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美军退役网络高官布拉德·皮伯恩和克里斯·韦格曼8月13日联合发文,建议美国网络司令部通过精简采购流程、加强网络人才管理、加速快速能力发展、拓展创新举措以及深化与私营部门和学术界的合作来增强能力,以实现现代战争所需的速度、规模和适应性。

文章称,外国对手对美国构成的紧迫网络威胁凸显了加快网络战备的必要性,这不仅要通过战略和战术卓越,更要通过能力和行动;随着外国对手不断扩大其网络作战规模和速度,美国网络司令部正受到过时的采购模式、碎片化的人才渠道以及无法快速将所需工具和能力交付到作战人员手中的限制的阻碍;美国网络司令部面临着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威胁形势,需要敏捷、增强的支持系统;与通常需要数年时间和数十亿美元投入部署的传统国防系统不同,网络能力能够提供非对称优势,通过有针对性的、与任务一致的投资,可以在数周或数月内实现;构建更深入、更灵活的网络选项库,对于加强威慑力和应对冲突升级至关重要;实现这一态势需要采取深思熟虑的行动来增强美国网络司令部的支持性基础设施。文章建议美国网络司令部采取四项关键措施:一是简化采购;二是加强网络人才管理;三是加强能力交付和创新;四是与产学研开展更深入合作。

文章提出,传统的采办周期滞后延长了能力交付时间,且网络能力通常作为单独的军种项目进行管理,而增强采办实力和加快合同签订速度有助于进一步增强美国网络司令部应对威胁的能力;美国网络司令部的任务环境极其复杂,提供了解美国网络司令部任务环境的机会,可以帮助采购团队更好地将新兴需求转化为有效、及时的解决方案;建立一支技术精湛、作战协调的采购队伍,同时保持精简的采购途径,对于确保作战人员在需要时获得所需能力至关重要。

文章提出,美国网络司令部可以与国防部和各军种合作,开发一个全面的网络职业模式,以打破联合部队无法持续培养、留住和再投资于经验丰富的作战人员的结构性挑战;一个可行的模式是连续任务分配,例如提供多次网络任务部队作战团队服务期限,在美国网络司令部或各军种网络部门总部、嵌入其他作战司令部的网络规划团队任职,或者在美网络司令部担任领导职务;作为上述模式的一部分,美国网络司令部有机会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拓展的职业发展路径和作战整合来培养内部软件开发人才;投资于上述人才队伍还可以补充外部采购,使其能够在司令部内部实现更快、更定制化的能力发展,并重新平衡美国网络司令部目前对作战人员而非支持基础设施的重视,从而实现更可持续的任务执行。

文章提出,集成了人工智能驱动的分析技术的数据驱动职业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应成为新职业模式的基础;该系统将优化职业发展路径,精准激励留任人员,管理职业领域整合与任务分配,适应突发事件和激增需求,并提供大规模专业培训;该系统可以通过融合美军各军种的人事系统数据,显著改善美国网络司令部的人员配置、人员留任和战备水平;实现上述目标还需要对人员、技术或支持性基础设施进行有针对性资源调整,以实现持续的整体人才管理;此项基础工作有助于返回原军种的美国网络任务部队人员能够无缝重新融入,并加强与美国网络司令部使命的长期拉齐。文章还提出,作为网络部队的指定联合部队训练机构,美国网络司令部可以为每个网络任务部队工作角色开发和标准化体系级培训;通过与位于戈登堡的美国陆军网络卓越中心合作,指定的执行机构可与领先的行业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开发与新兴技术相适应并扎根于实际作战需求的动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威胁为导向的培训;一致、敏捷的培训生态系统可以培养和维持一支随时待命、世界一流的网络人员队伍;为确保敏捷性不会以牺牲作战严谨性为代价,美国网络司令部应继续通过基于场景的验证、作战反馈循环以及与各军种网络部门和任务合作伙伴的密切协调来定义和执行高培训标准。

