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以稚/文

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

【知远导读】本文以瑞典心理防御局(Swedish Psychological Defence Agency)的成立为典型案例,详细分析了其在现代信息安全领域内的关键角色。在21世纪的数字化时代,信息已演变为一种至关重要的战略资产,其传播速度和影响力空前提升。然而,这种发展也导致虚假信息、误导性内容以及外部干预活动的大幅增加,严重威胁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民主制度的根基。瑞典心理防御局应对这些新型威胁,通过一系列策略和措施保护公民免受误导信息和心理操作的影响,强调了教育和信息透明在增强公民批判性思维和维护民主过程中的重要性。

文章引入了对心理防御的概念及其必要性的探讨。同时,还介绍了机构的成立背景、主要任务和目标,包括识别和分析对民主和社会稳定构成威胁的错误信息,以及提升公共信息安全意识。该机构秉持在应对技术变革和国际合作复杂性方面的挑战,以及在维护言论自由与打击虚假信息之间试图寻找平衡的策略。在全球范围内,成立一个国家级别的心理防御机构尚属首次,瑞典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信息安全和防御的创新之处或许值得饱受虚假信息及外部干预活动困扰的国家借鉴一二。

文章全文约1.5万字,篇幅所限,推送部分为节选,略去了瑞典心理防御局的组织结构和机构职能特点等章节。

信息时代资讯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前所未见,虚假信息和误导性内容能够迅速扩散,严重影响社会认知和公众情绪。与此同时,全球社交媒体的普及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使信息传播更加迅捷且难以控制。例如,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外部势力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传播虚假信息,试图影响选举结果。随之而来的影响震惊了全世界,为各国信息防御治理敲响了警钟,也凸显了心理防御在维护国家主权和社会稳定中的重要性。

心理防御是指一系列旨在保护公民免受误导信息和心理操作影响的策略和措施。这包括提高公众对虚假信息的识别能力、加强媒体透明度以及增强国家对外部信息干预的应对能力。在数字和信息驱动的世界中,心理防御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防御,更在于通过教育和信息透明,增强公民的批判性思维,从而维护民主过程和公共讨论的质量。

瑞典心理防御局的设立正是基于对这种新型威胁的认识和对应对策略的迫切需求。该机构成立于2022年,标志着瑞典对信息战和心理战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心理防御局的主要目标包括识别和分析对瑞典民主和社会稳定构成威胁的错误信息,协助政府和公众提高信息安全意识,以及发展有效应对虚假信息的策略和措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重点讨论瑞典心理防御局的作用和面对的挑战:首先,探讨心理防御的概念以及其在当今社会中的必要性,特别是在对抗虚假信息和维护公共讨论质量方面的重要性。接着,详细介绍瑞典心理防御局的成立背景、主要任务和目标,以及它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信息安全和防御。此外,文章还将分析该机构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技术快速发展下的信息安全威胁、国际合作的复杂性以及如何在打击虚假信息和保护言论自由之间找到平衡。最后,讨论瑞典心理防御局的创新之处以及其他国家可以从中吸取的经验和启示。通过对瑞典心理防御局的深入分析,本文旨在展示在当代信息安全领域中心理防御的重要性和效果,以及面对新型信息威胁时国家和社会如何采取积极和创新的防御策略。

心理防御的概念和重要性

在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虚假信息的迅速传播成为了一个全球性问题,这不仅威胁到个体的心理健康,也严重影响了社会决策的质量和公共讨论的环境。因此,强化心理防御机制,提升公众的信息抵抗力显得尤为重要。

心理防御机制原本是心理分析中的一个概念,弗洛伊德提出的无意识心理防御机制用于应对内在冲突和情绪困扰,这些策略包括否认、抑制、合理化、投射、升华和转移等。为应对虚假信息,心理防御的概念被拓展,包括了批判性思维和情绪调节等能力,这些都是帮助个体识别和抵御虚假信息的重要工具。批判性思维是对信息进行逻辑分析和评估的能力,它要求个体不仅要关注信息的内容,还要分析信息的来源和意图。研究表明,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可以显著增强人们对虚假信息的识别能力。例如,Ali Orhan在其2023年的研究中发现,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和新媒体素养显著预测了他们在社交媒体上识别虚假新闻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使个体在面对虚假信息时能够更好地分析其内容、质疑其来源,并评估其可信度,从而做出更为明智的判断。此外,媒体素养的提升也被证明对虚假信息的识别具有积极作用,能够帮助人们在社交媒体上更好地辨别真实信息和虚假信息。

