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欧洲对外行动署下辖的东方战略通讯工作组旗舰项目“欧盟反虚假信息”(euvsdisinfo)在其网站刊文《乌克兰全面战争三年后,我们对FIMI有何认识》(What we have learnt about FIMI after three years of full-scale war in Ukraine),在俄乌冲突爆发3年之际,系统梳理了俄罗斯在冲突的不同阶段,通过信息操纵和干扰(FIMI)对乌克兰所采取的措施,并总结了乌克兰和西方的应对。

在欧盟看来,FIMI是俄罗斯对乌克兰进行认知战的重要工具,其威胁远不止传播虚假信息和假新闻,真正的危险在于将破坏性叙事植入公众意识,最终造成社会分裂。(本文以西方视角审视俄罗斯FIMI策略,带有明显立场对抗偏见,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乌克兰全面战争三年后,我们对FIMI有何认识?》

作者:米科拉·巴拉班(Mykola Balaban) ,乌克兰战略传播与信息安全中心副主任,负责协调政府机构、民间社会和国际组织合作,以应对俄罗斯的虚假信息并加强战略传播;尔希·朱可夫 (Serhii Zhukov) ,乌克兰战略传播与信息安全中心的分析师,记者,曾在乌克兰主要媒体任职。

编译:玉泉

全文摘要与关键词

1.俄乌冲突中俄方FIMI战术演变:冲突前——抹黑孤立、冲突初期——信息“闪电战”、冲突僵持期——信息“战壕战”、技术加持期——信息“疲劳战”

2.俄罗斯FIMI战法解析:设立元叙事和关键叙事,通过抹黑国家机构,降低公众信任,分裂和分化社会基础,引发和升级内部冲突,最终将乌克兰社会推入“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状态。

3.乌克兰的应对:依托国家机构、公民社会、媒体以及个体公民,采取了对媒体空间进行立法监管、对俄罗斯媒体和社交网络进行制裁、揭穿虚假信息以及提高媒体素养等必要措施。同时,包括欧盟在内的国际社会援助,在乌克兰打击虚假信息方面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结论:FIMI的威胁远不止传播虚假信息和假新闻,真正的危险在于将破坏性叙事植入公众意识。现代战争通过强加塑造集体认知和行为的叙事来控制现实,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中最关键、最脆弱的组成部分之一。为了增强社会韧性,战略传播工作必须侧重于恢复国家机构的威信,推广建设性和有益的叙事,全力抵消破坏性信息宣传的影响。

01

俄乌冲突中俄罗斯FIMI战术演变

1.1 冲突前:抹黑孤立

早在俄乌冲突爆发前,俄罗斯就开始干涉乌克兰的信息空间,试图抹黑乌克兰。这些行动旨在破坏乌克兰内部稳定,切断其与合作伙伴的关系,并在国际舞台上孤立乌克兰。

· 21世纪初:“科尔丘加”电子战系统和导弹发动机丑闻,指控乌克兰向伊拉克和朝鲜出售雷达监视系统和导弹发动机。

· 2014年前后:声称乌克兰发生了“政变”,称乌政权为“新纳粹基辅政权”,塑造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的正当性等,行动重点是传播对乌克兰不利的言论。

· 2022年临近冲突爆发:信息准备的关键要素包括,

①普京发布文章《关于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的历史统一》:加强宣传“一个民族”和乌克兰是“失败国家”的叙事;

②将乌克兰列为“恐怖主义国家”和全球安全威胁:指控乌克兰在美国生物实验室研制“脏弹”和生物武器;

③向北约发出最后通牒;

④制造开战借口:指控乌克兰准备在顿巴斯发动大规模攻势,分阶段向俄罗斯撤离平民等。

1.2 冲突初期:信息“闪电战”

