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相关部署要求,着力整治骚扰电话扰民问题,切实净化通信服务环境,决定自2018年7月起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一年半的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
匿名信息即经过处理无法识别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的信息。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匿名应回归到对信息可识别程度的关切之上。匿名信息的法律标准是,在现有技术水平与合理成本...
通过SIM卡劫持,黑客盗用目标对象的手机号码,然后进行密码重置一一接管受害者的各种账号。正如一名深受其害的受害者所感悟的,手机号码是我们的数字生活中最薄弱的一环。
本文从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律关系入手,着重探究个人信息泄露引致的民事责任与可行的救济之道。
截至6月上旬,仅有37.4%的地方政府采取了保护全部网页安全的加密。
近日,巴西参议院通过了个人数据保护法案。此项法案分为十章,共计65个条文,意在建立起一个保护国内个人数据的体系。
《日本经济新闻》尝试揭开被指成为犯罪温床的“暗网”的真实面纱。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成立网络与信息法研究室,国内有了第一个专门聚焦网络信息法领域的实体性研究机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实施情况的报告。
本文针对目前数据安全国际标准化工作进行系统调研和梳理,分析数据安全领域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总结数据安全标准相关工作在WG 9、 ITU-T SG17、NIST 和 SC 27 等标准化组...
本文介绍分析了国际上对于数据跨境流动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并据此结合中国国情和上海自贸区的经验,提出我国跨境数据流动治理的具体实践路径和政策建议。
网安法正式实施一年有余,配套法规的制定工作如火如荼,执法行动日益频密,实现了网络安全基本法的功能价值。然而,限于我国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和立法技术的滞后性,网安法尚...
2018观潮网络空间论坛主会将于9月4日在ISC互联网安全大会(原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期间举行。
网络威胁的系统维度越来越明显,对于大规模威胁的理解以及如何应对这类威胁,或可从全球另一类大规模破坏——金融危机——中借鉴经验。
《欧盟网络安全法案》的首个主要政策就是指定 ENISA 为永久性的欧盟网络安全机构,第二个主要任务就是网络安全认证框架的概念。
特朗普政府正在努力制定消费者数据隐私政策,商务部正与大企业如Facebook、康卡斯特还有Alphabet等进行会面,希望这些政策最终能够在律法中明文昭示。
本文将从公司业务常见的两个需求场景与大家分享下合规思路及实践。
本文对一年来的配套立法做一简要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安全法》后续配套立法的展望和建议。
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对数据主体提出了更为充分的权利保障,对数据控制者提出了更为严格的限制。
在“棱镜门”事发后,美国国家安全局大曝于世。它不平凡的复杂过去显示:它犯的错像立的功一样多。在古巴导弹危机中,NSA及其监听站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之后,NSA紧接着在北...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