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5月25日,联合国安理会举行了主题为“对关键基础设施进行网络攻击的国家责任与国家回应”的“阿里亚模式”(Arria Formula)会议。本次会议由阿尔巴尼亚和美国共同组织,由厄瓜多尔和爱沙尼亚共同赞助。会议的报告者是联合国裁军事务厅裁军事务高级代表Izumi Nakamitsu、斯坦福大学网络政策中心国际政策主任Marietje Schaake和联合国裁军研究所网络安全研究员Moliehi Makumane。除会议组织国外,中国、俄罗斯、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巴西、阿联酋、莫桑比克等41国代表参加了会议,并就会议主题发表了意见。

会议组织国在会前提供的说明显示,本次会议讨论的重点是:促进国家负责任地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重要性、安理会在这方面的作用,以及国家和国际层面加强与私营部门合作的必要性。与会国家在第一个和第三个问题上的立场大体一致,但在安理会促进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负责任国家行为的作用方面,各国出现了一些分歧。

本次会议的参与国在地域上分布广泛,亚洲、美洲、欧洲、非洲均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出席发表意见,浓缩了各阵营的利益和观点。此外,与会国家的发言涉及的议题也较为广泛,各国发言代表在回答会议组织国拟讨论的问题之外,还就其他各自关切的问题发表了意见。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哪些国际法适用于国家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行为;是否需要制定新规则;应当在哪些方面建设合作机制等。因此,本次会议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网络空间国际法领域存在的有关规则内容和规则制定平台的争议和博弈,分析本次会议的各方发言可“以小见大”。

【评析】

一、安理会在网络空间国际法议题中的作用

“阿里亚模式”会议与安理会的正式会议不同,它是以曾任安理会主席的委内瑞拉大使迭戈·阿里亚的名字命名的一种特殊会议模式,一般应安理会一个或多个成员的倡议召开,往往对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常驻观察员、有关联合国实体、民间社会组织和新闻界的代表开放。这样,安理会成员国就可以直接听取个人、组织或机构对安理会职权范围内事项的意见。当安理会未就举行正式会议达成协议时,“阿里亚模式”会议可被用作替代方案。

这不是安理会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讨论网络空间的议题。比利时、英国、美国与其他国家分别在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倡议召开“阿里亚模式”会议,讨论了相关议题。这反映了安理会对于网络空间议题关注度的提升。

然而,并不是所有国家都乐见安理会在网络空间议题上的活跃。在本次会议中,虽然大部分国家总体支持安理会的参与,但巴西等国家表达了担忧。巴西认为,安理会的过多参与可能会与已经存在的联合国开放式工作组等平台冲突,这将分散有限资源,并导致国家更难达成共识。巴西提出,考虑到网络问题的参与主体和利益的多样性,联合国大会是更适合的平台。与此相反,韩国明确提出,安理会的积极参与不会与其他平台的工作重复或产生冲突,反而能加强联合国大会的工作。

安理会的参与应避免与现有的联合国平台的冲突。正如巴西所说,同时存在的多个对话平台可能会分散有限的资源,不利于各国意见的集中表达。同时,应当意识到,“阿里亚模式”会议是安理会会议的非正式形式,会议通常没有记录,也不产生结果文件。这意味着“阿里亚模式”会议在促进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发展方面效率更低。比较好的做法是安理会根据自身的工作职权,仅在出现影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网络事件时,按照需要召开此类形式的会议听取多方意见,并以适当的方式固定会议成果。

二、西方与中俄阵营对立持续存在,小国各有关切

在本次“阿里亚模式”会议中,所有国家都承认,国际法适用于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行为。但是,各国的具体立场不同。

西方国家一贯不支持制定网络空间国际法新条约规则。在本次“阿里亚模式”会议中,澳大利亚和日本等明确反对制定新规则,认为现阶段的重点是进一步讨论国际法如何适用于网络空间。

在现有的规则中,西方国家特别强调促进网络空间负责任国家行为规范的适用。丹麦等北欧国家认为通过网络攻击他国关键基础设施的行为违反了国际法和负责任国家行为规范,强调这种行为是“不可接受的”。美国、欧盟和澳大利亚在各自的意见中都提到了国家防止境内恶意网络行动的义务,这与网络空间负责任国家行为规范的内容一致。在相关合作机制方面,西方国家明确支持由法国和埃及发起的“促进网络空间负责任国家行为的行动纲领”(PoA,详见第八期简报)。拉脱维亚表态称,希望“行动纲领”能成为联合国第一个以包容和透明的方式促进网络安全的常设机制。

与此相反,中国、俄国等其他国家认为有必要制定新规则。在本次会议中,中国、俄罗斯等国都提到了制定新规则的重要性,其中中国强调应保证各方广泛参与制定这类新规则,要“在责任共担、权利共享基础上制定新规则,特别是要保障中国家的权利”;俄罗斯则更激烈地指出,现有规则适用于网络空间只反映了强者的权利,是将现实空间的不公平继续移植于网络空间,因而呼吁通过一项普遍而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新公约。俄罗斯特别提到了它与其他国家一同向联合国提交的国际信息安全公约更新版概念文件(参见本期简报“前沿动态”部分内容)。

在现有的国际法规则中,中国等国家更强调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其他国际法原则。中国强调,要保护关键基础设施,重要的是要防止网络空间的“战场化”。各国应当遵守“主权平等、不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和平解决争端的原则,维护网络空间和平属性”。在相关合作机制方面,中国和阿联酋侧重要求加强网络攻击溯源方面的合作,以更好地确定网络攻击行为的国家责任。

在西方与中俄两大阵营各自就自身关切事项表态的同时,小国立场并不鲜明。他们在发言中表达了不同的关切。卡塔尔和巴基斯坦虽然提到了制定网络空间的新规则,但他们更强调新规则要有法律拘束力,关心违反规则的后果。对于网络能力相对较弱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有拘束力的国际规则是更可靠的保障。莫桑比克没有提出要制定新规则,但也指出:“网络主权的观念需要重新思考,我们不能在网络空间复制现实世界的能力不对称。”这种担忧与俄罗斯的观点是相似的。此外,阿尔巴尼亚、拉脱维亚、巴西、巴基斯坦还借此机会呼吁国际社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网络能力建设提供援助。

本次安理会“阿里亚模式”会议,反映了国际社会对网络空间国际法议题关注度的上升。各国在会议中的发言,是网络空间国际法领域中阵营化趋势的又一次体现。阵营化背后的一个原因,是当前网络空间国际法的现有规则在内容上的不平衡性和效力上的软弱性。以本次会议中被反复提及的网络空间负责任国家规范为例,这一规范中的保护供应链、不得危害他国关键基础设施、在使用信息通信技术方面保障人权等条款反映了西方一直以来的主张,而发展中国家更关注的网络监控、网络恐怖主义等问题则没有反映在规范中。另外,这一规范属于国际软法,这意味着规范的实施主要依靠国家的自愿行动,而没有强制执行力。发展中国家应当抓住机会,积极发声,推动反映自身利益的规范发展为具有约束力的条约或习惯法,同时警惕网络空间片面对西方有利的软法规范过早固化为硬法。

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yX8MiKO32I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空间国际法前沿,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