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新加坡发布三项新举措——新版全球AI保障沙盒、《隐私增强技术采纳指南》以及《新加坡数据保护标准》——以体现其在构建可信生态、实现技术(尤其是AI)安全与负责任部署方面的坚定承诺。这些举措由数码发展与信息部长兼网络安全与智慧国事务主管部长赵美心(Josephine Teo)在2025年个人数据保护峰会(PDP Summit 2025)上宣布,旨在在为企业释放创新潜力的同时设立必要的规范边界,让公众对新技术的使用充满信心。
通过建立个人数据保护标准和推广隐私增强技术(PETs)的应用,新加坡致力于在不损害个人隐私的前提下推动AI对数据的安全训练。
新加坡一直走在推动PETs应用的前沿,本次推出的《PETs采纳指南》正是支持企业采纳该类技术的重要举措。
通过“全球AI保障沙盒”,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管理局(IMDA)还将为企业试验负责任AI应用提供工具、资源和安全环境。
在数据保护方面,现有的数据保护信任标志(DPTM)认证将被提升为《新加坡数据保护标准》国家标准,树立数据保护卓越的基准。
全球AI保障沙盒在试点基础上扩展
涵盖新类型与风险,提供实际测试指南与工具
自今年在巴黎AI行动峰会首次推出全球AI保障沙盒试点以来,AI Verify基金会(AIVF)和IMDA持续受到本地及国际企业的高度关注。
基于试点的积极反馈,AIVF与IMDA现已扩展沙盒覆盖范围,涵盖例如具代理能力的AI(Agentic AI)、数据泄露风险及提示注入攻击等新范式和风险。沙盒也将向各行业监管机构开放,供其开发并收集AI治理与测试指南的实测反馈。沙盒产生的洞察将用于政策指导,并推动AI测试人员的认证机制开发。
沙盒还将结合IMDA最近发布的“大型语言模型安全测试入门工具包”,为测试人员提供标准化和结构化的操作路径。这一切都符合新加坡务实、基于风险的AI方法论,即在设置适当防护的同时促进创新与应用,从而构建可信的AI生态系统。
《PETs采纳指南》助力企业轻松部署隐私增强技术
早在2022年,IMDA与个人数据保护委员会(PDPC)联合推出“PETs沙盒”,以推动企业探索和试用隐私增强技术。此次发布的《PETs采纳指南》正是基于沙盒项目所积累的用例经验,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部署PETs,实现业务价值最大化,例如在确保隐私的前提下支持AI与机器学习,以及实现跨团队、跨行业的数据洞察共享。
该指南被视为一个“动态文档”,将根据IMDA沙盒中不断新增的PETs用例以及业界反馈持续更新。指南包括两项关键工具:
“PETs用例评估工具”,帮助企业识别与自身业务需求相匹配的PETs解决方案;
“实施检查清单”,帮助企业从初步评估到长期部署过程中,关注关键实施环节,确保PETs的安全和有效应用。
国家级数据保护认证机制升级
鉴于全球数据保护标准不断演进,IMDA联合企业发展局(Enterprise SG)及新加坡认证委员会(SAC),将原有的数据保护信任标志(DPTM)认证机制升级为国家标准,即《新加坡数据保护标准》(SS 714:2025),使其与国际最佳实践保持一致。符合数据保护责任要求的企业现可申请该新版DPTM标准认证,树立数据保护卓越典范。
DPTM新标准为企业提供更清晰的合规要求,涵盖第三方管理、跨境数据传输等关键领域,帮助认证企业展现其数据保护承诺。新加坡认证委员会将监管认证机构,确保评估程序符合国际公认的专业标准。新流程实现一站式服务,企业可在整个认证流程中与评估机构直接对接。消费者也可通过DPTM标志识别那些符合国际数据保护标准的企业,从而对其个人信息的处理更有信心。
来源:https://www.imda.gov.sg/resources/press-releases-factsheets-and-speeches/press-releases/2025/singapore-launches-new-tools-to-help-businesses-protect-data-and-deploy-ai-in-a-trusted-ecosystem
声明:本文来自数据信任与治理,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