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后,当我们回望2018,一定会认为这是在个人数据保护政策领域意味深远的一年。
通过比较发现,一些国家(包括中国)有着共同的数据本地化的策略选择倾向。然而,是否数据本地化就能够消弭风险,解决问题?如何应对管辖冲突问题?基于这样的疑惑,我们结...
本文介绍分析了国际上对于数据跨境流动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并据此结合中国国情和上海自贸区的经验,提出我国跨境数据流动治理的具体实践路径和政策建议。
国家之间的竞争和矛盾必然长期存在,法律对政治的助力作用能够弥补技术脆弱性带给信息弱国的负面效应,对维护网络主权具有重要的工具价值。
对网络恐怖进行定义定性,逐步形成国际共识 , 对国家依法打击和防范网络恐怖主义活动,加强国际共同执法合作打击网络恐怖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重磅盘点!
美国众议院引入《网络安全教育综合法案》 ;美国参议院引入《公私网络安全合作法案》 ;美国参议院引入《保护源代码法案》 …
目前,无论是军转民还是民参军,都处于初级阶段。还有90%军转民项目和国防专利技术未解密(至少还有20万项);还有90%民营企业(至少还有20万家)的优势技术、优秀人才、优...
爱因斯坦计划是一个庞大的入侵检测、防御系统,它通过部署在联邦政府网络出口和某些与联邦政府网络相连的运营商网络出口,达成监控联邦政府网络出入站流量,及时发现恶意行...
基于网络平台表达机制的特殊性,《网络安全法》以“发现违法信息”为前提课予运营者以网络安全监管处置义务,确立了主观归责原则,要求网络安全行政处罚以运营者具有“主观过...
“中国IPv6产业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围绕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态势、我国IPv6发展情况、IPv6标准与知识产权问题、IPv6安全问题,以及IPv6规模部署的下一步工作等议题进...
从国际法角度看,对间谍问题的法律规制处于何种状况?美国试图区别对待经济间谍问题,是否具有国际法上的依据?美方的起诉对未来国际法有关经济间谍的规制可能产生何种影响...
2016年12月,俄罗斯颁布新版《俄联邦信息安全学说》,这是自2000年以来俄罗斯对国家信息领域战略指导的首次更新,提出了俄面临的信息安全威胁,明确了新时期保障信息安全的...
各国政治家、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只有在应对现有和未来威胁方面进行国际合作,人类社会和各国才能保障网络环境的持续运作和安全。
当前我国网络空间安全内忧外患严峻局面仍未扭转,美国始终把持我“网络命脉”,窃取我核心数据资产。当务之急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强化军民融合深度...
“斯诺登事件”对网络空间发展进程的最大的影响就是加速了国家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博弈,引发了网络军备竞赛,促使现阶段网络空间发展在一定程度陷入安全困境。
美国发布的一系列APT报告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根据美国国家战略需要,辅助达成美国战略意图的重要一环。
喻海松博士从两方面展开报告:网络犯罪态势与刑事对策的调整、网络犯罪刑事对策调整的主要着力点。
《巴黎倡议》的出台,很大程度上契合了国际社会对网络空间信任、安全和稳定的呼唤。《倡议》试图凝聚国际社会有关网络空间治理的共识,这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毕竟,一个稳...
特朗普政府“进攻优先”的网络战略基本成型,这对现实国际关系、全球经贸以及美国自身都将带来极大影响,中美网络关系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对此,我国要充分了解和掌握美国在网...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