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一门复杂、庞大的科学。从1956年至今,无数科学家历经艰辛与坎坷,终于让人工智能迈出了属于全人类的一大步。人工智能在数据挖掘、计算机视觉、专家系统等方面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产品在生活中也已得到广泛应用。从智能家居、无人驾驶、人机大战到杭州无人超市、浙江高速智能巡逻机器人,它已是无处不在,正在改变世界。2017年,“人工智能”首次 写入全国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 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提升到 国家战略层面。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开始悄无声息地掀起了新一轮科技革命,不但将改变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必将对公安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可能将成为引领新时期警务革命的核心要素和根本推力。应该说,当前警务智能化已成为趋势和难以替代的选择,如何立足现状、着眼未来,及早谋划人工智能在警务工作中的深度应用,以破解诸如警力紧缺和警务效率偏低等突出问题,已成为我国警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应用预测

人工智能改变世界,需要具备三个要素:一 是要有核心技术,具备推理学习的能力;二是要有大数据,专家才能不断迭代、不断校验数据及训练方法;三是人工智能技术要落地,应用是硬道理。这三个要素当前已具备,并且处于高速发展完善中。在警务领域,智能化警务和警务智能化方兴未艾,在警务的运用深度和广度将日益提升。

人工智能大数据及深度学习技术应用将改变传统处警模式

《智能时代》的作者吴军博士说:“在方法论 的层面,大数据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按照大数据的思维方式,我们在做事的方式与方法需要 从根本上改变”[1]。深度学习改变一切,未来深度 学习联合大数据将突破传统的警情处置机制,呈几何级地提升基层警务效能。主要表现为:

一是警力调配更加科学快捷。目前,在日本东京大都 市,日本富士通系统只用不到五分钟就可以给出一个警力调配方案。同样,北京警方以百姓数据 为依据、警力跟着数据走、领导跟着警力走,基 本实现了警力配置的科学化和效能的最大化。过 去一直缠绕警方“大抓大放大反弹,治安状况时好时坏,犯罪分子摸准规律专避风头”的痛点得 到有效解决,延续多年的“定指标、搞战役、下命令”的公安工作体制,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 基于公安业务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的成功应用,未来人工智能结合大数据、博弈论和超强的计算能力来支持基层公安警力调配将变得更为科学、快 捷。

二是接处警更加规范。当前接处警过程中, 警情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不同的情况需要对应 不同的程序和方法,基层民警长年疲于应付。着 眼不久的将来,每个基层民警都将配备一个人工 智能助手即机器人,实现人机耦合互动,特别是 基层一线民警在接处警过程中,能及时得到人工智能的辅助。人工智能通过深度学习,它可告诉 现场处警民警碰到的情况,自动分析适用的法律 法规、以及最近相同的警情如何处置,同时,还可自动复查大量的案例类警情,找出问题,防患 于未然。未来一线执法民警携带人工智能助手既 可减轻工作压力,减少群众投诉,又能降低执法 成本,提升处警效能。

不难预见,随着移动警务 建设进一步推进,以及人工智能视觉、语音及定 位、警用地理等技术的智能化运用,未来可依托 公安网建立专用的人工智能服务平台,让人工智 能做比人更擅长做的事情,将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采集到的人、物、车、场、网等实用信息实时整 合进入服务平台,然后通过人工智能自主学习和 分析功能,开展动态警情监测研判,并自动推送 警情指令,高效化运转。[2]10年左右,城市派出所基层民警接处警务中使用的“三回复”制度将可能退出历史舞台。

人工智能视觉技术应用将使基层公安打击违法犯罪更为精准

人类获取信息的70%到80%来自于视觉。应 该说计算机视觉技术是人工智能的下一个风口。 近年来,机器视觉已开始在工业检测、安全监 控、金融支付、人脸识别、医疗诊断及卫星遥感 等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基于人脸识别的技术, 目前,已有静态大库检索,动态布控和人脸追踪 等运用实例,对于图像而言,识别宇宙万物都是 有意义的,不仅仅是“刷脸”,对于识别凶器、作案工具、赃物以及疑似血迹、体液等都同样具有 举足轻重的作用。打击犯罪是公安的主业。目前 的计算机技术已经可以将语音识别完成得非常 好,10年之内视觉方面的图像识别发展也会跟上。伴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视觉技术在 临检、盘查、打击犯罪等基层警务中应用的领域将会越来越广阔。

为进一步拓展人工智能视频侦 查的深度应用,向动态人脸管控发展,2016年, 广州公安与某科技公司签约成立了“人工智能视频侦查实验室”,基于深度学习研发的“模糊人脸 图像检索专用算法模型”,对视频中相对模糊的人 像进行静态比对和动态布控,对视频中的人脸进 行实时抓拍、智能告警,“猫抓老鼠”将更为精准。着眼长远,基于大数据的深度学习,未来计 算机可以通过预先学习成千上万人脸图片,认 识、掌握、分辨人脸的基本规律,记住全国所有通缉犯的长相模样,只要通缉犯露头,计算机就 可以通过监控采集的图像将通缉犯辨识出来。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结合在一起,可以完成以前也许需要数万名警察才能完成的任务。[3]

