这个录音事实上还在继续。……”

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关注量,显然是App“偷听”问题戳中了网友的“痛点”。但是,从这个热搜的标题和内容的简介所反映的字面意思来看,“App偷听”的情况算是“板上钉钉”甚至“超出预想”,果不其然,网友在话题下纷纷留言,表达对其的强烈担忧,发出“以后再也不敢发语音”和对“隐私保护失望”的感慨。

说实话,小编看到这些评论,也实在有点“扎心”,那么到底事实是什么呢?

现象分析

追溯该话题,其实是源自于央视的一期节目。内容标题为“会员价更高?大数据时代平台“杀熟”怎么破?专家解读”,节目对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及相关大数据的边界进行探讨,其中就包括了对用户感知的“App偷听”是否真实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节目中,由App治理工作组专家用开发的模拟“App偷听测试程序”,证实了当测试程序置于前台运行时,“偷听”是理论上可以实现的。由于模拟App为了区别录音被主动启动的方式,凸显“隐蔽”方式,因此设置了松开录音后,测试App还能继续进行录制的场景,这也就是前述热搜话题的素材来源。然而,测试人员后续分析的内容,“在测试程序退至后台,或者在手机处于锁屏的情况下,录音依然可以持续进行一段时间,但都会因手机操作系统功能限制自行终止”。还有对“偷录虽然在技术上可以实现,但是这种方式成本高昂、效率低下,而且存在高昂的法律风险。”的判断被部分自媒体所回避不谈。

显然,热搜话题的标题“语音发出后录音还在继续”,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这是测试用的模拟App的行为,和实际的App行为是两回事。但是,面对节目全文的大量文字和10多分钟的视频,一般的网友是不会有时间去细读细看的,通过“标题信息”给出的导向,结合自身“经历”,给出上述那些回复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了。

现象点评

对于这个“热搜话题”,请问设置该话题名称的自媒体?到底有没有真正完整观看原始节目内容,阅读有关材料?还是说在知晓所有内容后,用了“断章取义”的方式取了吸引人的标题?不管如何,很多网友表示“连语音都不敢发”,如果真的有网友这么做了,用户的安全是否能够得到保障不说,体验恐怕要大打折扣。试问,如没能正确引导用户通过必要的知识技能防范风险,只是扩大隐私保护的焦虑和失望情绪,又有何实际价值呢?

App“偷听”问题,一直是备受网友关注的话题,也是工作组重点研究、检测评估的方向。对于App“偷听”的安全风险、存在可能、测试方法、防范技巧和解决方案等等,我们撰写了系列文章,在此不再赘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抽时间阅读。见:

观察 | 探秘App“偷听”(一)技术可行性分析

观察 | 探秘App“偷听”(二)低功耗监听并提取关键字的可行性分析

观察 | 探秘App“偷听”(三)一种测试App是否存在“偷听”行为的方案

观察 |探秘 App“偷听”(四)解决App“偷听”问题的思路探讨

只是抱歉的是,系列文章没有设置“抓人眼球”的标题,没有提供“简明扼要”的结论。但是,解决App偷听问题的思路,已经比较明确了。

截止1月31日晚22点,“语音发出后录音还在继续”话题已经有7.5亿阅读量,2万讨论量。或许,正如很多人所讲,大数据时代,在极短时间内制造情绪化的话题,是屡试不爽的传播方法。在自媒体的“吸人眼球”的标题下,一次“热搜话题”,本来是科普的良机,最后却成了安全感尽失的“吐槽大会”,不禁让人唏嘘。然而,换个角度,如果没有这个标题,是不是就不会有这次热搜出现呢?而乏味、繁琐个人信息保护的科普知识怎么真正能够获得用户青睐呢?

此前,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知识科普工作,我们有一些思考,可见文章:

小结 | 对开展个人信息保护科普宣传工作的总结与思考

那么,“语音发出后录音还在继续”这样的热搜,对于个人信息保护工作而言,大家是什么样的观点呢?

(本文图片来源于互联网,作者:App治理工作组 何延哲)

声明:本文来自App个人信息举报,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