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卢琳,王萍,罗江华.教育数字化全球治理目标、行动领域和举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中期战略(2022—2025年)》解读[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28(07):25-31.

教育数字化全球治理目标、行动领域和举措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中期战略(2022—2025年)》解读

卢 琳1 王 萍2 罗江华1*

(1.西南大学 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 400715;

2.西南财经大学 经济信息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摘 要:

为了更好地推动全球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中期战略(2022—2025年)》以促进包容和公平的教育数字化转型、以人为本的数字化学习纳入主流、推动后疫情时代智能教育和未来教育为战略目标,重点推进未来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和教学创新、在健康和福祉教育中创新使用信息通信技术、数字能力建设、教育数字化融合三个行动领域及其下设的七大举措。文章结合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情况,基于上述战略内容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重视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和使用、关注健康教育与数字基建的融合、推进教师数字胜任力的发展研究、拓展数字化促进教育公平的路径等。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全球治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期战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2)07-0025-07

作者简介:

卢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数字化转型,邮箱:swululin@163.com;

王萍,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大数据分析,邮箱:wangping8139@swufe.edu.cn;

罗江华,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通讯作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数字化转型,邮箱:swusun@swu.edu.cn。

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简称IITE)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简称UNESCO)的一类机构,目标是创建一个技术支撑的无边界、更具包容性的教育,为实现知识型社会和普及优质全民教育而努力。

为了更好地推动全球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该研究所于2022年3月发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中期战略(2022—2025年)》(UNESCO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Medium-Term Strategy 2022—2025,以下简称中期战略)[1],以应对包容和公平的教育数字化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期战略主要包括背景挑战、战略框架、愿景使命、战略目标、行动领域、活动支持等内容,为全球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路径参考。深入理解中期战略的内容,对于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研究结合中期战略的制定背景、框架基础和战略目标,重点对中期战略的行动领域进行了解读,以期对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提供启示。

一、制定背景

(一)应对疫情背景下的数字化挑战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许多学生被迫离开学校,面对面教育被远程学习方式取代,加速了全球范围内的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面对疫情背景下的数字化转型挑战,亟须发展能力、方法和基础设施,利用高质量的开放内容和教学方法,开展包容、优质的在线混合式学习。

除此之外,全球教育还面临被排除在教育之外的学生、IT系统的不安全以及安全漏洞、教育方面的财政压力增加、与信息可靠性相关的问题等挑战。IITE将通过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促进包容性数字化转型,帮助全球的教育系统应对这些挑战。

(二)助力教科文组织全球教育战略

以教科文组织价值观为基础,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程,是中期战略的愿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Transforming our World: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中设定了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教科文组织负责领导协调第四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活动,旨在“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促进全民终身学习机会”[2]。IITE的使命是促进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在教育中创新和合乎道德的使用,支持成员国和全球教育界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促进者和推动者。通过开展包容和公平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活动和资源、与教科文组织建立伙伴关系、确保与利益相关者定期沟通,为落实教科文组织全球教育战略创造动力,促进以人为本、包容和公平的教育数字化转型,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程。

二、框架基础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领域技术创新战略2021—2025年》

2021年,UNESCO发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领域技术创新战略(2021—2025年)》(UNESCO Strategy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Education 2021-2025)。该战略概述了教科文组织将在这一领域履行的三项核心职能:一是担当教育领域技术变革和知识共享观察站;二是在国家层面提供技术援助和开展能力建设,以推广数字化学习解决方案;三是制定和实施准则性文书[3]。IITE以该战略为基础,为教科文组织落实上述职能提供技术保障和行动支持。

(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期战略(2022—2029年)》

2022年发布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期战略(2022—2029年)》(UNESCO Medium-Term Strategy 2022-2029),目标是应对教育、环境、社会融合和技术方面的挑战,旨在到2030年实现第四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教科文组织第41届大会的决议中,UNESCO要求IITE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期战略(2022—2029年)》中关于教育方案的三项成果作出贡献:一是通过跨学科研究、前瞻性研究和公共政策辩论重塑教育和学习;二是通过变革性教育,学习者能够过上健康的生活,促进可持续发展,成为创造性和负责任的全球公民;三是利用技术和数字创新,确保更加包容、有效和相关的学习[4]

