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数字政府蓝皮书: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报告(2021)》。

蓝皮书是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李季主编的反映数字政府建设最新进展,探索政府数字化转型路径,总结政府治理的典型经验,为新阶段提升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的首部年度权威报告。

数字政府是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建议提出,要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明确了数字政府建设的任务,单独设立“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章节,明确提出要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不断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等任务要求。数字政府建设作为新时代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的重要抓手,更是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迫切需要和战略选择。

《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报告(2021)》的主题是: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既是顺应变革趋势、构筑数字化时代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时代之需,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必然要求。本年度报告将重点梳理总结数字时代背景下,我国各地区各部门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务服务和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最佳实践,为新阶段提升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我国数字政府建设价值优势发挥,疫情防控得到全面支撑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特别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行“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不断创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极大地考验了我国数字政府和城市治理能力,同时加速推进了数字政府建设进程。结合数字防疫工作,数字政府展现出巨大潜能,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与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均不断提升。

在疫情防控期间,数字政府发挥重要效能。相关部门积极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助力疫情趋势研判、人流实时分析、风险人员识别、抗疫物资调配、病毒基因检测等,快速切断传染链条,有效控制疫情扩散,有力支撑复工复产。电子政务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打通卫生健康委、移民局、民航、铁路等部门数据,方便各地区各部门按需调用,实现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健康码”的互通互认,为推动全国“一码通行”奠定基础。同时上线“防疫健康信息码”服务,汇聚并支撑各地共享“健康码”数据6.23亿条,累计服务6亿人次,政务服务数据的互通共享在抗疫防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再比如,政府通过手机“云”办事,实现了政务服务“全程无接触、24小时不打烊”。国务院办公厅在各地区各部门配合与协同联动下,面向全国推出一大批高频办事服务,确保了疫情期间全国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

2020年2月5日,河南省大数据局、省网信办、省公安厅、卫健委、交通厅,搭建完成全省疫情防控专项数据库,加强疫情数据汇集、分析和比对。贵州省信息中心从1月24日至2月13日,共为贵州省防控办安装了13套电子办公设备,完成40多人次上门保障服务,为贵州省防控办的高效运转提供了有力支撑。广东“粤康码”的背后汇聚了多渠道采集的个人健康数据,并且支持快速便捷的采集和查验,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20年8月,疫情防控期间,“零走动”“掌上办”成为企业和群众的办事首选,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整体办件量378万件,其中线上办件133万件。分地区来看,22个地区省级行政许可事项网办率超过50%。

已形成极具中国特色的一体化政务服务有效推进路径

近年来,全国上下全力下好“放管服”改革这步“先手棋”,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坚持统筹推进、推动试点示范、注重顶层设计,与地方创新良性互动,已形成极具中国特色的一体化政务服务有效推进路径。

建设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和战略选择。各地区着力构建改革谋划、执行落地、评估问效的工作闭环,推动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提升攻坚任务落地。

一是统筹谋划。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加速到来,信息化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和政务服务发展,建立健全了国家电子政务统筹协调机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完善全国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功能。近年来,我国政府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契机,发挥信息化在改善公共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治理水平等方面的作用,以互联网思维促进信息技术与政府管理深度融合,在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二是规划先行。出台《关于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数据有序共享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制定发布了三批国务院部门近3000项数据共享责任清单,制定40多项平台工程标准规范、60多项高频应用的全国性电子证照标准。通过出政策、定标准、建机制,为推进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提供基础制度保障。打造了标准统一规范、上下整体联动、业务深度融合的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形成了全国政务服务工作的“一盘棋”。

三是试点推动。结合工作实际,围绕跨省通办、政务服务“好差评”、电子证照等多个专项工作,积极推进试点示范工作,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发展。以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地区为典型代表,大胆探索,因地施策,注重创新引领,推出“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一网通办”“政府数字化转型”等多项改革举措,在全国越来越多的地区得到全面推广,其在全国的标杆示范地位进一步巩固,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赞许,对深化政务服务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2020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中推广的全球50个电子政务创新经验中,我国有5个实践案例入选。

数字政府高素质人才梯队建设与干部培训不容忽视

信息化、数字化发展不仅对公众的数字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公职人员,尤其是数字政府领导干部的数字化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保障是信息化数字化工作的重要基础,政府数字化转型中更需要懂技术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各地区各部门普遍存在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的问题。

一是信息化领域专业型复合型人才资源不足。既懂专业业务与行政管理,又懂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开发和管理的高质量人才“供不应求”,人才结构不够合理,缺乏高端技术专家、复合人才和熟练技能人才。而建设一支能够熟练运用电子化、信息化技术的专业队伍需要长期的培训、锻炼、实践,当前信息化数字化建设需求迫切,高素质、高水平专业人才紧缺。

二是领导干部信息化能力仍需提升。领导干部的信息化意识往往能够影响信息化工作的推进,信息化意识不足、信息化知识储备不够、信息化能力不强直接导致领导干部信息化业务开展困难。提高领导干部信息化能力,是促进数字时代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推动因素。

三是人才引进与交流渠道不畅通。由于缺乏引进信息化人才的渠道,缺少人才培训和交流的机会,各地区各部门信息化数字化水平提升的需求难以满足,目前对信息化数字化人才开展专门培养的高校和单位还比较少,缺乏适应数字政府发展要求的人才战略和措施。部分地区专家指导、交流合作的机会少,座谈研讨、实地调研无法深入,难以解决数字政府建设中面临的难题。

精彩目录

Ⅰ 总报告

1.2020~2021年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报告

Ⅱ 分报告

2.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调研报告

3.省级政府“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调研报告

4.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政务服务“好差评”)调查评估报告

Ⅲ 政府数字化改革

5.河北省数字政府建设报告

——充分发挥一体化平台枢纽作用实现群众“一次申报”、基层“一次录入”

6.江苏省数字政府建设报告

——全力推进“互联网+监管”改革提升监管标准化规范化协同化水平

7.贵州省数字政府建设报告

——打造“贵人服务”政务服务品牌推进国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

8.武汉市数字政府建设报告

——持续深化“四办”改革让企业群众高效办成一件事

9.南京市数字政府建设报告

——深化“宁满意”工程打造“五型”政务服务新生态

10.青岛市数字政府建设报告

——以互联网思维开启网上政务服务3.0版

11.深圳市数字政府建设报告

——“秒报秒批一体化”推动数字政府再提速

Ⅳ “十四五”数字政府发展篇

12.浙江省数字政府建设现状与“十四五”展望

13.河南省数字政府建设现状与“十四五”展望

14.广东省数字政府建设现状与“十四五”展望

Ⅴ 移动政务服务篇

15.“蒙速办·掌上办”打造便捷服务新渠道

16.赣服通——群众服务的掌中宝

17.天府通办:百姓大小事天府通通办

18.小平台提供大服务小窗口展示新作为

——云南省全力打造“一部手机办事通”

Ⅵ 数字化助力营商环境建设

19.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20.大力推进“一网通办”,深入优化“营商环境”

21.以“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建设推动城市治理模式变革

22.构建“渝快办”政务服务体系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

23.推动企业开办便捷无忧打造优质高效营商环境

24.探索应用场景“一地创新、多地复用”路径

25.后记

声明:本文来自皮书说,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