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思路

工业信息安全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是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基础保障。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对信息安全人才建设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人才的稀缺也成为制约我国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工业信息安全领域的科研人员、研究生培养规模、学科建设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数量缺口较大、能力素质不高、结构不尽合理等。

基于此现状,面向工业界、教育界,主动应对工业转型升级挑战,服务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等国家战略,以工业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工作组为纽带,以工业信息安全新工科方向建设为重要抓手,推进“产学研用”一体的工业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打造工业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提升国家工业信息安全人才数量和质量,发挥工业信息安全产业联盟在国家工业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支撑和影响力。

二、总体路径

针对目前工业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的现状,结合联盟的发展要求,推动“产学研用”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工作组2019年工作的总体路径如下:

(一)逐步完善人才培养工作组工作机制

1.完成人才培养工作组的组织架构。

2.制订工作组专项工作计划。

(二)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建设一批新型工业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

2.初步构建一批工业信息安全产业学院和技术学院。

3.面向工业信息安全厂商和专有行业领域制订急需的体现工业信息安全技术最新发展的课程。

4.培养一支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双师队伍。

5.出版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体现国家工业信息安全技术最新发展成果的教材。

6.开发一批体现工业信息安全学科研究方向的工具及实验操作平台。

三、重点任务

1.工业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教材建设与评审工作

2019年3月,启动工业信息安全系列教材编写工作,成立教材编写工作组,并针对具体内容设立专项研讨会。研讨会的主要讨论内容将包括:教材的受众人群精准定位,确定符合网络强国建设的编写思想,规划制定工业信息安全教材体系架构和具体模块内容。明确编写要求并敲定后续研讨内容和时间,将具体工作明确分工到相应单位并实时跟进编写情况,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2.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与评审工作

2019年5月,召开校企合作基地评审标准制订启动会。会上将研究并制订校企合作基地评审标准、分区域工业信息安全实践基地、培训基地的遴选和建设原则。

3.开展工业信息安全实验平台调研工作

2019年7月,召开工业信息安全实验平台调研启动会。对当前国内工业信息安全人才实践平台的建设情况进行调研,考察平台建设、平台特色、人才培养规模以及平台跨学科综合人才培养体系等情况,并了解平台未来建设计划和人才培养布局,促进平台平稳有序地建设。

4.研讨工业信息安全新工科建设工作

2019年9月,召开工业信息安全新工科建设工作研讨会。新工科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提出的工程教育改革方向。会上将围绕工业软件安全、嵌入式系统安全、工业互联网安全等内容进行讨论构建新工科建设。明确下一阶段工业信息安全新工科建设工作的目标及方向,及时交流新工科建设思路,总结前期建设经验,探索建设有效实施路径。

5.组织开展工业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9年9月,召开工业信息安全人才培养课题研讨会,推动设立5-10个国家级工业信息安全人才培养课题,打造国家工控安全高端智库,加快培养一支门类齐全、技术精湛的工控安全专业人才队伍,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

6.完善工业信息安全培训体系工作

为了提升网络安全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2019年11月,召开工业信息安全培训体系研讨会。联盟成员将讨论制订工业信息安全教育培训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地点、考核形式等具体事宜,制定网络安全岗位分类规范及能力标准,详细制定培训资料的编写标准和具体方案以及后续资质证明等关键问题。制定工业信息安全培训体系实施计划流程时间表。初步建立人才共享机制,打造人才培训资源共享平台,通过调研目前工业信息安全人才培训的主流互联网资源平台,联合构建资源共享体系。

四、保障措施

为了良好有序地完成全年计划,加大工业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的规模,打造国家工控安全高端智库,提出以下保障措施:

一是规范工作机制与流程。设立副组长两名,牵头负责工业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培训)课程体系与实践体系的标准制定、课题评审、研究管理等工作。成员单位的报名及遴选工作需经现有成员单位无记名投票,2/3通过方具有正式资格。工作组年度活动采取工作组单位轮值承办的方式依序进行。

二是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的资金投入。投入作为人才培训、人才交流,以及国内外最新技术提升的必要支撑。

三是注重人才培养工作组的专家队伍建设。既有理论基础扎实、深厚学术背景的专家,又要有面向行业企业特色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组建全方位覆盖的人才培养专家队伍。

声明:本文来自工业信息安全产业发展联盟,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