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于擎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应用程序编译技术已经为许多非专业人士所熟识。一些不法分子也利用此技术实施网络诈骗的违法犯罪行为,形成了典型的“非接触性网络诈骗案件”,并呈现高发、多发态势。为了有针对性地打击此类违法犯罪行为,保护人民财产安全,维护社会面稳定,快速侦破、精准打击非接触性网络诈骗案件已经成为了公安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本文围绕公安侦查人员对声纹串并技术的应用进行简要介绍。

关键词:声纹 听辩 侦查手段 案件串并 语谱图分析

1 引言

近年来,非接触性网络诈骗案件呈现多发、高发态势,犯罪手段多样,犯罪团伙人员组成复杂,涉案地域广,这些案件特点给案件侦破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中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系统观念、法治思维,注重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坚持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全面落实打防管控各项措施和金融、通信、互联网等行业监管主体责任,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加强社会宣传教育防范,推进国际执法合作,坚决遏制此类犯罪多发高发态势,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因此,快速侦破非接触性网络诈骗案件、精准打击犯罪分子是目前公安系统打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非接触性网络诈骗案件具备一个嫌疑人制作多个应用软件作案、同一团伙犯案的作案手段多样化等诸多特点。因此,侦查人员很难利用在传统案件侦破时使用的勘查手段完成案件串并和侦查取证等工作,致使此类案件的打击难度普遍较大。尤其是在案件串并的过程中,利用不同案件的共同特征,找到案件的串并点,成为案件侦破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随着对非接触性网络诈骗案件的深入调查,我们发现,在此类案件中,每个受害人几乎都与犯罪团伙中所谓的“客服”,甚至与犯罪嫌疑人本人进行过沟通。直到报警时,绝大部分受害人都保存着与案件相关人员的沟通记录,甚至还保存着语音聊天记录及通话录音。这就意味着在此类案件中,大部分都具备基本的声纹检验条件,这就为公安机关提供了利用声纹进行案件串并的可能。本文结合部分实际案例,具体说明声纹串并在非接触性网络诈骗案件侦破的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2 案例简析

2.1 盛某被诈骗案

2021年3月,某地派出所接到盛某报警称:其在玩手机时有陌生人加其好友,对方通过QQ与其裸聊,后被威胁共骗走3万余元。在此案件研判分析中,侦查人员将受害人提供的声纹录入声纹库中,并发现嫌疑人语音与此前某地杨某被骗案中的嫌疑人语音相似,声纹相似度很高。侦查人员利用声纹鉴定系统详细分析了两个语音的语谱图。通过对两案声纹语谱图进行分析,侦查人员确认两案为同一嫌疑人所为,为之后的案件侦破工作提供了相应的证据支撑。

图1 案例1宽带语谱图(上为盛某被诈骗案,下为杨某被诈骗案)

2.2李某被诈骗案

2021年3月,某地派出所接李某报警称:其在暂住地内接到一名女子的电话,该女子称可以给受害人办理贷款,并添加受害人为微信好友。其后,该名女子以收取各类费用为理由要求受害人转账共计 20万余元。此案是典型的含有应用程序的非接触性网络诈骗案件,但在分析过程中因某些原因无法得到有效的嫌疑人信息。侦查人员将嫌疑人的语音录入声纹库中,并发现另有一案件的语音检材与此案高度相似。侦查人员利用声纹鉴定系统详细分析了两个语音的语谱图。通过对两案声纹的听辨及语谱图分析,勘查人员认定此两案具备串并的条件,可以进行成串案。

图2 案例2宽带语谱图(上为李某被诈骗案,下为张某被诈骗案)

2.3 赵某被诈骗案

2021年1月,某地接到赵某报警称其在网上添加了某证券平台的业务员和开户专员的微信好友,但随后发现该证券平台应用程序已无法打开,账户无法操作、余额无法提现。侦查人员将聊天记录中嫌疑人的语音录入到声纹库中进行比对,并发现有一案件的语音检材与此案高度相似。侦查人员利用声纹鉴定系统详细分析了两个语音的语谱图。通过对两案声纹的听辨及语谱图分析,勘查人员认定此两案具备串并的条件,可以进行成串并。

