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社会的青少年经常被称作是“数字一代”、“网络一代”,他们的出生和成长也伴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作为我国互联网用户中最年轻的使用群体,了解他们对互联网的使用状况,分析其在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供应对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联合发布首个青少年网络安全调研报告

由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及腾讯公司联合发布的《2018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及网络安全情况调研报告》,是国内第一次专门针对青少年网络安全的全国性社会调查。本次调研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共获得6373个样本,结合问卷调查,座谈会和个案访谈的方式,调查人群主要覆盖为13-18岁青少年,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一二三四线城市和农村。除了调研青少年的用网情况和网络安全问题,调查问卷中同时增加了对父母上网情况的内容,希望借此初探父母上网活动和子女用网教育之间的联系。

二、报告显示的青少年网络使用主要问题

通过对青少年线上线下活动的时间分配、家长的管控、青少年首次触网年龄、上网的主要途径和主要场所、上网的兴趣点、网上进行的主要活动及青少年的网络使用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青少年网络使用情况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第一,网络使用的时间问题。就青少年日常生活的时间分配来看,除了必须的学习时间占第一位之外,上网时间紧随其后占日常时间安排的第二位,并随着日常网络生活的承载功能逐渐增强,青少年上网的时间占比也将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从各类城市青少年的上网时间看,除了二线城市青少年上网时长在2小时外,其他几线城市的上网时长都在2小时以上。从不同年龄段来看,高中生上网时长在2小时以上的占比要远超过初中生。

第二,未与父母同住青少年上网缺少监管问题。据调查结果看,未与父母同住的青少年每天上网时长在6小时以上的人数占比要显著高于与父母同住的青少年。青少年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其自制力和管控能力相对较弱,一旦脱离父母的管控和限制,很有可能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

第三,首次触网年龄低龄化问题。就调查整体情况看,5岁以下就开始接触互联网的青少年占比已经达到10%以上,而6岁到10岁接触网络的占比则已经超过六成。从不同的城市类型看,一线和准一线城市的青少年普遍更早接触网络。从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首次触网年龄看,无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其首次触网年龄均主要集中在4岁到10岁之间。青少年触网年龄进一步降低。他们在充分享受互联网带来的种种机会和便利时,也会面临不良信息和网络使用不当的风险,加强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素养教育十分必要。

第四,家庭是青少年上网的主要地点。从调查结果看,九成以上青少年经常上网的地点是家庭。从不同的城市类型看,在家中上网的青少年占比均在九成以上,从一线到四线城市,占比逐渐下降。从不同年龄段看,初中生在家中上网的人数占比要超过高中生的占比。从不同的居住类型(与监护人的居住情况)看,与父母同住的青少年在家里上网的比例要高出未与父母同住的比例。

第五,网络娱乐聚焦影视音乐和动漫电玩游戏。调查表明,绝大多数青少年在网络娱乐方面关注的内容集中在这几个方面:对影视音乐关注的青少年占比超过七成,而对动漫电玩游戏关注的占比也达到六成以上。此外,不同性别青少年的网络兴趣点也存在明显差异,女性青少年对影视音乐、追星、美食、美妆感兴趣,而男性青少年则更多关注动漫、电玩游戏内容。从不同的城市类型看,身处不同城市的青少年对几个方面的喜好并没有太大差异。从不同年龄段看,这些方面也没有太大差异,影视音乐和动漫电玩游戏是多数初中生和高中生上网主要关注点,较于初中生,高中生对网络购物、美食美妆和情感恋爱的关注度更高。从不同的居住类型看,不同居住类型的青少年也均对这些方面感兴趣,同时未与父母共同居住的青少年对娱乐的关注度要显著高于与父母共同居住的青少年。

第六,体育、文化和学习的关注聚焦做作业、解题和科学知识。综合调查结果,青少年对这方面关注度最高的是做作业、解题和科学知识,关注度均在六成以上,而对体育文化等方面的关注则相对偏低。从不同年龄段来看,高中生对体育、文化的关注度要高于初中生,而对学习内容的关注度则比初中生低。从不同居住类型看,没有与父母及其他监护人共同居住的青少年对体育的关注度要高于与父母同住的未成年人,而与父母同住的青少年对做作业、解题和科学知识的关注度则更高。

第七,网络学习活动聚焦搜索信息、写作业和看新闻。总体来看,青少年每天通过网络进行上述学习活动的频率均在六成以上。从不同城市类型看,学习活动体现出明显的等级差异:城市等级越高,其青少年从事学习的活动就越多。从不同的年龄段看,相对于初中生,高中生在网上“看新闻时事”及“评论或与别人讨论时事或社会问题”的占比要更高。从不同的居住类型看,与父母共同居住的青少年网络学习频率更高,而未与父母共同居住的青少年进行“评论或与别人讨论时事或社会问题”的占比要更高。

第八,网络购物和支付与青少年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从调查结果看,七成左右的青少年会在其日常生活中进行网络购物和支付。从不同的年龄段看,高中生进行生活网络购物的占比要远超初中生。从不同的居住类型来看,未与父母共同生活的网络生活购物活动的占比要超过与父母一起生活的青少年。

第九,频繁的线上社交活动。从调查看,微信、QQ等与青少年的日常社交紧密相连,超过三成的青少年选择“几乎总是”刷社交软件。从不同城市类型看,青少年进行的线上社交活动差异并不明显。从不同年龄段看,高中生的网络社交更为活跃,其在各个维度的网络社交活动的占比均要高出初中生。从不同的居住类型看,未与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一起居住的青少年的社交应用更为频繁。

