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的公告》工作部署,进一步规范北京市公共场所收集使用人脸识别信息活动和线下消费场景中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活动,在今年上半年开展民生消费领域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专项整治工作基础上,市委网信办会同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教委、市住建委、市交通委、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市体育局、市园林绿化局、市邮政管理局等部门进一步固化工作机制,拓展行业领域,丰富治理内容,持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治理。
本次专项治理聚焦公共场所收集使用人脸识别信息活动和线下消费场景中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活动,治理范围主要涉及以下行业领域:交通运输(汽车站、停车场等)、住宿旅游(酒店、景区、住宅区、售楼处等)、教育培训(学校、线下教育培训机构、图书馆等)、文化体育(公共体育场馆、博物馆、美术馆等)、物流商贸(商场、超市、快递柜等)、休闲娱乐(演出场所、公园、电影院等)、自动售卖、出行乘车(公交、地铁、网约车、共享车)、商超支付、住宅区物业管理、快递寄送等。通过“组织企业摸底自查、行业部门监督检查、网信等部门抽查核验”工作路径,切实排查整改、防范化解企事业单位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存在的安全问题和风险隐患,提升个人信息保护能力,维护公众个人信息合法权益。
7月24日下午,市委网信办组织交通运输、住宿旅游、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物流商贸、休闲娱乐、自动售卖、出行乘车、商超支付、物业管理、快递寄送等行业领域120余家头部企事业单位,召开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培训会,深入解读《个人信息保护法》《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等法律法规政策要求,指导对照自查整改,排查风险隐患和管理漏洞,有效强化各企事业单位主体责任意识,提升个人信息保护合规能力。
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培训会
目前,各行业主管部门已全面组织本行业领域各企事业单位开展底数摸排与自查整改(如未收到相关工作通知,请各企事业单位于7月31日前扫描本文中的二维码进行填报)。后续,各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市区两级网信部门将对自查整改情况进行抽查核验。对于问题严重或整改不力的,将依法依规开展处置,切实保障广大市民个人信息合法权益。
声明:本文来自网信北京,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