情绪调节也是重要的心理防御机制。在面对可能引发强烈情绪反应的虚假信息时,有效的情绪调节可以帮助个体保持冷静,从而做出更理性的判断。一项有关虚假新闻与情商自我调节的研究发现,情商较高的人在识别虚假新闻时表现更好,他们能够更好地评估新闻的客观性、专业性和可信度。而另一项研究表明,尽管情绪反应会影响个体对虚假新闻的识别能力,但情绪调节策略(如情绪抑制或重新评价)本身并没有显著提高人们辨别真假新闻的能力。这表明,虽然情绪调节可能在某些情境下有帮助,但并不是唯一或最有效的应对策略,而是需要其他认知工具相互辅助。

然而,心理防御机构的建立和运作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如何平衡教育和宣传的边界,防止政府过度干预个体的思想自由是一个关键问题。过度干预可能会导致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从而削弱心理防御的效果。此外,确保所提供的信息本身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也是一大挑战。如果心理防御机构传播的信息存在偏颇或不准确,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公众对信息来源的不信任。在平衡教育和宣传的边界方面,一些研究建议采用透明和参与性的方法。例如,通过公众教育项目提高媒体素养,让个体具备独立分析和判断信息的能力,而不是单纯依赖政府提供的信息。同时,相关机构需要严格遵循事实核查和信息来源验证的标准,以确保所传播信息的准确性和公正性。这不仅能提高机构的可信度,还能增强公众对抗虚假信息的能力。

瑞典心理防御局通过与学术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合作,建立了一个多层次的信息验证系统,有效地减少了政府单方面干预的风险。这种多层次的信息验证系统包括事实核查、媒体素养教育和公众参与,确保了信息的多样性和可靠性。在这种模式下,学术机构提供独立的研究和数据分析,非政府组织则通过教育和培训项目提高公众的媒体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与多方合作,瑞典心理防御局不仅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和公正性,还增强了公众对抗虚假信息的能力。这种合作模式促进了信息的公开与透明,减少了政府在信息传播中的主导地位,避免了过度干预个体思想自由的风险。

总之,心理防御在对抗虚假信息、维护公共讨论质量和保护民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虚假信息手段的不断进化,持续地研究和更新心理防御策略,对于建立一个健康的信息生态环境至关重要。结合心理防御的复杂性,瑞典心理防御局的成立构建了心理防御的第一道防线,通过教育和公共政策,提高公众对虚假信息的识别和应对能力,从而增强整个社会的信息抵抗力。这不仅是瑞典国家层面的应对策略,也是对公民进行心理赋权的重要步骤。

瑞典心理防御局成立的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前所未有地增强。这一现状促使各国不仅需要从物理领域重新评估和加强其内部和外部防御机制,还必须在认知和信息领域采取进一步措施。瑞典作为全球首批认识到并应对这一挑战的国家之一,展现了其在信息时代的前瞻性。2022年新成立的心理防御局,其理念全面继承了冷战时期瑞典心理防卫委员会所提倡的心理防卫概念。这一举措体现了瑞典在信息时代对认知和信息领域防御的高度重视。20世纪40年代,瑞典政府提出全面防御概念。全面防御概念最初由四个部分组成:军事防御、民防、经济防御和心理防御。这也可以看出,心理防御是战后瑞典的一个基本的战略问题,也是全面防御的核心组成部分。全面防御要求瑞典全社会都应该参与到保卫国家的活动中,动员全社会为可能发生的冲突做好准备。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瑞典在心理防御方面的关注有所减少,但近年来的国际和地区安全环境的变化使瑞典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在国防策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国际上,不断升级的网络攻击、信息干预行为及其对民主过程的潜在破坏,如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的信息干预事件,以及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冲突,都凸显了心理防御的紧迫性。国内方面,社交媒体和数字通讯的普及,以及政治极化的加剧,都提高了公众对信息真实性的需求。

