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的落实需要凝聚社会各界力量。
《条例》为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对于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和网络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将结合笔者混迹网络安全圈多年的经验,基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提出一些思考。
作为高校的重要网络设施和信息系统——校园网络、教学平台、管理及服务系统和数据库等软件设施,或将被纳入教育系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认定范围,相关运营单位应履行好主体责任...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四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重视网络安全工作一定要行动起来。
《条例》的制定与出台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维护国家网络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迫切需要。
通过测算,中信证券预计《条例》带来的安全投入规模将达到百亿级。
司法部、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负责人就《条例》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事关国家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日益成为国家网络空间安全能力建设的核心和关键。
《条例》积极应对国内外网络安全保护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为下一步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
《条例》是完善我国网络空间治理,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应时应势之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网络安全标准是保障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技术要素。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确保关键基础设施得以有效控制和持续运转的不可或缺的要素。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成为了网络安全的重中之重和关键环节。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本文针对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现状,结合美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经验提出5点启示建议。
白皮书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概述、重点国家和地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的做法与启示、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现状及问题、提升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水平的...
近几年,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一直是黑客利用勒索病毒攻击的重点目标,一旦感染将给企业和用户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为了应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面临的网络威胁,世界各大国和组织都相继制定了关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的一些法律和规范。《信息安全国际行为准则》和《塔林手册2.0》是其中比...
美国、荷兰、德国、加拿大等国开发的关键基础设施识别认定和分析方法,后期衍生出了很多针对不同领域、针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特性的方法,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