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见习记者李飞 2018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暨F²科学峰会17至18日在北京举办,在17日的“青少年对话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分论坛上,科大讯飞AI研究院副院长王士进介绍称:通过数据对比考生答案和考场行为,人工智能可查出学生作弊。此外人工智能还可在多个行业取代人类从事简单重复性劳动。

科大讯飞AI研究院副院长王士进及高级副总裁杜兰与青少年交流。

人工智能综合认定防作弊

据公开报道,在今年9月的2018年注册会计师综合阶段考试中,智能化考试监考机器人被首次应用于考场监考。在此次对话中,科大讯飞AI研究院副院长王士进介绍称,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已具备在不同考试场景中的自动批改、指出抄袭相似等问题的能力。

“比如主观题,通过对高考作文与海量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捕捉到雷同的部分,在同场考试中,AI也可以借助大数据比对抓取疑似作弊的行为。”他说。 

此外,他还介绍到,AI技术可以对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他说,“对每个学生的能力、素养水平等作出综合评价,避免‘一考定终身‘,也有助于避免在最终的考试中出现个别人作弊的现象。” 

据悉,科大讯飞已经在教学、考试、管理等教育领域关键环节全面布局,与全国13000所学校深度合作,服务师生数超过8000万。

智能影像协助癌症早期诊断

不仅在教育领域,在医疗行业,人工智能技术在病情诊断的语音识别、智能影像帮助医生识别早期癌症等方面也逐渐发挥作用。 

王士进称,“医生诊断的时间只有几分钟,但录入病历却需要更长的时间,对年龄较大的医生而言,借助语音识别,在看病的同时就能语音输入病人病情,可以极大提升巡诊和处理问题的效率”。 

他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取代人类从事简单重复劳动,人类需要更加主动创新来适应这些挑战,“人工智能如同工业革命给体力劳动带来变化一般。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很多简单重复的事情,在很多行业里,通过学习领域内专家经验,AI技术能替代人类从事简单重复的劳动。” 

他认为,人类要有更多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行为,以及更加主动的创新,才能适应人工智能的进展所带来的挑战。

中国人难获诺奖?

杜兰称未来二三十年有望大突破

“为什么中国人很难获得诺贝尔奖?”对话中,来自天津市第二十中学邹先予在对话中抛出了一个犀利的问题。对此,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杜兰表示,要考虑诺奖评定规则等多方面因素。 

诺贝尔奖于1901年首次颁发,中国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据了解,这是中国科学家因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 

杜兰介绍称,提名诺贝尔奖的科研成果都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经过长时间的检验,对其的评定具有时间差的效应。“我们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帮助当地抗疟疾,使用的就是青蒿素,但其实青蒿素在1971年就被发现了。”杜兰说。 

此后她继续分析称,评判标准不同对基础研发能力也会产生影响。 

“在基础研发能力上,比如数理化学科,中国学生从整体上来说,优秀的和特别差的都特别少,处于中间程度的比较多,呈橄榄型。但像美国这样的国家整体则比较平均。”她认为,这对于我国高精尖技术的突破具有一定压力。

谈到对中国科学家获得诺奖的期待,杜兰表示乐观,“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在很多领域开始不断获得突破。相信在多年的积累后,可能在不到二三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就会取得科技研发的突破。”

未来科学大奖设立于2016年,由未来论坛主办,下设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个奖项,是中国首个世界级民间科学大奖。到目前为止,该奖的获奖人包括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12位科学家。

声明:本文来自南方都市报,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