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2022年1月1日瑞典心理防御局的成立,亨里克·兰德霍尔姆成为首任局长。该局的成立不仅标志着瑞典从国家层面对日益增长的信息威胁给予重视,而且瑞典也成为全球首个成立专门机构来发展、协调和加强国家对不当信息影响的识别和分析能力的国家。瑞典当局认为心理防御局发挥的作用对提升瑞典的国防能力至关重要:如果没有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心理防御机构,瑞典的价值观就无法抵御试图影响瑞典决策和行动的敌对行动,进而会影响瑞典的军事和民事努力。如果不对虚假信息进行反制,瑞典的国防将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该局的主要任务是抵制和防范来自外国势力和其他恶意行为者旨在破坏瑞典社会的有害信息影响。这些威胁并不局限于传统的间谍活动或军事侵略,而是广泛存在于普通大众经常出入的日常数字环境中。在这种情况下,心理防御局的作用不仅限于监视和反击,还包括教育公民并增强他们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批判性地评估信息,识别欺骗手段,并为国家的集体复原力做出贡献。

瑞典心理防御局的成立标志着在21世纪战争和信息操纵不断变化的本质中,主权国家安全保护措施演变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历史上看,瑞典在军事冲突中一直保持中立立场,专注于自身的国防和公共福利建设。然而,数字革命和混合战争战术的兴起,尤其是信息操纵和心理战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当下,促使各国需要重新对本国的国防战略进行评估。该局的成立也象征着瑞典国防手段的综合化与全面化转型,反映出现代战场的变迁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有形领土,转向更为抽象的领域,其中民众的思想和观念成为了冲突双方争夺的关键战略要地。

瑞典心理防御局面临的重大挑战与应对

瑞典心理防御局的成立,是为了在全球混合威胁和网络空间摩擦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提高瑞典对不当信息的应对策略,并增强公众对虚假信息的抵御能力。该局在2023年瑞典境内涉及宗教事件中首次发声,回应了俄罗斯散播的虚假信息。2023年6月,瑞典发生多起抗议者公开亵渎《古兰经》的事件,引发社会骚乱与外交危机,许多伊斯兰国家政府对瑞典当局允许这种亵渎行为发出了严厉谴责。

瑞典政府官员指出,俄罗斯借此机会发起虚假信息运动,暗示瑞典当局支持抗议者亵渎伊斯兰教圣书,煽动阿拉伯国家与西方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并试图阻挠瑞典申请加入北约的进程。瑞典心理防御局指责俄罗斯国家媒体“RT”和“Sputnik”在其平台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错误声称瑞典政府支持焚烧古兰经,通过用阿拉伯语编写的虚假信息活动来影响世界各地对焚烧古兰经的看法。

自2023年6月以来,瑞典当局记录了大约一百万个阿拉伯语和其他语言的类似帖子。瑞典心理防御局的发言人米凯尔·奥斯特伦德表示,自从6月穆斯林节日古尔邦节期间抗议者在斯德哥尔摩清真寺外焚烧《古兰经》以来,互联网上的虚假信息呈指数级增长。散播虚假叙述的人重复着类似的内容:“瑞典支持焚烧《古兰经》”;“瑞典是一个仇视伊斯兰教的国家”

焚烧古兰经事件点燃了伊斯兰国家的巨大怒火。图为示威者在伊朗德黑兰的瑞典大使馆门前焚烧瑞典国旗

古兰经焚烧事件引发了瑞典国内穆斯林社区的强烈抗议和不满,由于此类事件容易被极端主义势力利用,煽动暴力和仇恨,进一步加剧瑞典国内社会分裂。瑞典心理防御局在事件发生后不久就开始着手识别和应对信息威胁,防止极端主义通过社交媒体和其他渠道传播。瑞典心理防御局通过加强对社交媒体和其他数字平台的监控,及时识别和追踪极端主义内容的传播。同时,与穆斯林社区和其他相关利益群体建立信任和沟通渠道,及时澄清误解,减缓紧张局势。此外,该局还通过媒体发声,提升公众对事件的全面了解,减少极端主义煽动的影响。

古兰经焚烧事件不仅在瑞典国内引发了反响,还对瑞典的国际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伊斯兰国家和组织在事件发生后发表强硬声明,批评瑞典的宗教和言论自由政策,甚至还进行外交上的施压。瑞典心理防御局与瑞典外交部门通过一系列紧密的合作向国际社会传达了瑞典政府的立场和应对办法。此外,瑞典心理防御局还通过媒体渠道,向全球公众解释了瑞典的宗教和言论自由政策,以及瑞典政府在保护多元文化和宗教信仰方面的努力。