文章提出,美国网络司令部可以利用“快速能力工作组”和“美国网络司令部创新中心”两个互补的专门举措,建立能够快速识别新兴需求、试验新解决方案并将其融入战斗的组织架构,从而加快将新能力从概念转化为作战使用。其中,“快速能力工作组”将专注于快速向作战部队部署原型和能力,尤其是根据网络任务部队的独特需求量身定制的软件驱动、人工智能能力;需要吸纳来自美国国防界以及更广泛技术领域的创新思想家和经验丰富的变革推动者,从而快速开发和部署以作战速度部署的综合网络能力;可以作为试验场来提供急需的能力,同时培养一支精通技术和任务需求的内部采办队伍来加强长期战备;可以加速采用人工智能工具,以增强决策能力、自动化日常任务并提高整个部队的作战节奏;可以加强与非传统供应商的联系,以更早地发现有前景的解决方案;可以通过促进模块化、敏捷的开发来提供“足够好”的能力供快速作战使用,确保更多工具更快地到达作战人员手中,同时实现持续迭代。文章特别提出,美国网络司令部可以与美国防部长办公室及各军种采购领导人合作,加快建立“联合网络作战架构”合并项目执行办公室。“美国网络司令部创新中心”是一个与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创新的专门场所,充当着操作员、工程师和采购专业人员间的桥梁,创造了一个持续的协作和实验环境;可设在米德堡附近并与未设在该地其余军种网络部门进行虚拟连接;可利用美国网络司令部的专业采购权限与非传统供应商合作,提供及时、与作战相关的能力。

文章称,虽然美国防部拥有一些世界一流的创新成果,但网络作战的持续发展速度和规模要求美国网络司令部与私营部门建立持久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采用敏捷采购模式并创造实验空间,美国网络司令部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行业生态系统,包括在原型设计阶段愿意承担风险,在开发过程早期分享具体的任务需求和作战现实,以及共同开发优先于速度而非完美的解决方案;美国网络络司令部还可利用学术参与网络加强与学术界的研发合作,进一步加速创新,增强美国在网络空间的长期竞争优势。

奇安网情局编译有关情况,供读者参考。

全速前进:

优化美国网络司令部以应对未来战斗

想象一下,美国网络司令部就像一辆在二档中挣扎的法拉利,当对手在直道上缩小差距时,它无法换到更高的档位。随着外国对手不断扩大其网络作战规模和速度,美国网络司令部正受到过时的采购模式、碎片化的人才渠道以及快速将所需工具和能力交付到作战人员手中的能力限制的阻碍。

美国网络司令部汇聚了来自美军各军种的精锐网络战士,其组建理念是“牙齿”(一线作战人员)和“尾巴”(为作战人员提供装备的机构和支持结构)。如今,美国网络司令部面临着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威胁形势,需要敏捷、增强的支持系统。美国网络司令部可以从有针对性的赋能行动中受益以实现现代战争所需的速度、规模和适应性,包括精简采购流程、加强网络人才管理、加速快速能力发展、拓展创新举措以及深化与私营部门和大学的合作。

1

威胁与美国网络态势

紧迫性显而易见。特朗普政府已将构建强大的国家网络态势列为优先事项。这种紧迫感凸显了加快网络战备的必要性——不仅要通过战略,更要通过能力和行动。与通常需要数年时间和数十亿美元投入部署的传统国防系统不同,网络能力能够提供非对称优势,通过有针对性的、与任务一致的投资,可以在数周或数月内实现。构建更深入、更灵活的网络选项库,对于加强威慑力和应对冲突升级至关重要。实现这一态势需要采取深思熟虑的行动来增强美国网络司令部的支持性基础设施。

2

简化采购

增强采办实力和加快合同签订速度可以进一步增强美国网络司令部应对威胁的能力。传统的采办周期滞后(由层层监管、多年的预算流程和严格的需求验证所致)延长了能力交付时间。此外,网络能力作为单独的军种项目进行管理,负责构建和交付“联合网络作战架构”(JCWA)各个组成部分的各个项目管理办公室之间几乎没有整合。

加快向网络作战人员交付至关重要,但这也需要了解作战需求、技术相互依赖关系和任务需求的采购专业人员。美国网络司令部的任务环境极其复杂,跨越多个网络、机密级别和时区,并由来自各军种的综合团队组成。了解这一环境不仅需要技术知识,还需要直接接触规划、开发和运用网络能力的作战环境。提供了解美国网络司令部任务环境的机会,可以帮助采购团队更好地将新兴需求转化为有效、及时的解决方案。建立一支技术精湛、作战协调的采购队伍,同时保持精简的采购途径,对于确保作战人员在需要时获得所需能力至关重要。