随着机器人的进一步发展,将来一定会出现 机器人警察。未来人工智能警察从电影屏幕里走下来,进入现实警界的真实场景将不再是科幻,配置人工智能和武器的机器人警察,不知疲倦,无私无畏,公正执法,未来犯罪将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当然,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当未来新型诈骗犯罪分子同样掌握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再通过深度学习,高仿某子女或领导的语音和情绪,向父母或下属诈骗钱财,将是未来基层公安面临的又一个死灰复燃的新课题。2017年9 月,浙江绍兴警方已经破获了一起全国首例AI(人工智能)犯罪大案。

人工智能专家系统技术应用将全面快速提升基层社区警务效能

专家系统是一种人工智能系统,包含着某个 领域大量专家水平的知识和经验。专家系统一般由知识库、数据库、推理机、解释器及知识获取 五个部分组成。社区民警应尽早开发应用专家系 统,通过户口登记、人口调查、查验居民身份 证,实时掌握社区常住人口、流动人口、重点人 口的基本情况和内在的规律。在专家系统的帮助 下,对基层群众求助的问题进行耐心回答,对重点人口、高危人群进行梳理分析、排查掌握其中是否有违法犯罪嫌疑的动向,更好更快地预测预 防犯罪。同时,人工智能可以对犯罪嫌疑人的信息进行实时分析,给出最可能的线索指引,将犯罪嫌疑人的轨迹锁定由原来的几天,缩短到几分 钟,为案件的侦破争取难得的黄金时间。

人工智 能专家系统相当于社区民警的管理助手,能及时有效地为“平安社区”创建提供理论与实践支 撑。应该说,专家系统技术是人工智能2.0时代的产物,已经较为成熟地应用于医学、管理、控 制、军事科技等领域。2017年10月初,医院配送 机器人已经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院亮相,智能机器人会说话、会走路、会坐电梯,会按要 求配送各种医疗器物。可以说,5年内专家系统将 是基层公安轻装、快速切入人工智能的下一个风口,也是基层强化人工智能在公安领域深度应用 并向智慧城市建设递交的一张名片。

当前,如何开发应用好专家系统技术,对于基层社区民警来说,数据采集和台账整理就显得尤其重要,必须 做到“应采尽采、应录必录”。大数据是人工智能 的基石,“无数据、不智能”。公安基层基础工作 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性、基础性、源头性工作,是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基,必须引起高度 重视。[4]可以预见,未来5至10年,人工智能将像 水和电一样,成为常态。着眼长远,人工智能将在基层公安工作运用上表现为“无处不在、无所 不包、无所不能”,并终将彻底改变基层公安工作 的流程、效率和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基层基础警 务效能。

具体应用

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大变革,人财物的大流 动,社会管理模式理念的大革新,现阶段的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期。

一是社会人口流动性强,管理和控制难度大。原有的户籍管理、档案管理等人口管理方式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是社会组织迅速发展,逐渐成为经 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原有的公安基础工作由于管理观念滞后,管理力量薄弱,难以适应现实生活的需要。

三是虚拟社会逐渐成为 社会管理新课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改变:其一是某东、某宝等电商平台改变了购物方式,使行为人的身份、住址、物品、金额等信息均游离于公安监管之外;其二是即时通讯工具改变了通讯方式,使人群控制变得更加艰难,传统隐蔽阵地进一步弱化;其三是搜索引擎等工具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使基层打防管控压力增 大,并成为犯罪分子逃避打击的有力助手,虚拟社会成为当前公安基层维护稳定、打击犯罪的新战场。

人工智能在基层所队接处警中的应用

接处警工作是公安机关尤其是基层公安派出 所最基本的工作,处在执法办案的第一环节,其质量高低决定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当前,一线民警在接处警工作中面临的形势与考验是:执法要求越来越严、工作任务越来越重、职业危险越来越高。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基础警务效能,各级公安机关正在全力推进移动警务建设。

当前基层一线民警使用的移动警务终端(即第三代移动警务通)融合了3G移动技术、数据库同 步、身份认证等多种移动通讯、信息处理和计算机网络的最新前沿技术,具备二代证读取、指纹取证、人脸识别、一键报警、执法记录仪、卫星定位、酒精及毒品检测等功能,可以说是人工智能、智能APP软件平台在公安警务实践中的又一 次具体应用。

