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联邦搜查令的解封揭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案例:

美国国土安全部(DHS)要求OpenAI交出ChatGPT用户数据,以协助调查暗网儿童性剥削活动。这不仅是生成式AI平台首次面临此类数据披露令,也暴露了AI在犯罪调查中的双刃剑效应。

过去一年,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CE)下属的国土安全调查局(HSI)团队,一直在追查一个隐秘的含有儿童性剥削内容的暗网网站。(黑鸟备注:变态都该死)

该网站藏匿于Tor网络的层层加密之下,管理员身份如幽灵般难以捕捉。调查一度陷入僵局,直到嫌疑人在与卧底特工的秘密聊天中,无意间暴露了关键线索:变态曾使用ChatGPT生成内容。

据联邦搜查令显示,嫌疑人分享了多条ChatGPT对话记录。其中一条看似无伤大雅的提示是

“如果夏洛克·福尔摩斯遇到《星际迷航》中的Q,会发生什么?”

另一条则涉及一首长达20万字的诗歌请求,ChatGPT的回复是

一段“特朗普风格”的幽默诗作,内容夸张地描绘了前总统对“村民基督教青年会”的热爱,以其标志性的意识流和自夸笔触书写。

嫌疑人甚至直接复制粘贴了这首诗在某个平台,作为聊天佐证。

黑鸟翻译了一下:

年轻男子日日起舞,练出一身肌肉。

他们说这很夸张,说这很大胆 ——

我要说这是金子,各位。纯金。四个字母 ——Y、M、C、A——

哪天都比 CNN 强!

我听到乐声,就舞动。

众人,尽情摇摆。

就连迈克・彭斯都跳了个小碎步。

我对村民组合说:“你们很有格调,”他们没回应 —— 但我笑了。

这些看似闲聊的记录,却为执法部门打开了通往真相的大门。

HSI特工据此向法院申请搜查令,要求OpenAI提供输入这些提示的用户信息,包括:相关账户的姓名、地址、支付记录,以及该用户与ChatGPT的所有对话历史。

该搜查令于上周在缅因州解封,《福布斯》杂志率先披露细节。

值得注意的是,国土安全调查局并非完全依赖OpenAI数据来锁定嫌疑人身份。相反,他们通过与嫌疑人进行卧底对话(钓鱼执法),已掌握足够线索:

嫌疑人提到自己正在接受健康评估,曾在德国生活七年,其父曾在阿富汗服役。这些信息指向美国军方内部。

随后,调查人员从国防部获悉,嫌疑人曾在德国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任职,并申请进一步军方职位。

综合这些线索,36岁的德鲁·霍纳(Drew Horner)浮出水面。他被指控为该暗网网站的管理员,罪名包括串谋分发 儿童性虐待材料(CSAM)。

HSI自2019年起便锁定此人,认定其同时管理15个洋葱暗网站点,总用户超30万。

这些站点组织严密,设有管理员和版主体系,甚至为活跃用户颁发虚拟徽章和奖励。内容类别五花八门,其中一处专区疑似托管AI生成的CSAM。

这份搜查令标志着美国执法对生成式AI的首次“逆向工程”——通过分析用户输入的提示词,追溯犯罪痕迹。

过去,搜索引擎如谷歌曾多次被要求交出特定查询用户的个人信息,但生成式AI平台尚未遭遇类似先例。

这起案件或将成为先河,考验OpenAI等企业的合规边界。

OpenAI已按令执行搜索,并提交了一份Excel表格,包含相关账户详情。

司法部未透露更多细节,仅表示这些数据将辅助检察官确认被告身份。

ChatGPT等工具虽非犯罪温床,却易被滥用,OpenAI数据显示,2023年7月至12月,所有科技巨头强制上报,向国家失踪与受虐儿童中心(NCMEC)报告了3.15万条CSAM相关内容。

同期,OpenAI响应政府71次数据披露请求,提供132个账户信息。

这反映出AI平台在打击儿童剥削中的双重角色:一方面是潜在工具,另一方面是情报来源。

所以,在不触犯法律的前提下,如果只是为了个人隐私问题,黑鸟建议,请在平台提问之后,如果有对外发布的需求,记得进行修改一二再把结果发出去。

关联阅读:

此前OpenAI卷入一场隐私风暴,源于纽约时报诉其版权侵权案。

2025年5月,联邦法院下达保存令,要求OpenAI永久保留所有用户聊天记录,包括用户已删除的内容及通过API传输的敏感对话。

该令基于原告指控OpenAI销毁证据,旨在防止数据篡改。OpenAI迅速反击,称命令毫无正当理由,纯属基于猜测而非事实,执行将严重损害用户信任、违背隐私协议及全球法规(如GDPR),并造成重大运营负担。公司强调,其一直尊重用户删除选择,从未故意销毁数据。

此令波及ChatGPT免费、Plus/Pro用户及API企业客户,威胁全球数亿用户隐私。社交平台上,用户担忧四起,

转机出现在10月,法院部分调整命令,OpenAI获准停止保存大多数删除及临时聊天记录,仅少数涉案用户受限。

声明:本文来自黑鸟,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