3

加强网络人才管理

美国网络司令部可以与国防部和各军种合作,开发一个全面的网络职业模式,以打破“永久业余”的循环——这是一种结构性挑战,即联合部队无法持续培养、留住和再投资经验丰富的作战人员,这些人员完成网络任务部队的服役期限(通常为3年),然后返回所在军种,没有继续进行专业发展。一个可行的模式将指导连续的任务分配,包括:多次网络任务部队作战团队服务期限;在美国网络司令部或各军种网络部门总部、嵌入其他作战司令部的规划团队任职;或担任美网络司令部的领导职务。该模式可以涵盖15年或20年的职业生涯,并根据网络工作角色和军事专业代码定义经验要求。作为这项工作的一部分,有机会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拓展的职业发展路径和作战整合来培养美国网络司令部的内部软件开发人才。投资于这支队伍可以补充外部采购,使其能够在司令部内部实现更快、更定制化的能力发展。增强这种内部能力,可以重新平衡美国网络司令部目前对作战人员而非支持基础设施的重视,从而实现更可持续的任务执行。

数据,数据,数据!

一个以数据驱动的职业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集成人工智能驱动的分析技术)应成为新职业模式的基础,该系统旨在促进专业发展。该系统将优化职业发展路径,精准激励留任人员,管理职业领域整合与任务分配,适应突发事件和激增需求,并提供大规模专业培训。通过融合美军各军种的人事系统数据,该平台可以显著改善美国网络司令部的人员配置、人员留任和战备水平。美国网络司令部和各军种网络部门的人力资源部门的集中努力(以数据集成、职业建模和沟通为中心)有助于实现这一愿景。实现这一目标可能还需要有针对性的资源调整(人员、技术或支持性基础设施),以实现持续的体系级人才管理。这一基础对于返回原军种(例如陆军或空军)的军人尤为重要,因为它支持无缝重新融入,并加强与美国网络司令部使命的长期拉齐。

训练是实现持续战备的途径

作为网络部队的指定联合部队训练机构,美国网络司令部可以为每个网络任务部队工作角色开发和标准化体系级培训。通过与位于戈登堡的美国陆军网络卓越中心合作,指定的执行机构将与领先的行业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开发与新兴技术相适应并扎根于实际作战需求的动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威胁为导向的培训。美国的对手以网络的速度发展(快速调整工具、战术和基础设施),培训体系也应如此。一致、敏捷的培训生态系统可以培养和维持一支随时待命、世界一流的网络人员队伍。为确保敏捷性不会以牺牲作战严谨性为代价,美国网络司令部应继续通过基于场景的验证、作战反馈循环以及与各军种网络部门和任务合作伙伴的密切协调来定义和执行高培训标准。

4

加速能力交付和创新

为保持对抗先进对手的优势,美国网络司令部可以利用专门的机制,加快将新能力从概念转化为作战使用。这意味着要建立能够快速识别新兴需求、试验新解决方案并将其融入战斗的组织架构。“快速能力工作组”和“美国网络司令部创新中心”这两个互补的举措可以巩固这项工作,使美国网络司令部既能应对紧急需求,又能与业界、学术界和国防界合作,探索长期发展机遇。

部署快速能力

美国网络司令部应在指挥官的直接领导下建立一支授权、敏捷的“快速能力工作组”——就像美国陆军的快速能力和关键技术办公室一样——专注于快速向作战部队部署原型和能力。但与该机构在整个美军陆军的广泛关注不同,美国网络司令部的变体将专注于根据网络任务部队的独特需求量身定制的软件驱动、人工智能能力。为该团队注入来自美国国防界(包括军事人员、文职雇员和国防合同制人员)以及更广泛技术领域的创新思想家和经验丰富的变革推动者,有助于快速开发和部署以作战速度部署的综合网络能力。从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国防创新机构、美国空军快速能力办公室和精选行业合作伙伴中吸收领导者,将为提供快速周转能力带来关键经验。虽然创新工作已经在进行中——例如在美国网络国家任务部队(CNMF)内部——但美国网络司令部内部的专门工作队将统一和提升这些工作,使其在体系规模上运作。但吸收外部专业知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长期战备取决于建立并维持一支了解美国网络司令部战术团队技术格局和作战需求的内部采办队伍。“快速能力工作组”可以作为试验场——提供急需的能力,同时培养一支精通技术和任务需求的内部采办队伍。

