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回顾·数据泄露狂潮
安全内参9月11日消息,一些数据泄露事件因受害人数众多而成为全球头条,例如2019年Facebook发生的数据抓取事件,影响了全球5.53亿用户。也有一些事件几乎波及整个国家的人口:2019年,厄瓜多尔因数据库配置错误,导致几乎全国人口信息曝光;2006年,以色列因内部人员泄密,导致几乎全体公民数据外泄;2016年,墨西哥超过75%的选民信息因选民数据库配置错误而泄露;2024年,美国联合健康集团旗下的Change Healthcare公司遭遇勒索软件攻击,超过1.9亿美国人受到影响。
如今,越南也面临类似的情况。黑客组织ShinyHunters声称,他们成功入侵并窃取了越南信用研究所(Credit Institute of Vietnam)超过1.6亿条记录。该机构负责管理越南国家信用信息中心(CIC)。CIC隶属于越南国家银行,是其直属事业单位,承担着国家信用登记职能;负责收集、处理、存储和分析信用信息;预防并降低信用风险;为法人和自然人在境内的信用状况进行评分和评级;并根据国家银行及相关法律规定,向社会提供信用信息产品和服务。
图:黑客论坛上的出售信息
与ShinyHunters有关联的人员在Telegram上炫耀称,越南在“24小时内被攻陷”。与此同时,ShinyHunters还在某黑客论坛上挂出了相关数据的出售信息,并提供了大样本,声称其中包含超过1.6亿条记录,内容“极度敏感”,包括一般个人身份信息(PII)、信用支付记录、风险分析、信用卡信息(需自行解密全磁盘加密算法)、军人证件、政府证件、税务识别号、收入报表、债务信息等。
图:黑客论坛上的数据样本
外媒DataBreaches向ShinyHunters追问更多细节,尤其是数据中涉及多少唯一的个人,因为越南总人口略低于1.02亿。ShinyHunters回应称,数据集中包含历史信息。他们表示自己无法确定涉及多少唯一的个人,但几乎可以肯定已掌握了全国人口的数据。
由于此次事件与ShinyHunters近期的行动风格不太一致,DataBreaches继续追问他们为何选择这一目标以及如何实现入侵。ShinyHunters回答称,他们之所以选择这一目标,是因为其掌握着庞大的数据量。据称,所有数据表的记录总数约在30亿条甚至更多。
他们通过利用一个“N日漏洞”实现了入侵。当被进一步问及该漏洞是否属于CIC本可修补的类型时,ShinyHunters表示并没有可用补丁,因为该软件早已停止维护。
当被问及是否曾向CIC提出勒索或赎金要求时,ShinyHunters明确表示并未尝试,因为他们认为对方根本不会回应。
DataBreaches曾通过电子邮件联系CIC,就相关说法进行求证,但截至发稿时仍未收到回复。如果CIC作出回应,本文将进行更新。不过需要强调的是,目前尚无任何证据能够确认ShinyHunters的说法,尽管其说法表面上看来可信。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本文将此次事件归因于ShinyHunters,而非Scattered Spider或Lapsus$。当DataBreaches询问应当归属于哪个组织时,ShinyHunters回应称:“这不是Scattered Spider式的攻击……所以是ShinyHunters。”他们承认确实存在命名上的混乱,但补充说:“我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个名字问题,因为这么多年来大家一直把它们当成两个完全不同的组织。”
参考资料:https://databreaches.net/2025/09/08/vietnams-national-credit-registration-and-reporting-agency-hacked-most-of-the-population-affected/
声明:本文来自安全内参,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