目前,移动警务在110接处警、交通 管理等基层警务工作的应用需求旺盛,基层民警体验到了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与快捷,新一代警务通已成为基层所队民警、交警单兵作战的最新利器。2017年7月,南京警方推出“滴滴报警”这一新开发的警务系统:基于微信公众号,市民可通过用户端发布警情后,系统向附近的警力“派单”,民警随机“抢单”后接警。“滴滴报警、民警抢单”模式的发力方向即是将出警积极性和奖励机制挂钩。尽管这种“共 享”模式存在着公共资源配置与市场机制之间的价值冲突,但要看到代表的是公安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种方向。

人工智能在巡逻勤务中的应用

巡逻是警察最主要、最基本的执勤方式。通 常巡逻人员可根据被盘查人的三个特点进行判断:一是反常性,即违反行为常规的现象;二是矛盾性,即言行诸方面表现出前后不一的现象;三是疑似性,即面相疑似通缉犯;携带物品疑似凶器、作案工具;身上痕迹疑似血迹、体液等异常现象。

在常态化巡逻警务中,对巡逻人员来说,如 何发现疑点是一项必备的专业基本功。尽管疑点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在现代科技信息化迅猛发展条件下,如何利用以上三个特征快速准确发现犯罪嫌疑人?当前人工智能的视觉技术顺势推到了前台,在人看起来有如一对双胞胎特别像的对象,在计算机看起来却是千差万别的,机器通过精密计算,两个瞳孔之间的距离哪怕是相差一毫米都能精准地判别出来,而人无法察觉。当前,计算机视觉技术已应用于传统行业和前沿创新,虽然计算机的识别率目前还没有达到100%,识别的精度已完全可以落地使用。

目前,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技术已相对成熟,新一代的移动警务终端对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已从实验室 走入了巡逻警务实践之中,尽管还受到一些信号、光线、位置以及移动速度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例如,2016年,英国警方已经开发出 非常全面且准确的AI监控系统,它可以显示100 万个犯罪嫌疑人的区别特征,智能程序只需瞥见犯罪嫌疑人的耳朵就可以确定其身份,让犯罪分子无所遁形。

人工智能在社区警务中的应用

“社区”由一定数量的居民组成。传统的社区 警务工作讲究“五勤”原则:即“脑勤、眼勤、嘴勤、手勤、腿勤”。为把社区民警从繁重的警务 工作中解放出来,当前,各级公安机关积极加紧建立移动警务模式下的社区警务体系。目前,社区民警平台手机终端APP软件、依据新一代移动 警务终端,重点完善治安采集、情指派单、重点人员管控等功能模块。例如,广州警方不断加大社区警务APP安装培训力度,有效地适应了当前 社区民警的业务需要。“两微一终端”(微博、微 信、移动警务通)的正确使用,助力社区民警在新形势下提高了社区警务的工作效能。

在社区安防技能建设方面,目前,二维数据的高清智能视频云平台、出租屋“门禁+视频”系统已经基本覆盖。人脸二维图像的识别已经全面实现,全球3D 人脸生物识别技术和产品也已经问世。智能门禁系统在小区防范、出租屋管理方面有效地发挥着“人脸卡口”的作用。不少市县基础建设相对好的公安机关科信部门不同程度地将社区数据通过特别通道,汇集接入公安网,同步推送到市县分局数据大平台,有效实现门禁数据全局共享共用、互联互通。

当前,“互联网+”热潮还未退去,人工智能 浪潮汹涌而来,AI的大发展大势所趋,是当下最火热的话题。放眼未来,我们不知道人工智能何时迎来传说中的奇点(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力的时间点),美国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预测2045年 人工智能将超过人类本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

《时间简史》作者霍金忧虑:“完全的人工智能研发可能意味着人类的末日。”奇点是否存在?警察 会不会失业?在它来临之前,必须要考虑到即将 来临的机遇与威胁。当前,机器正通过学习,在 一步一步向人类“进化”,人工智能可能成为下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有可能成为人类社会 全新的一次大发现、大变革、大融合、大发展的 开端。AI 改变世界,谁来改变AI?我们无须担忧 和惧怕这个时代的到来,我们所要做的,应当是 尽早认清AI与人类的关系,了解变革的规律,尽 早制定更能适应高水平和时代需求的“科技强 警、创新升级”警务战略,以便更好地迎接这个新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吴军.智能时代[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6:89.

[2]王全,周美纯,陈思凝.“互联网+”背景下新 一代犯罪情报信息系统的构建[J].中国刑警学 院学报,2016(2):38-40.

[3]沈郑燕.图像超分辨率复原技术的公安应用现 状与展望[J].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17(4): 125-128.

[4]王彬.犯罪侦查中的大数据应用分析[J].中国 刑警学院学报,2017(4):31-37.

陈贤胜,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公安局番禺分局指挥中心)

声明:本文来自警用科技,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