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地铁将用人脸识别技术实现乘客分类安检”的消息受到广泛热议。南都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了解到,该措施尚处于研究阶段。

公开资料显示,从2000到2019年,北京地铁共开通运营新线21条,增加运营里程645公里。运营里程从54公里扩展到699公里,年客运量从4.35亿人次增加到38.48亿人次。

北京地铁快速发展,客流量逐渐增大,出现了站外限流、站台滞留和车内拥挤等乘客“痛点”问题。上下班期间的早晚高峰期,则形成“大客流”冲击。为了保障地铁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车站需要通过合理、科学的组织来应对大客流压力。

10月29日,《北京青年报》等媒体报道了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主任战明辉在2019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发展论坛上的讲话。战明辉提到,目前人物同检效率较低,可以将新技术应用于大客流安检实践,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实现乘客分类安检。

如何通过分类安检提高乘客通行效率?据报道,战明辉表示,要研究建立人员分类标准,并形成对应的人脸库;依托人脸识别系统对乘客进行判别,并将信息推送给安检人员,安检人员据此对应采取不同的安检措施。

针对此事,网友观点不一。不少网友对人脸识别存在顾虑,提出采集使用人脸之前必须经过当事人同意,人脸数据也要得到充分的保护,防范隐私泄露。还有网友担心,分类安检可能导致歧视,造成新型的社会不公问题。

中国清华大学法学教授劳东燕在其公众号发文称,有必要对人脸识别进行法律规制。劳东燕主阐述了四点主要原因,一是人脸是重要的个人生物数据,相关机构或组织在收集之前需证明合法性;二是需征求公众意见,经过严格的听证过程;三是验证分类标准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四是验证人脸识别技术的通行效率。

南都记者注意到,也有网友对人脸识别分类案件表示支持,认为这一措施能提高安检效率。有网友表示,具体规则尚未推出之前不应排斥新技术。“每天都要坐地铁上下班,安检慢不说,传送带也很脏。为了防止安检影响时间,基本都不带包出门 ,什么东西都塞口袋里。之前就想过其实经常坐地铁上下班 稳定工作和住处是可以搞个白名单啥的。”一位网友在相关新闻下留言说。

不过,据南都记者了解,人脸识别与分类安检短期内不会落地。10月31日,南都记者致电北京市交通委,工作人员称该措施尚处于研究阶段,其他细节暂时不方便回应。(陈志芳

声明:本文来自AI前哨站,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