图3 案例3宽带语谱图(上为赵某被诈骗案,下为邱某被诈骗案)

3 声纹串并的优势

在传统案件的侦破中,我们习惯利用指纹、DNA和足迹等传统痕迹对案件进行梳理和串并等工作,从而达到扩大战果的目的。这类证据的客观性强、法律效力高。

在非接触性网络诈骗案件中,其侦破的难点就在于 “非接触性”,这就导致了我们在面对此类案件时,无法提取到传统案件中常见的痕迹。在串并案件时,除了利用犯罪分子所使用的诈骗手段对案件进行串并外,几乎再无任何串并方法。在此类案件串并工作陷入僵局时,声纹串并的优势就展现了出来。

3.1 检材内容丰富,音素数量多

由于在此类案件案发过程中,犯罪嫌疑人需利用“话术”对受害人进行言语引导,因此,二者有较长时间的语音或通话。当受害人发现自己被骗并报警时,就会向公安机关提供大量的犯罪嫌疑人在同一案件中不同语气、语境和语态下留存的声纹检材。同时,同一案件中的声纹检材所包含的音素数量多,便于声纹串并工作有效开展。

3.2 检材数量大,易形成有规模的声纹数据库

嫌疑人大多以微信和QQ等聊天软件作为沟通工具,犯罪嫌疑人多数情况下会利用语音与受害人进行沟通引导。而此类证据易于保存、提取快捷,并形成有规模的声纹数据库,方便侦查人员开展声纹检索和比对等串并工作。

3.3 为侦查提供新思路,扩大战果

在此类案件中,部分犯罪团伙为了扩大受众范围,会同时制作大量包名不同的涉案应用程序。这就导致公安机关在接到报警时,涉案应用程序五花八门,很难快速、精准、高效地对案件进行串并。而声纹串并手段的运用,可以扩大串并范围,为进一步办案提供新思路。在案件侦破后,侦查人员可以利用声纹串并的结果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有针对性地询问、讯问,有利于扩大战果。

综上所述,在非接触性网络犯罪案件的串并工作中,利用声纹库的大数据支撑、听辨和语谱图分析等手段,声纹串并可以成为案件串并的一种新兴手段,对案件侦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声纹串并的缺陷

虽然声纹串并在非接触性网络诈骗案件的侦查过程中,有着诸多优势,可以拓宽侦查方向,提供新的侦查思路。但是,其特点也决定了它在侦查过程中有着明显的缺陷。

4.1 声纹串并的主观性强、专业素养要求高

由于声纹串并需要经过“听辨”环节。所谓“听辩”,就是对语音检材的音色、音调、发音方式及口语化等特征进行人耳初步判断。每个侦查人员的“听辩”习惯不同,使声纹串并结果受到很强的主观因素干扰。为了提高声纹串并的精度,应重视侦查人员的业务培养,提升侦查人员的专业素质。

4.2声纹串并结果受干扰因素多

由于每起案件中涉案声纹的采集条件不同、语境不同、噪音产生原因不同,以至于声纹串并的结果有所差异,精度降低。应提高硬件水平,将客观误差降到最低。

4.3《声纹检验鉴定报告》法律效力不足

由于上述两点的局限,声纹作为证据的法律效力远没有指纹和DNA高,对案件无法起到决定性作用。有的案件即使依照声纹串并的结果核破,依然很难出具有效的《声纹检验鉴定报告》等法律文书。

5 结语

如今,非接触性网络诈骗案件高发、频发,“打、防、管、控”是降低此类案件发案率的有效手段。声纹串并虽然只是此类案件侦破手段中的一部分,但是依然为此类案件的侦破开辟了新的思路。所以,要持续提高侦查人员的业务能力、改善硬件水平,尽快形成更加完善、系统的声纹检验鉴定程序,为打击非接触性网络诈骗案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态势。

声明:本文来自公安部检测中心,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