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商报援引香港《文汇报》等媒体报道,法国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近日发客户信,称发生客户资料外泄事件,近42万名香港客户受影响。

外泄的资料涉及客户姓名、护照号码、出生日期、地址、电邮地址、电话号码、购物记录和产品喜好资料。

路易威登香港(LVHK)表示,外泄的资料不包含任何支付资讯,正通知相关部门和受影响客户。

香港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表示已根据既定程序对LVHK展开调查,包括事件是否涉及延误通报。

本月,路易威登韩国公司也曾发布通知称,有未经授权的第三方于6月8日进入公司系统,导致部分客户个人信息资料泄露。

信息泄露事件频现

21热点观察室注意到,5月以来,多家知名奢侈品牌出现客户信息泄露事件。

6月4日,卡地亚官方客服证实,部分用户数据被泄露,涉及全球市场的部分卡地亚顾客。泄露的信息包括客户姓名、出生日期等,但不涉及信用卡数据、银行信息等。

无独有偶,今年五月,Dior迪奥也曾向用户发布短信,表示该品牌发生数据泄露事件,泄露的数据包括客户个人信息以及消费金额和偏好及其他该品牌收集的用户信息,但不包含财务信息。

与AI布局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AI 的迅猛发展让奢侈品品牌看到了讲故事的新方式。要客研究院院长周婷指出,AI正被用于(奢侈品行业)客户数据整合、设计辅助、营销内容生成、服务模式创新和内部流程优化。

爱马仕:正式宣布将成立人工智能治理委员会,旨在确保其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符合伦理标准、透明度及法规要求,同时兼顾社会责任

路易威登(LV):通过分析社交媒体数据,将用户画像归纳为“潮流时尚”“复古”“实用主义”“高端”四大类型,将传统需耗时三周的洞察压缩至一天

迪奥:虚拟试衣间通过算法推荐限量款,响应时间从90秒缩短至30秒

劳力士:整合多渠道资源,通过AI精准定位高净值人群

迪奥数据泄露事件中,品牌强调“敏感信息未被泄露”,但消费者的恐慌并未平息。许多网友质问:“我的消费习惯、穿搭偏好甚至社交圈层都被AI解码,这些‘非敏感数据’若被滥用,和泄露信用卡号有何区别?”

奢侈品客户多为高净值人群,他们对数据泄露的容忍度远低于普通消费者。品牌若不能建立独立于通用法规的保护标准,必将引发信任雪崩。

出品丨21财经客户端 21热点观察室

观察员丨江佩佩 张嘉钰

部分内容引自21世纪经济报道、北京商报

声明:本文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