IITE以该战略为基础,为教科文组织实现在教育领域的目标与使命发挥作用。其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领域技术创新战略(2021—2025年)》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期战略(2022—2029年)》的内容为框架基础,设计了中期战略框架(见图1),基于战略目标设计并开展相关行动,发挥观察站、研究与发展、技术援助、能力建设等职能,达到支撑教科文组织使命的作用。

图1 中期战略框架图

三、战略目标

(一)促进包容和公平的教育数字化转型

将促进包容和公平的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首要战略目标,对加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程具有重要作用。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平台支持,准备不足很可能放大现有鸿沟并制造新的鸿沟。IITE中期战略提出,将加强趋势、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联系,为成员国提供如教育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估、制订概念框架、开发和传播出版物等活动支持,帮助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实现包容、公平的教育数字化转型。

(二)将以人为本的数字化学习纳入主流

将以人为本的数字化学习纳入主流作为战略目标,有助于实现包容且公平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而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校外教育的不足,限制了教育系统内联系的数量和质量。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不平等,IITE为成员国提供如开发数字学习工具与资源、提供教师能力建设方案、对弱势群体学生进行需求评估等活动支持,以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从而构建良好的数字教育生态。

(三)推动后疫情时代智慧教育和未来教育

以推动后疫情时代智慧教育和未来教育作为战略目标,对促进各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智能学习的发展有助于识别未来教育发展的潜在情景,使教育环境在设备、网络、教育程序等方面达到先进水平。IITE为成员国提供如涉及国家智慧教育战略、推广创新的数字教学方法、建设媒体和信息素养等活动支持,以促进有效的、定制的、自我调节的、适应性的、资源丰富和技术增强的智能教育发生。

四、行动领域

(一)未来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和教学创新

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举措:第一,制定未来议程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全球预期的未来,IITE将探索未来可能发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革,重点从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中广泛吸取教训,为了人类的利益保护和教育的变革需要而采取的行动。

第二,使用开放资源与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支持优质教育。开放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简称OER)能够增加生活在不利条件下的人获得学习的机会,也可用于解决成本、质量和公平问题;教育管理信息系统(Educ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EMIS)正从纯粹的监测和统计工具,发展为更复杂、综合和动态的教育管理解决系统,以此支持优质教育的开展。

第三,提升数字教育中的媒体和信息素养。媒体和信息素养(Media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简称MIL)涵盖了与信息素养和媒体素养相关的所有能力,包括数字或技术素养,侧重交叉的能力以改变线上和线下信息和学习环境的互动。提升数字教育中的媒体和信息素养,对确保教学的质量和包容性,实现终身学习至关重要。IITE在行动领域一的活动如表1所示。

表1 IITE在行动领域一的活动

(二)在健康和福祉教育中创新使用信息通信技术

健康教育是优质教育的核心成果之一,学校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社会和情感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全球范围内三分之一的学生受到同龄人以某种形式的欺负,遭受欺凌的经历对受害者、证人和施暴者的身心健康和学业成绩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许多青少年和年轻人转向数字来源,寻求有关身体、健康和关系的信息,以获得建议和支持。信息通信技术为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作出积极贡献, IITE在行动领域二的活动如表2所示。

表2 IITE在行动领域二的活动

(三)数字化能力建设与教育数字化融合

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举措:第一,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及以后利用智能教育。新冠肺炎疫情迫使传统环境中的教学发生了大规模转变,数字技术成为全球教育系统实现高质量的远程教育、混合教育和有意义交流的重要工具。IITE旨在利用技术和数字创新支持教育包容性的数字转型,从而在疫情期间及以后提高生活质量。

第二,数字时代教师和学校信息通信技术能力的建设。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教师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教师信息通信技术能力决定了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高度[5]。为了确保教育工作者的有效性,需要支持他们的专业信心和个人弹性,提供培训、指导和技术支持,以确保教学的连续性。

第三,通过信息通信技术确保教育包容公平。数字化时代为教育公平提供了条件,信息通信技术手段为促进教育公平提供了动力,使所有教育层次的所有学习者都能获得优质和有效的学习。IITE在行动领域三的活动如表3所示。

