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云计算作为智能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是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实体行业的必要基座,也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数字经济走向新发展阶段的重要助力。

2025年7月22日,“2025可信云大会”在京召开。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正式发布《云计算蓝皮书(2025年)》,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栗蔚对蓝皮书进行了解读。

中国信通院自2012年起持续跟踪云计算发展态势,这是第11次发布云计算蓝皮书。本次蓝皮书立足产业新发展、新变化、新需求,聚焦人工智能时代下全球云计算发展重点,以独创性分析框架深入阐释云计算政策环境、市场发展及技术热点,以前瞻性视角研判云智融合、全栈创新等未来趋势,为政府决策、产业升级和技术突破提供参考。

报告核心观点

1. 全球加速推进云计算战略,夯实人工智能时代核心竞争力

美国积极推进“云智能”战略,大力促进云计算与AI技术深度融合。欧盟更新战略部署,推动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以加速提升国家技术竞争力。亚非拉国家持续加大云计算领域投资,以提升云技术和应用水平,缩小与先进国家间的云计算发展差距。中国持续强化政策引领,推动云计算技术融合发展与行业应用深化,助力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2. 消费级AI应用激活全球云计算市场,我国云计算产业韧性显著

2024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为6929亿美元,同比增长20.2%,未来几年,人工智能向全社会的深度渗透将为云计算产业带来持续需求,预计到2030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将接近2万亿美元。2024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8288亿元,同比增长34.4%,保持较高增速,以云为基座的数智市场格局已经形成。随着量子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与云计算的融合革新,云计算的边界将进一步扩展,预计到2030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突破3万亿元。

3. “云+人工智能”双轮驱动转型新范式,行业智能化应用加速普及

政务方面,“一体化”与“智能化”成为各地政务云建设的关键词,“融智焕新一朵云”为数字政府发展奠定“基础+全栈”的基石。交通方面,由“基础数字底座”向“全局智能引擎”加速迈进,“云+人工智能”赋能场景智慧应用成为交通云智升级新抓手。央国企方面,用云重点从“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转向“智能化云上应用”,央国企级行业智能化应用成为新蓝海。中小企业方面,企业上云从“业务上云”逐步深化为“云智业融合”。

4. 云计算驱动AI服务范式创新,激发人工智能时代新质生产力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革新,人工智能开始走入千行百业,从工作场景走入生活场景,社会对算力的普惠化、场景化、生态化需求愈发凸显。针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需求,云计算服务模式正在加速向人工智能+转化,呈现出AIIaaS、AIPaaS、MaaS、AISaaS、AIMSP等全产业链进化趋势,协同推进AI技术从基础设施到商业价值的全链路转化,形成人工智能时代的新质生产力范式。

报告目录

一、全球云计算发展概述

(一)各国加速推进云计算战略,构建人工智能时代云计算竞争力

(二)全球云计算市场稳定增长,人工智能引发新一轮需求激增

(三)云计算技术持续深度融合,成为智能化创新发展的引擎

二、我国云计算发展概述

(一)中央与地方协同发展云计算,助力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二)我国云计算市场保持高速增长,AI云成为厂商破局关键

(三)“云+人工智能”双轮驱动转型新范式,行业智能化应用加速普及

三、云计算驱动AI服务范式创新,激发人工智能时代新质生产力

(一)AIIaaS革新智能基础设施架构,助力AI模型实现高效训练推理

(二)AIPaaS重塑AI开发服务新范式,加速AI+应用快速规模化落地

(三)MaaS提供全流程服务能力,成为大模型工程化落地重要载体

(四)AISaaS驱动企业级应用智能化,大幅提升业务场景运行效率

(五)AIMSP聚焦AI云专业技术服务,打通端到端大模型应用交付体系

四、发展展望

主要专家简介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云计算部主任,高级工程师,博士

马飞

长期从事云计算领域的政府支撑、行业研究、标准制定、测试评估等工作,发表云计算相关论文30余篇,参与标准制定40余项。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云计算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苏越

从事云网融合、混合云与专有云、算力服务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参与云计算领域标准制定2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牵头或参与云计算领域报告编写10余本。

其他参与撰写专家

李哲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云计算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焦辉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工程师

韩思齐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工程师

邹文浩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工程师

杜岚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工程师

陈锐豪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工程师

李紫涵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工程师

巩艺骧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工程师

更多精彩,敬请阅读解读PP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版权声明:本蓝皮书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蓝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撰写团队联系方式:

中国信通院

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

巩艺骧

010-62300072

gongyixiang@caict.ac.cn

下载报告:https://www.caict.ac.cn/kxyj/qwfb/bps/202507/P020250722583603558109.pdf

声明:本文来自中国信通院CAICT,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