代理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对于匹配对手网络作战的速度和规模至关重要。“快速能力工作组”可以加速采用人工智能工具,以增强决策能力、自动化日常任务并提高整个部队的作战节奏。为了以这种速度发展,美国网络司令部可以充分利用专门的采购途径——包括软件采购途径、其他交易授权、新的软件快速通道计划和商业解决方案空缺——来快速进行原型设计、调整和部署新兴技术。在美国国防创新机构的枢纽嵌入美国网络司令部联络员可以加强与非传统供应商(如网络安全初创企业、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和两用技术公司)的联系,并有助于更早地发现有前景的解决方案。模块化、敏捷的开发专注于提供“足够好”的能力以供快速作战使用,确保更多工具更快地到达作战人员手中,同时实现持续迭代。然而,用能力质量换取速度可能会带来风险——例如可靠性降低和作战人员负担增加——应仔细权衡这些风险与任务紧迫性。这些权衡可以作为开发和部署过程的一部分进行明确考虑和平衡。

有句古老的炮兵谚语:“你不能从浮船上发射榴弹炮。”换句话说,人们不应该指望一个不合适的平台能产生非凡的效果。美国网络司令部可以与美国防部长办公室、陆军和空军的采购领导人合作,加快建立“联合网络作战架构”(JCWA)合并项目执行办公室。这些美国国防采购领导人可以采取两项重要行动来增强该办公室的能力。首先,他们可以将不同的项目办公室直接置于美国网络司令部采购主管的领导下。其次,他们可以通过美军各军种网络项目办公室授权使用美国网络司令部的专门采购权限,例如其他交易权限,以加速关键能力的原型设计和部署。美国网络司令部还可以与并购常见的行业合作,利用私营部门在整合和相互依存方面的专业知识。

推动美国网络司令驱动的创新

美国网络司令部需要一个专门的场所,与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创新。一个专门建造的创新中心可以让美国网络司令部快速探索、开发原型并整合与任务需求紧密结合的新兴技术和技巧。该中心位于米德堡附近——美国网络司令部、国家安全局和多个军种网络部门的所在地——并与其余军种网络部门进行虚拟连接,可以充当操作员、工程师和采购专业人员间的桥梁,创造一个持续的协作和实验环境。利用美国网络司令部的专业采购权限,该中心可以与非传统供应商合作,提供及时、与作战相关的能力。

5

与产业界和学术界合作以加速成果

美国网络司令部无法独自完成这项工作。虽然美国防部拥有一些世界一流的创新成果,但网络作战的持续发展速度和规模要求与私营部门建立持久的合作伙伴关系。行业拥有关键优势——尖端技术、高度专业化的人才以及快速原型设计和迭代的敏捷性。通过采用敏捷采购模式并创造实验空间,美国网络司令部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这一生态系统。这包括在原型设计阶段愿意承担风险,在开发过程早期分享具体的任务需求和作战现实,以及共同开发优先于速度而非完美的解决方案。目标并非取代现有流程,而是对其进行补充——通过持续的协作和创新,使美国司令部能够超越对手。

美国的大学也是重要的创新合作伙伴。通过研发合作,利用美国网络司令部学术参与网络,可以进一步加速创新,增强美国在网络空间的长期竞争优势。例如,奥古斯塔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通过各自的网络项目——目前作为该参与网络的成员,支持美国网络司令部的创新工作,为应用研究、人才培养和战略合作做出贡献。

6

结论

美国网络司令部在网络空间前线作战,以速度、技能和精度应对先进的网络威胁。但如果缺乏强化支持,它就有可能被其成立之初旨在应对的威胁所超越。应对挑战需要的不仅仅是战术卓越。通过精简的采购、综合人才管理、快速能力工作组、创新中心以及更深入的产学研合作来增强美国网络司令部的能力,可以按照任务要求的速度实现速度和规模。正如美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所言,美国的实力取决于为我们的作战人员配备最先进的能力。对于美国网络司令部来说,这意味着释放其人员、平台和合作伙伴的全部力量。

作者简介:

布拉德·皮伯恩: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政府和公共服务部门的董事总经理,退役美国空军少将。曾担任美国网络司令部参谋长和美国空军第16航空队(空军网络部队)副司令,领导着超过44000人的全球网络和情报行动。凭借33年的军事和政府网络空间操作经验,他目前专注于战略制定、领导力发展以及加强美国的网络态势。

克里斯·韦格曼: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政府与公共服务部门的董事总经理,退役美国空军中将,拥有34年多领域作战经验,涵盖战斗机和网络空间作战。他曾担任美国空军空战司令部副司令和第24航空队(空军网络部队)司令,领导了美国空军首批32支网络任务部队的组建、成立和作战部署,为3个作战司令部提供支持。

声明:本文来自奇安网情局,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