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网络问题已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议题,牵动国际关系、体系和秩序的调整演化。网络问题对于中美来说越来越具有战略性意义,处理不当将外溢到经济、政治和军事领域,对双边关系造成全面挑战。由此,积极稳定的中美网络空间关系是维护中美关系大局的重要支撑。中美之间,美在网络空间稳定上主要有三大关切,包括加强危机处理沟通、提高网络透明度和建立双边行为规范。中美双方可通过保持战略克制、提高政策透明度、积累政策层面默契、保障国际规范实施等途径来共同促进中美网络空间稳定。

中美网络关系摩擦与妥协并存

当前,中美网络空间关系总体稳定。基于网络的全球性与双方的共同利益,中美在网络空间形成了一定的合作关系,但合作中一直杂音不断。

中国被美国定位为网络空间的战略对手

在美国的视域里,中国被定位为网络空间的主要威胁来源、重要战略对手。自 2007 年起,美西方媒体开始炒作中国“限制网络自由”,“中国黑客威胁论”。多年来,美把溯源、起诉和制裁威胁视为对华有效的威慑手段,借助媒体、企业对华频繁试探和施压,抨击中国相关网络政策。在技术发展、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政府监管、国家安全与国际治理等诸多涉网问题上,双方存在竞争、摩擦和冲突,中美网络关系曾一度因网络间谍争端跌至冰点。特朗普上台后,签署《强化联邦网络和关键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总统行政令》,其实力至上、实用主义突出的执政特点已经在网络空间政策领域有所体现,并更趋保守强硬。

中美在网络问题上的协调与合作是大势所趋

无论是从网络空间的客观特性看,还是从中美的主观认知看,中美在网络问题上的协调与合作都是必要的。2015 年 9 月,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中美就网络安全问题达成重要共识,并且通过建立网络安全高级专家组、打击网络犯罪高级别对话机制、沟通热线等方式推出信任建立措施 (CBMs)。 这 对 缓 和 中 美 在 网 络安全领域的矛盾局势,进一步加强双方合作有 重 大 意义。为落实中美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2015 年 11 月、2016 年 6 月,中美两次举行打击网络犯罪及相关事项高级别联合对话举行;2017 年 4 月,习近平主席在海湖庄园同特朗普总统举行了两场会晤,并建立了包括执法及网络安全对话合作在内的四个高级别对话机制。2017 年 10 月,首轮执法和网络安全高级别对话在华盛顿举行。应该说,在双方共同努力下,网络安全合作逐渐开始成为两国关系的亮点。

中美在网络空间博弈表现出长期性和复杂性

中美网络空间关系是中美关系在网络空间的缩影。中美两国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包括崛起大国与守城大国间的矛盾、地缘政治矛盾、政治制度矛盾与意识形态矛盾,渐渐地都映射在网络空间。对美国而言,网络问题涵盖政治、经济、军事、安全等诸多领域,牵涉美战略安全和公众“神经”。对中国而言,网络问题事关国家主权、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中美两国都需要维护网络空间安全有序运行,搭乘“网络快车”提升本国综合国力。美国在中美网络关系中种种的不和谐举动,从本意上来讲是要将中国纳入其主导的网络秩序。虽然不会轻易罢手,但也并不是要与中国闹翻。因此,中美在网络空间的博弈将表现出长期性和复杂性,是一个螺旋前进的过程。

美在中美网络空间稳定上的主要关切

随着美对制网权的高度重视,中国网络实力的快速发展,客观上两国网络安全困境仍在不断强化。如何认识网络技术给国家安全和国际和平带来的脆弱性和风险,如何预防大国之间的网络冲突,保持中美在网络空间的稳定关系,对双方都是考验。根据工作需要,近年来笔者参加了中美网络安全二轨对话、中美科学家军控组网络安全对话、网络空间军事稳定性多边对话、核与网络空间稳定国际研讨会,归纳起来,当前美学界在中美网络空间稳定上主要有三大关切。

加强危机处理沟通

美方认为,目前网络大国已有能力将网络攻击与硬打击结合在一起,但网络攻击具有不可预知性和无法控制性,网络攻击与报复的恶性循环将极大增加网络冲突升级的危险。美方多次提出与中国在平时建立直接的危机沟通渠道,促进危机时的紧急处理和协调,尤其希望两军在网络领域建立类似的交流机制防止误判。美方提出建立中美危机沟通热线,并且提出热线需要保持 24 小时畅通、不能束之高阁等具体要求。与之相关的,美方还希望就危机管理的具体问题做深入讨论,包括如何抑制危机升级的诱发因素、如何防止在决策过程中发生误判、如何提高决策部门对网络危机严重性的认识、如何将决策建议及时送达决策部门等。