在全面冲突爆发的最初几周,俄罗斯的信息行动强度极高,Telegram成为其信息操控的主要平台。俄罗斯创建了数十个以其占领或计划占领的城镇和地区命名的Telegram频道,发布当地新闻,并混杂以谣言或“内部泄密”为幌子的宣传和虚假信息。俄罗斯情报机构还克隆了乌克兰官员、军事单位和其他机构的Telegram频道,用于信息战。

①“三天内拿下基辅”:在信息空间中充斥着快速军事胜利的“预测”;

②声称俄罗斯伞兵降落在敖德萨和利沃夫地区:散布有关占领主要城市、乌克兰军队大规模投降的虚假报道,夸大俄罗斯行动的规模和破坏组织的存在;

③虚假报道、虚假紧急热线电话:迷惑和压倒乌克兰国防军和紧急服务部门、引发恐慌;

④传播有关基辅投降的虚假新闻,包括总统泽连斯基的深度伪造视频。

1.3 冲突僵持期:信息“战壕战”

从2022年秋季到2023年初,俄罗斯将其FIMI行动转向利用导弹袭击关键基础设施导致的停电、军事动员以及揭露乌克兰政府的腐败等问题,破坏公众对乌克兰国家机构的信任。

所谓战壕战,是指通过挖掘战壕、设置障碍物(如铁丝网)和建立防御阵地来抵御敌人进攻的一种战术。俄乌冲突经过初期的快速发展,随后发展到僵持期,双方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对峙,俄罗斯通过对乌克兰关键基础设施、对国家机构的破坏,寻求有利机会实施信息干扰和影响。

1.4 技术加持期:信息“疲劳战”

2023年末以来,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进行情感操纵、增加社交媒体上的机器人活动,以及试图通过放大战争恐惧、削弱内部韧性和相互信任、煽动仇恨和暴力,使乌克兰公民陷入永久的压力状态,最终目标是让乌克兰和国际民众相信,乌克兰的抵抗是徒劳的。

①传播有关违反动员规定的内容:2024 年1月,发布“哈尔科夫一名军事招募官被谋杀”虚假报道;

②利用乌克兰体检系统中备受瞩目的腐败丑闻:操纵与腐败有关的话题;

③抹黑西方盟友:散布有关军事援助、数量和及时性的虚假信息;

④进行核讹诈:多种场合公开表示“做好了使用核武器的准备”。

02

俄罗斯FIMI战法解析

2.1 叙事争夺

俄罗斯关于乌克兰的元叙事:“俄罗斯对乌克兰拥有合法权利,并且正在保护这些权利”。这一理念通过“一个民族”、“俄罗斯的天然势力范围”以及乌克兰对俄罗斯“无能为力”等舆论宣传得到强化。

俄罗斯针对乌克兰和国际受众采用的几套关键叙事:包括乌克兰纳粹主义、2014年政变、乌克兰当局不合法、乌克兰军队犯下战争罪行;针对俄语使用者、东正教信徒等的歧视和迫害;乌克兰政府的腐败;乌克兰民族和政治认同的虚假性。

俄乌冲突期间,俄罗斯在乌克兰实施的FIMI攻击主要目标是国家机构和社会韧性,通过抹黑国家机构,降低公众信任,分裂和分化社会基础,并引发和升级内部冲突,最终将乌克兰社会推入“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状态。

2.2 技术分析

通过Facebook广告传播虚假信息:2024年,研究机构发布关于俄罗斯破坏性言论如何通过Facebook广告传播的报告,分析了2023年3月至11月期间俄方发布的近600条针对乌克兰受众的广告,确定了这些言论传播的12个关键主题领域。

图1:12个关键主题领域

这12个主题中有5个主题约占广告总量的75%,分别是前线、西方、动员、腐败和政府,主要宣传了以下叙事:

①乌克兰前线遭受巨大损失;

②政府决定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死去;

③乌克兰武装部队指挥不力;

④为一个腐败的政府而战是不值得的;

⑤动员就等于死亡;

⑥西方从战争中获益;