尽管目前焚烧《古兰经》事件在瑞典国内依旧是热门话题,但是瑞典心理防御局在应对古兰经焚烧事件中的表现,凸显了其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加强信息监测、推动公民教育、建立国际合作和维护社会信任,瑞典心理防御局有效应对了复杂的信息战和心理战的挑战。这些应对策略不仅适用于当前的特定事件,也为应对未来类似挑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瑞典心理防御局的创新之处及经验

瑞典心理防御局在信息战和心理战领域的创新之处,使其在全球范围内成为独树一帜的先锋机构,与其他国家的类似机构相比,展现了显著的优势和独特性。首先,该局采用多学科方法,将技术、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知识相结合,从多个角度应对信息威胁。通过跨学科的综合方法,瑞典心理防御局能够全面识别和应对复杂的信息威胁,这种策略不仅限于技术层面的网络安全措施,还包括社会心理学、传播学和政治学等领域的策略,提升了整体应对能力。

此外,瑞典心理防御局特别重视公民教育和社会参与,强调通过教育提升公众的媒体素养和信息辨别能力。该机构积极开展针对不同群体的教育项目,帮助公民提高对虚假信息的识别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通过增强公众的参与感和责任感,瑞典心理防御局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具韧性的社会,从根本上提升国家的信息防御能力。这种对公民教育的重视在其他国家的类似机构中并不多见,使瑞典在信息防御方面走在了前列。

与媒体和私营部门的合作也是瑞典心理防御局的一个显著创新。该局积极与媒体机构和私营部门合作,共同应对信息威胁。这种合作模式不仅增强了信息防御的覆盖面和有效性,也促进了信息透明度和真实性的提高。通过与媒体和技术公司合作,瑞典心理防御局能够更迅速地识别和反击虚假信息,确保信息传播的健康和安全。这种广泛的合作机制,有助于形成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防御网络。

预防为主的策略是瑞典心理防御局另一项重要的创新。该局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监测和早期预警系统,及时识别和应对潜在的信息威胁。这种预防性策略不仅减少了信息战和心理战对社会的实际伤害,也增强了社会对信息攻击的抵御能力。预防为主的策略帮助瑞典在信息安全领域保持了主动性和领先地位,避免了被动防御的局限性。

在国际合作与经验共享方面,瑞典心理防御局也表现出色。该机构不仅积极参与国际信息安全合作,还与其他国家的类似机构分享经验和最佳实践。通过国际合作,瑞典心理防御局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信息防御能力,也为全球信息安全治理贡献了力量。这种开放和合作的态度,增强了瑞典在国际信息安全领域的影响力和领导力。

为什么是瑞典率先成立心理防御单位而并非其他国家,这其中有着深厚的历史、社会、政治和技术原因。首先,瑞典具有悠久的全面防御传统,这为其在信息战和心理战领域的前瞻性布局奠定了基础。冷战时期,瑞典政府就提出了全面防御的概念,涵盖军事、民防、经济和心理防御四个部分,强调全民参与和社会动员。这种全面防御理念深深植根于瑞典的国防战略中,使得瑞典在面对新的信息战威胁时能够迅速调整和响应。

其次,瑞典一贯重视民主价值观和社会福利,这也推动了其在信息防御领域的创新。瑞典社会强调透明、开放和公民参与,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任度较高。这种社会氛围为瑞典心理防御局的成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政府能够积极推动公民教育,提高公众对虚假信息的识别能力,增强社会的整体韧性。瑞典在公民教育和社会参与方面的成功经验,使得其在信息防御领域走在了前列。

此外,瑞典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发展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国家之一,瑞典拥有发达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和高度数字化的社会。这为瑞典心理防御局的技术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瑞典能够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信息监测和分析,及时识别和应对虚假信息和心理战威胁。技术优势不仅使瑞典在信息防御领域具备领先能力,也为其制定和实施综合防御策略提供了技术保障。

国际安全环境的变化也促使瑞典率先采取行动。近年来,欧洲和北欧地区的安全形势日益复杂,信息战和心理战威胁不断增加。例如,乌克兰危机和俄罗斯发动的信息战活动引发了北欧国家对信息安全的高度关注。作为北欧的重要国家,瑞典在应对这些挑战时表现出了高度的敏感性和警觉性。成立心理防御局不仅是对国际安全形势的回应,也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必然选择。

当然瑞典的政治和学术环境也为心理防御局的成立提供了有力支持。瑞典拥有一流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政府和学术界之间的合作紧密。这种合作为心理防御局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支持,使其在信息战和心理战领域能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创新的实践。

声明:本文来自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