提高网络透明度

美方的逻辑是提高透明度有利于增强相互之间的安全感,实际是借透明之名掌握对方核心力量现状,遏制对手发展,保持自身优势。美高度关注中国成立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小组,但并不了解其常设机构——中央网信办的职责和作用。对于中国政府后续出台的一系列战略文件和政策措施,美方感到中国在网络安全上的顶层设计步伐加大,节奏加快。美方提出与交流重大政策、网络安全关切、政府内部机构间的分工和职责、政府应对重大网络事件响应计划、网络军力发展的要求。

建立双边行为规范

客观上网络技术更新快,进入门槛低,即使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也难以控制网络。通过应对 2016 年美国总统大选干预事件,美国意识到制裁效果有限,切断域名解析服务等极端网络手段又不能轻易使用,现实困境使美希望利用规则来约束国家间的网络行为。但国际规则制定离不开大国协调,而美俄网络关系紧张,故美希望与中国在国际规则制定方面率先有所突破。具体地,美方希望以 2015 年联合国信息安全政府专家组方案为起点,中美整合出一套双方都能接受的负责任的国家网络行为规范,签署双边协议或发表联合声明。此外,美学界也在积极研究和推动“三不”原则——互不网络攻击核指控系统、互不破坏金融系统的数据完整性、互不在供应链中设置后门,进入中美网络空间国际规范制定的实质性讨论。

促进中美网络空间关系稳定的途径

网络安全涉及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社会和意识形态等多个领域,关乎国家安全。中美在网络安全上有利益分歧更有共同需求,避免网络冲突,保持竞争性合作是我处理中美关系的主基调。为保持和促进中美网络空间稳定,双方可以网络安全合作为牵引,通过以下途径共同经营在网络空间的竞争性共存关系。

保持战略克制

预防冲突是中美的共同利益,预防冲突首先需要大国保持自我克制。在信息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将越发依赖网络,也更难以抵挡国家级的大规模网络攻击,即使能力最强的美国也不例外。在网络能力不平衡的情况下,能力最强的美国应该首先保持克制而不是扩充网络军备。事实上,这些年美军一直在引领网络空间的军备竞赛,而且美军早已跨越“红线”。美情报机构需要认真评估利用网络能力实施破坏与保护自身网络系统安全的利弊,滥用网络能力必然招致战略风险。

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应用到作战、太空、核等战略安全领域,网络攻击可能触发战略误判,中美应避免相互对战略目标实施网络行动。在尚未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中美应加强自我网络防御,通过技术与管理手段加强关键信息系统安全,减少被他方攻击的可能性,增强自我恢复能力。

提高政策透明度

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做到绝对透明,各国有权利根据国家安全需要选择适度透明的内容和措施。在实力不平衡的条件下,提高战略意图透明更为重要和可行。中美战略文化有着巨大差异,有着不同的话语体系。从特朗普政府陆续颁布的《国家安全战略》、《国防战略》和《核态势评估》看,美国的政策宣示和制定继续延续威慑的传统理念。而以威慑和先发制人为核心的战略很难真正理解中国积极防御国防政策。中国可对美方的战略动向表达关切,也可继续向美方解读《网络安全法》、《国家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战略文件的意图和实施。总之,中美双方都有必要保持政策层面上的及时沟通,对彼此的战略关切做出适时回应。

积累政策层面的默契

中美网络安全关系中,矛盾的解决不仅需要政治意愿,更需要建设性的解决办法。这需要照顾彼此关切,又坚守国家利益,寻找双方可能达成妥协的平衡点。正因如此,美多家研究机构和智库,包括兰德公司、大西洋理事会、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东西方研究所、哈佛大学、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都启动了网络安全专项研究,与中国有关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持续保持学术交流。为此,中方应以多种方式跟进后续研究,适当增加官方参与度。中美学界可继续以中美分歧点为牵引,开展中美联合研究,寻找中美之间的最大公约数,为政策制定提供可行的、可操作的对策建议,促进中美政策层面的良性互动。

保障国际规范实施

目前网络空间秩序正处在过渡期,建章立制离不开中美两个全球网络大国合作。中美之间可尝试通过找出相互接受的双边网络行为规则,也可共同推动建立一些倡议性网络空间国际规范,来推动网络空间国际规则的形成与落地。目前国际社会不具备有效监督网络行为和强制执行的网络能力,达成网络空间国际规范存在技术和法律障碍。除了率先自觉遵守之外,中美更应共同研究保障国际规范实施的手段,包括提供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的支撑,而不是仅仅将规范作为限制对方或他国网络能力发展的工具。唯此,才能逐步积累国际社会的信心,鼓励和带动更多国家自愿加入国际规范当中,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开放、共享、和平和稳定。

作者 >>>

许蔓舒,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网络空间战略与大国关系。

声明:本文来自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杂志社,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