表3 IITE在行动领域三的活动

五、对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启示

(一)重视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和使用

以数字基建为基础形成教育资源共享大格局,是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UNESCO 作为数字教育资源“开放和共享”的首倡者,形成了关于资源质量、技术支撑和使用评价等方面的经验,可为我国高质量构建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体系提供思路。

1.关注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我国以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终身教育平台等为基础构建的开放教育资源数量庞大。例如,2022年5月,我国致力于满足社会大众多元化、个性化学习需求的终身教育平台正式上线,其中的特色课程就累计50万门[6],但这些开放教育资源的接受度、适应性等尚待检验。质量是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一方面,监管部门应当制定严格的审核机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另一方面,应将用户满意度作为质量监管的重点[7],及时、动态收集用户的反馈评价。

2.提高开放教育资源的流转和使用率

我国的教育资源开放建设重心主要在数字资源的集群化和覆盖率层面,却并不监测这些资源是否实现有效流转和教学应用,这也导致我国的开放教育资源利用率较低[8]。中期战略主张的教育资源生成和分享,是教师群体不断互动和教学交流的过程。应当结合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教学需求,广泛建立资源组织机制,以促进开放教育资源的大范围流转;并按照课程体系或知识进阶关系组织开放教育资源,以便适应学习者的使用需求, 改善使用体验和效果, 增加用户“粘性”[9]

(二)关注健康教育与数字基建的融合

健康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健康教育也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中期战略提出利用数字基建推进健康教育的解决方案,对我国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部署健康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具有重要启示。

1.开发生理健康教育数字资源

我国传统的生理健康教育存在内容不全、教法陈旧、师资短缺等问题,难以满足现实需要。可借鉴中期战略的相关做法,致力于将信息通信技术与健康教育融合,利用数字基建开发健康教育数字资源,重视内容研发、功能设计、技术选用等事项,以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自主学习需求,更好地支持青少年健康成长。

2.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数字空间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学科化、医学化、教学片面化等倾向,导致教育效果大大削减[10]。中期战略提出为青少年开发、测试、推广在线咨询和支持服务,促进健康和福祉教育的开展。这为我国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数字空间提供了借鉴:应当着力于开发设计优质的在线课程,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体系;同时,重视心理健康水平动态的监测与评估,及时干预与调节学生心理状态。

3.搭建健康教育家校合作平台

家校合作是推动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手段,传统家校合作会受到时空、组织等因素的限制,不能很好地发挥出家校合力的效果。中期战略主张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探索健康和福祉教育的新平台,使父母有能力支持子女从童年向成年的过渡。从健康教育视角推进家校合作,对我国搭建家校合作平台有重要启示。例如,应当在创建新型健康教育场景与课程层面下功夫,应当重视家庭健康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补充作用。

(三)推进教师数字胜任力的发展研究

教师是教育系统的关键要素,教师的数字能力决定了教育变革方向。中期战略主张将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强数字时代教师信息通信技术能力建设,重点提供培训、指导和技术的支持。对我国发展教师数字胜任力,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具有借鉴意义。

1.开发教师数字胜任力评估工具

随着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迅速发展,面对人机协同共存、共融、共生发展的真实需求,对教师数字胜任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1]。UNESCO制订的教师信息与通信技术能力框架,为成员国政策制定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依据。从我国未来教师能力发展要求的角度来看,应当强调从课程评估、教学方法和技能应用等方面开发教师数字胜任力评估工具,强化教师能力体系中的未来属性。

2.聚焦教师数字胜任力因素研究

探明教师数字胜任力的影响因素,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依据。教师数字胜任力因素研究可以从教师个体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教师个体因素聚焦在教师自身的特征,如性别、年龄、学科和学历等;另一方面,外部环境因素关注组织层面等对教师数字胜任力的影响,如教师培训、制度支持,以此探究内外因素对教师数字胜任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3.丰富教师数字胜任力提升路径

我国传统的教师数字能力培训方式过于单一[12],不能有效提升教师数字胜任力水平。中期战略提供数字学习工具资源、教师合作、跨学科交流等多种路径支持教师数字能力发展,为我国教师数字胜任力发展路径提供参考:一是开发教师数字能力工具和资源;二是拓展教师培训方式,如基于游戏化学习、项目式学习、跨学科学习等,建立适应性的教师数字胜任力培养模式,提高教师数字胜任力水平。

