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对照。
《中国人民银行业务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自2025年6月30日起施行。
整理出新旧版本的不同处,包括技术要求和对应测试方法。
政府提出了一个基于自愿性行为守则的两步干预措施,旨在通过国际标准提升AI的安全性。
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民航数据管理,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共享,激发数据价值,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规定》征求意见稿的适时出台,是我国加强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治理、促进相关产业安全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保障我国人民群众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措施。
新规对比。
此次意见稿中将定级流程新增了“专家评审”和“主管部门审核”两个环节,这样定级过程将会变得更加规范,定级也会更加准确,有意将系统等级定的低的情况将会越来越少。
本文主要介绍了2017年度主要国家的信息安全战略规划、国家立法动态、行政立法及相关文件、国际法律与合作发展情况。
本文通过对美国、欧盟等最具有代表性的数据跨境流动政策的详细对比,提炼共性与差异,以澄清有关该政策的基本认知。并基于欧盟制度改革中对数据跨境流动政策的反思,提出相...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基于SaaS交付模式的“第三方电子签名”服务平台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应用范围持续扩张,成为带动电子认证服务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国内一些行业根据自己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与落实,下发了针对本行业的关于等级保护工作的一些文件要求,这些行业可以根据自己的行业要求开展等级保护工作。
南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发布《关于收集个人信息“明示同意”的测评报告与建议》。报告实测了100款常用APP发现,仅有11%的APP作到了合乎法规及规范的“明示同意”。
美国商务部(简称DoC)与国土安全部(DHS)已经出台一份网络安全报告草案——《提高互联网与通信生态系统对僵尸网络及其它自动分布式威胁的抵御能力》,报告对于IPv6这一网络...
本次执法检查的几个关键词:制定配套法规规章、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打击网络违法违规、落实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制度。
腾讯研究院法律研究中心对2017年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互联网相关法律与政策性文件进行梳理,整理归纳出2017年互联网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法律与政策热点,希望共同探索未来...
网络安全领域的中国指南针都讲了什么?
通过立法保障网络安全已成为全球各国的共识,分析来看,我国网络安全立法可借鉴国外在网络安全方面的立法、战略和实践三大方面。
《提升关键基础设施网络安全的框架》的基本思想,是一套着眼于安全风险,应用于关键基础设施广阔领域的安全风险管控的流程。按照美国联邦政府相关行政指令,要求该文件的开...
为加强国家秘密定密管理,规范定密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条例,制定本规定。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