⑦政府从战争中获利。

这些叙事旨在利用民众对战争的天然恐惧,将焦点从保卫祖国转移到“保卫腐败政府”,从而引发信任危机和内部混乱。

聚焦腐败:腐败是FIMI针对乌克兰的一个关键主题。与腐败相关的主要叙事包括:

①泽连斯基涉嫌腐败;

②乌克兰正在出售西方武器;

③乌克兰因腐败而输掉战争;

④乌克兰和西方因腐败交易而联系在一起。

这些叙事继续通过各种工具和技术进行传播,旨在增加观众对操纵信息的信任。

2.3 俄FIMI生态系统构成

主要参与者:俄罗斯官员(包括普京)以及外交使团的信息资源;俄罗斯政府官方平台,例如部委网站、社交媒体平台和国家控制媒体;俄罗斯的国际广播系统,包括RT和Sputnik。

主要方式:

①伪造乌克兰资源,包括复制知名媒体和公众人物官方页面;虚假的乌克兰平台,主要是Telegram 频道;伪爱国社交媒体页面和群组;

②机器人农场、其他用于协调和同步内容分发的工具,例如社交媒体上的相同帖子和评论;

③俄罗斯资源,包括联邦和其他媒体;公开透露其俄罗斯血统的电报频道;以及亲俄博客的页面和个人资料。

值得注意的是,至少从2018年开始,俄罗斯就在国家和地区层面系统性地构建了一个伪乌克兰Telegram频道生态。

图2:由用户A_MENEJER 及其团队根据俄罗斯特勤局的命令管理的区域和全国电报频道网络

03

乌克兰的应对

为应对俄罗斯FIMI,乌克兰采取了对媒体空间进行立法监管、对俄罗斯媒体和社交网络进行制裁、揭穿虚假信息以及提高媒体素养等必要措施,这些行动涉及国家、公民社会、媒体以及个体公民。

在国家行为体中,关键机构包括:

①文化和战略传播部及其下属的战略传播和信息安全中心(CSCIS);

②国防部、乌克兰武装部队(AFU)及其通信部门;

③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NSDC)及其反虚假信息中心(CCD);

④国家电视和广播委员会;

⑤安全机构,包括乌克兰安全局(SBU)、国防情报局(HUR)、外国情报局和国家特别通信局。

公民社会和独立媒体在打击虚假信息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主要参与者包括:

①事实核查和开源情报组织,例如StopFake、InformNapalm、Molfar和OSINT Bees;

②非政府组织和媒体监督机构,包括大众信息研究所、媒体探测器和民主与法治中心;

③国家和地区媒体,创作有关信息威胁的原创内容,并为政府工作和独立举措提供信息支持。

乌克兰记者、博主和社交媒体用户致力于消除信息威胁,对抗俄罗斯在海外的混合影响力,并维护乌克兰的利益。

国际援助在乌克兰打击虚假信息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欧盟通过各种项目提供机构、组织和财政支持,以分析和化解FIMI威胁,加强战略沟通,并提高媒体素养和公众意识。这种全面的方法帮助乌克兰适应并增强了韧性。

04

结 语

FIMI的威胁远不止传播虚假信息和假新闻,真正的危险在于将破坏性叙事植入公众意识。任何信息,包括经过选择性构建或操纵的真实事实,都可能被用来强化FIMI,接受这些叙事的个人往往会相信符合其信念的信息,而拒绝与之相悖的事实,无论其准确性或意图如何,并由此产生不信任。现代战争通过强加塑造集体认知和行为的叙事来控制现实,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中最关键、最脆弱的组成部分之一。为了增强社会韧性,战略传播工作必须侧重于恢复国家机构的威信,推广建设性和有益的叙事,全力抵消破坏性信息宣传的影响。

参考文献:

https://euvsdisinfo.eu/what-we-have-learnt-about-fimi-after-three-years-of-full-scale-war-in-ukraine/

声明:本文来自认知认知,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