(四)拓展数字化促进教育公平的路径

接受公平教育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信息化手段为促进更高层次的教育公平提供了动力。中期战略以信息通信技术为手段,发展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助力UNESCO全球教育战略,对我国数字化促进教育公平提供了路径参考。

1.提升基础设施配置的优质率

我国教育基建的重心正从保障教育“基本均衡”转向“优质均衡”,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不能发挥基础设施的关键作用而造成浪费[13]。2021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以教育新基建壮大新动能、创造新供给、服务新需求,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14]。从全局来看,做好新旧基建的系统衔接,实现“利旧赋新”,提升基础设施配置的优质率,对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2.开展资源的个性化推送服务

教育资源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但海量教育资源供给和学习者个性化需求不相契合的矛盾日益凸显,引发新的教育不公平[15]。应当按需推荐教育资源以适应不同的需求:资源个性化推送服务的实现主要以教育数据挖掘结果为依据,建立学习者的特征模型及其与资源的映射路径,并按照特定的匹配机制为学习者推荐资源[16],以此考虑不同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实现数字化环境下的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UNESCO-IITE. UNESCO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Medium-Term Strategy 2022-2025[R]. Moscow: UNESCO-IITE, 2022.

[2]UN. Transforming our world: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R]. New York: UN, 2015.

[3]UNESCO. UNESCO Strategy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Education for 2021-2025[R]. Paris: UNESCO, 2021.

[4]UNESCO. UNESCO Medium-Term Strategy for 2022-2029[R].Paris: UNESCO, 2022.

[5]吴军其,任飞翔,李猛.教师数字能力内涵、演进路径与框架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9):83-90.

[6]欧媚.国家开放大学终身教育平台上线 面向社会开放[EB/OL].(2022-05-23)[2022-05-25]. 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205/t20220523_694165.html.

[7]万力勇,杜静,蒋立兵.开放教育资源质量管理:研究进展与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7(2):55-63.

[8]张世明,袁玥赟,彭雪峰.我国开放大学开放教育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0(8):119-126.

[9]赵艳,肖曼,张晓林,等.开放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现状、问题与挑战[J].图书馆论坛,2019,39(3):42-50.

[10]韩丽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发展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20(S1):10-11.

[11]杨韵莹,罗泽兰,董艳.未来教师的工作创新、跨界与重塑[J].开放教育研究,2022,28(1):43-50.

[12]李为民.基于学习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数字资源设计[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31(10):70-76.

[13]余胜泉,陈璠,房子源.以服务为中心推进教育新基建[J].开放教育研究,2022,28(2):34-44.

[14]教育部等六部门.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EB/OL].(2021-07-01)[2022-05-26].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2107/t20210720_545783.html.

[15]刘静,熊才平,丁继红,等.教育信息资源个性化推荐服务模式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6(2):5-9,79.

[16]刘敏,郑明月.智慧教育视野中的学习分析与个性化资源推荐[J].中国电化教育,2019(9):38-4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规划2021 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以新基建支撑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研究”(编号:ACA210010)。

Global Governance Goals, Action Areas and Measures for Digitalization in Education:Interpretation of the UNESCO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Medium-Term Strategy 2022-2025

Lin LU1 , Ping WANG2, Jianghua LUO1

(1.Center for Studies of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Southwest China, Southwest University , Chongqing 400715;2. School of Econom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engdu Sichuan 611130)

Abstract: To better facilitate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global education, the UNESCO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Medium-Term Strategy 2022-2025 has the strategic objectives to promote inclusive and equitabl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mainstream people-centered digital learning, and promote smart education and future education in the post-pandemic era. Three areas in action including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futur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novation, innovative use of ICTs in health and well-being education, and digital capacity building and digital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 and seven initiatives are highlighted. Combining with the situation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rom four aspects based on the content of the above strategies, they are,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use of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integr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digital infrastructure,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digital competence, and expanding the path of digitalization to promote education equity.

Keywords: Educational digitalization; Global governance; UNESCO; Medium-term strategy

编辑:李晓萍 校对:王天鹏

声明:本文来自中国教育信息化,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