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基础设施以数据和网络为核心,发展前提是用主动免疫的可信计算筑牢安全防线。
欧洲法院裁定欧美《隐私盾》协议失效,可替代《隐私盾》的数据跨境安全保障措施有哪些?企业该如何应对?
近期,新美国安全中心以独特“大国竞争”分析框架视角,对尚未批复的2021财年国防预算申请进行了系统分析。
作者指出,政府必须采取更大,更大胆的举措,以加快新军事能力和作战概念的开发和采用,以维护美国军方的优势并巩固美国遏制大国冲突的能力。
DCWO和DCO为空军内部的网络武器研发项目,旨在为空军开发并交付直接用于网络空间作战的武器工具,通过提升网络攻防能力掌握未来战争的主动权。
指南总结了美国采用的关键基础设施安全和弹性恢复的方法,分享了过去15年美国所吸取的经验教训,以推动提高美国关键基础设施安全和弹性恢复能力。
如果企业在30天内做出了整改,总检察长就不会提起罚款诉讼。
文章对人工智能技术、网络空间、核武器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剖析,论述了人工智能与网络技术对国家核安全带来的综合影响,对人工智能网络攻防条件下的国家核武器安全提出相...
由于对ERP数据保护缺乏足够的安全控制和可见性,企业遭遇数据泄露只是时间问题。
据Gartner在2020年一季度的预测显示,全球2018-2024年信息安全市场中,云安全及其相关子领域的年复合增长率在30%左右,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其它类型的安全产品。
强大的GDS系统既可以监控疫情,也可以追踪嫌犯。
本文为何积丰院士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治理论坛上的演讲报告。
最强大的网络安全公司是市值最高的公司吗?是安全产品线最全的公司吗?是知名度最高的安全公司吗?
深度神经网络(DNN)模型是否足够安全?快试试这个木马攻击模型TrojanNet。
《数据安全法 (草案) 》在构建中国特色的数据安全治理与保障体系,落实数据主权,保障数据安全方面,做出了非常有益的尝试,但仍应当明确和细化监测数据活动的重点任务。
本文共分4部分内容:可信计算3.0的基本概念和学习思路、重塑网络安全观、理解可信体系架构、在实际环境中应用可信3.0技术。
网络空间地理学将为实现网络安全综合防控建设和“挂图作战”提供有力支撑。
在多域战中,电磁频谱的控制至关重要。通过将机器学习技术与先进的电子战技术相结合,在实现频谱内的机动作战方面将迈出关键的第一步。
动态防御技术已成为网络安全理论研究的热点和技术制高点,包括美国的移动目标防御(MTD)和我国的网络空间拟态防御(CMD)等。
本文通过研究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问题、信息安全逻辑架构、测试评价技术,指出了在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中,全生命周期的纵深防御体系是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的核心所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