第十,丰富的网上娱乐活动。综合调查结果,超八成青少年会在上网的时候听音乐或者看电视剧、电影,听音乐、打游戏和看短视频也成为青少年线上的主要娱乐活动,而看直播的青少年占比较低。从不同城市类型看,城市级别的差距与娱乐行为的差别具有规律性,城市级别越高,其娱乐活动使用者所占比重越小。从不同年龄段看,无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主要进行的网络娱乐活动是看电视剧、听音乐、打游戏和看短视频,此外,高中生进行网上娱乐活动各维度的占比均要高于初中生。从不同的居住类型看,未与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共同生活的青少年在进行各种网络娱乐活动中的占比更高。

第十一,较强的网络使用能力与网络依赖性共存。超过八成青少年的网络使用能力较强,同时有七成的青少年表示自己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从不同城市类型看,一线城市和准一线城市的信息甄别能力要更强,其余几个等级的城市则逐渐递减。从不同年龄段看,初中生和高中生的网络使用能力不分伯仲。从不同居住类型看,与父母共同居住的青少年的网络使用能力要强于未与父母共同居住的青少年。

三、青少年网络使用的主要风险和应对

我们需要从青少年使用网络的基本情况和特点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才能更好地了解青少年目前面临的网络风险,从而积极进行有效应对。

第一,网络活动与网络欺凌等风险。从调研报告可知,青少年网络生活日益丰富,包括娱乐、学习、购物、社交等。随着网络承载功能逐渐增强,不安全因素也在上升,除了网络色情、虚假等不良信息,还有网络欺凌、骚扰等风险,根据调研报告,一定比例的青少年遭遇过网络欺凌和各种形式的骚扰信息。尽管网站、社区等都留有举报入口等保护渠道,相当多的一部分青少年会及时举报,但寻求家长、老师和相关部门帮助的青少年数量很少,仍然不能忽视网络上的风险因素,以及青少年网络保护工作的严峻性。因此,如何进一步排除青少年网络使用风险,仍然有待相应互联网服务和网络安全法规的进一步推进和保障。

第二,支付手段多样化和低龄化趋势与父母监督和引导相对缺失的矛盾。超过12%的青少年“几乎总是”使用网络支付,有超过70%的青少年经常网络购物。青少年花巨款打赏网络直播的主播也并不鲜见报端。调查显示,青少年网络购物基本上都是花父母的钱,而统计数字也表明,超过九成的青少年与父母同住,95%以上的青少年在家中上网,87%以上的终端是手机。这表明,家庭的引导至关重要,家庭教育把子女的网络使用习惯和方式引导到何种方向,则令人担忧。因此,在青少年网络使用过程中,家庭的教育和引导相对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第三,无监护人共同居住的儿童面临的风险与保护,应对措施仍然不足。这部分儿童主要包括:与父母不同住儿童、残缺家庭儿童和三四线城市以及农村留守儿童等。无监护人共同居住的儿童,在同等网络环境下,面临更多的风险。这部分儿童接触网络色情信息的比例、遭遇网络诈骗的比例均超过四成,而且面临网络诈骗,但是绝大多数并不会报警。此外,无监护人共同居住的儿童中,只有不到一成的家长完全知道其网络活动,单独与母亲居住的儿童遭受网络欺凌和诈骗的比例也非常高。因此,保护这部分儿童,不仅需要互联网设施层面的加强,同样也需要政府和社会承担部分无监护人共同居住儿童的各项保障问题,规避其面临的风险。

第四,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网络能力不平衡。这种不平衡首先体现在城市等级的高低和经济水平、基础设施等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使一二线城市的青少年比三四线城市同辈群体的触网时间早0.5-1年。其次,体现为父母自身素质的差异,一二线城市青少年父母受教育年限比三四线城市的同辈群体高出1.6-2.0年。根据统计数字,青少年具体保护行为得分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一二线城市明显优于三四线城市。另外,这种不平衡还体现为三四线城市(以及农村)家庭陪伴的缺失,子女教育的疏于管理导致这部分青少年在多项指标上远逊于一二线城市的青少年。而色情信息、诈骗信息、网络暴力信息等在三四线城市的青少年中发生的比例则更高。因此,这种不平衡导致青少年网络保护存在空间上的不足: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级别存在程度不同的问题。

第五,青少年学习、娱乐和网络社交之间难以达到平衡。尽管学习在青少年的网络使用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每天单纯上网的时间超过两小时的青少年比重接近50%;高中生的比重甚至超过了60%。这说明,青少年每天有大量时间使用互联网,已经习惯网络使用、娱乐、社交和学习共存的情境。具体来看,超过三分之一的青少年“几乎总是”在刷社交软件,寻求与朋友的联系。近三成青少年“几乎总是”听音乐,20%青少年“几乎总是”看短视频。而且,青少年网络使用的低龄化程度越来越明显。尽管超过80%的青少年有较好的互联网使用能力,但是过度使用网络的后果也非常突出:过度使用网络容易造成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调研也发现,父母都会对青少年的网络使用行为加以规约,大概有56%的初中生和73%的高中生会听从父母网络方面的管教。

声明:本文来自中国信息安全,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