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人士称,“飞马”间谍软件可以用来窃取手机信号,用于评估10月7日哈马斯突袭时有哪些人在现场,分析攻击前后这些手机信号如何移动;NSO集团希望通过这类行动,展示间谍软...
网络空间安全化加剧、对抗性增加、技术性强化和协同性升级等特点更加凸显,这种严峻的国际网络形势使我国面临的网络空间外部环境更加复杂。
我国应在明晰跨境数据治理理念、完善数据跨境流动规则、在国际上推广数据治理主张等方面持续着力。
梳理美国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的布局、特征,总结其治理策略的面向、趋势,或对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以及广义人工智能整体治理框架建设,有一定的启示与镜鉴效应。
通过参与全球CAPE,联邦贸易委员会将与国际合作伙伴在涉及隐私和数据安全的执法调查和行动方面更加无缝地合作,而无需与每个实体签订单独的谅解备忘录。
企业中的数据保护人员应了解 2023 年以来的关键转变和趋势,以便审查其现有合规义务并预测 2024 年及以后潜在的立法和监管变化。
本文将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安全这一主题,为企业等制定和实施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措施提供参考。
克里米亚危机后,传统军事威胁回归欧陆,德国综合安全观“防御性”与“韧性”融合并重。
目前,世界各国政府或军方大多已将开源情报纳入其情报工作体系并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运营。
真正实现儿童个人信息保护是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过程。
美国全面网络安全立法因反监管环境而遥遥无期,新推行的水务行业网络安全规定也被废除。年底美国多个供水系统遭伊朗网络破坏,利用的正是此前水务网络安全规定要求改进的弱...
该充分性决定是欧盟和美国自2020年《欧美隐私盾协议》失效后,历时三年的谈判结晶,标志着跨大西洋数据流监管的重大发展。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据跨境规则已成为各国家、地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各国开展政治博弈的重要领域。
美国在对华立场很难从根本上得到缓和,但要实施美国开始预设的“脱钩”目标,也是不现实的,美方经慎重掂量,将“脱钩”改为“去风险”后,给自己预留了政策回撤空间。
首次明确了国内和国际网络安全的愿景,并为了实现该愿景积极采取行动。
促进突破性想法的发展,旨在预防、监控和评估语音克隆技术的恶意使用,无论是产品、政策还是程序。
该事件于11月22日晚开始,并于11月25日夜间升级,并未危及生产或电力供应。
本文通过梳理传统网络安全体系向零信任安全架构的迭代,特别是零信任架构的主要逻辑特征,分析美国政府推动网络安全现代化的动因、基于零信任架构的联邦网络安全现代化战略...
本报告定义了AI监管十大关键要素,并根据美国的AI监管现状对其未来AI监管走势进行了预测。
近期,中美欧都相继发布了人工智能安全治理领域的重要政策文件或倡议,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安全治理正在加速演进,值得高度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