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日,由陕西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和信息工程大学主办,《情报杂志》与《情报学刊》编辑部承办的“第六届华山情报论坛”在洛阳召开,议题以“国家安全情报学的研究”为主。仅从参会人员名单就知道这是一次情报学大咖的聚会,那么这些情报大咖都讨论了哪些议题呢?今天小编就把大咖们的议题分享给大家:

一、张晓军《(国家安全)情报学学科体系构建的思考》

提出应该建立国家安全框架下的情报学一级学科。

张晓军,1972年入伍,1995年获得复旦大学博士学位。现为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教授,博士生导师,学院首届首席教授,解放军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军事科学学会会员,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理事,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已出版的著作(包括独立撰写、参编和主编)主要有:《中国古代军事文选·兵论》(语文出版社)、《军事情报思想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军事情报学》(军事科学出版社)、《美国军事情报理论著作评价》(时事出版社)等6部。

二、沈固朝《两个IS交集中的情报学发展新方向——兼议“安全情报学”的构建》

面向发展和面向安全的“情报观”导致不同研究取向和工作实践,由此产生“两种情报研究”;因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统一性,两个IS(Intelligence Studies ,Information Science)融合发展既有障碍也有可行性,借助“学科联盟”打造学术共同体,或许是可行之路。

沈固朝是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情报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1953年5月生。1986年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生院毕业,获图书馆学硕士学位,1997年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获史学博士学位。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情报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兼任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图书馆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继续教育委员会主任,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三、刘跃进《情报与国家情报的概念辨析》

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后,与之相适应提出“国家安全情报”。但是“国家安全情报”无法涵盖“国家情报”的外延和范围。“国家情报”涵盖安全与发展两方面的情报,是一个比“国家安全情报”范围更广泛的概念。在经历了由“信息研究”向“情报研究”的转向,确立了真正的“情报学”之后,也需要即时完成由“国家安全情报”向“国家情报”的拓展,研究与国家安全与国家发展相关的所有情况问题,形成“国家情报学”学科和理论体系。

刘跃进,生于1959年1月,山西临猗人,国际关系学院学报主编,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发展研究所执行所长,教授,长期从事哲学逻辑学与教学与研究,近十年来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国家安全理论和国家安全学科建设,出版各类学术著作1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或参加部级重点科研项目5个。主要成果有:《建立“国家安全学”初探》、《“安全”及其相关概念》、《当前国际形势下的国家安全问题》、《国民安全与国家安全》、《系统安全观及其三层》等。

四、吴承义《大数据时代的国家安全情报革命》

大数据将在三个层面对情报产生直接且深刻的影响:拓展情报信息资源的范围,开源信息日益成为重要来源;情报高度智能化,各种数据整合应用,也更加科学和严谨;倒逼情报组织架构变革,情报界内外部关系变化将聚焦情报融合。

吴承义,男,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教授,国别和区域研究学科带头人。

五、**《情报工作的战略视野:几点认知与对策思考》

计划环节:近期重点与长远规划的矛盾,计划先导,重点多变。

搜集环节:忙于重点忽视关联和战略情报。

传递环节:追求快报与把握精确的矛盾。

分析环节:情报缺少与情报过载的矛盾。

上述貌似细节但影响全局,解决方法:

突出重点不忘前瞻,以可持续为原则;搜集环节把握重点,科学预见,以更精准为目的;在传递环节清醒把握轻重缓急,以不延误为准则;在分析环节人工与技术结合,以更高效为宗旨;在分发环节以更便捷为要务;在评估环节以能改进为目标。最后必须要养成良好的情报意识。

六、杨建英《论毛泽东情报思想的特征》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情报思想经历了情报来源从开源发展到全源;情报领域不断扩宽;获取情报的手段逐渐多样的演变历程,呈现出重视战略情报与人民情报、实地调查与研究结合、开源情报与秘密情报相结合、人力情报与技术情报相结合、重点思维与系统思维相结合等特征。

杨建英,女,汉族,教授,中共党员,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和政治理论教研部主任。1983年于四川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7年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2005年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国;台湾问题;国家政治安全问题。兼任中共全国党史研究会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共北京市党史学会理事;北京市高校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常务理事; 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曾先后为本、专科生开设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概论、台湾问题研究、台湾政治与社会、外国间谍情报斗争概述、国家安全情报学基础、国家安全学;为研究生开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曾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曾先后撰写专著、合著、教材若干; 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 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一项; 主持院级科研课题一项。

七、***《科技情报分析中的辩证法》

八、赵冰峰《国家情报力量的发育与使用》

中国在加快情报国际化和加速情报转型的同时,应推动中国情报学派向科学化研究的范式发展,推动情报理论走“先体系化、后科学化”的道路,并在安全情报理论基础上依托情报功能模型来构建国家情报学,从而集中研究方向,为中国国家情报力量的国际化发育、科学化运筹、网络一体化治理提供战略性解决方案。

赵冰峰为《情报学:服务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现代情报理论》作者,独立情报学者,中国情报学界年轻学者中的领军人物。北京英坦利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九、郭继荣《面向国家安全的美国军方隐喻计划》

隐喻在日常语言中无处不在,揭示了一种文化的人如何定义和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是用于理解和表达观念、看法的语言工具。语言中的隐喻表达不仅反映人的心理结构,也反映不同的文化的规范差异。隐喻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情报分析工具,发现背后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进而对目标的目的和意图进行合理的推断。美国已经在开发隐喻自动分析软件,协助情报分析。我们需要借鉴美国经验,开展相关研究。

郭继荣博士,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全国高等院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外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副会长,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英语课程建设与教学协作专家组成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中西语言哲学专业委员会会员,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特聘教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论文盲评专家,陕西省社科基金评审专家。主要讲授高级英语写作、社会语言学、语言哲学、跨文化专题前沿等课程。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舆情分析、社会语言学、语言哲学。

十、黄道丽《大数据安全国际立法态势与中国应对》

随着数据全球范围自由流动,对于数据的监管突破原有的属地管辖已成为国际立法趋势。国际上,围绕数据资源和国际话语权的争夺趋于白热化,网络安全政策法律、技术博弈日渐激烈。大数据安全已然成为超越个体,关涉国家安全的核心环节。个人数据保护法已成为各国争夺数据话语权的重要武器。执法数据的跨镜调取成为各国利益博弈的新焦点,加强监管力度成为各国加强数据安全重要举措。为保障大数据安全,我们需要加紧推进个人数据保护、数据本地化与跨镜传输、执法数据的跨镜调取等多层面的立法工作。

黄道丽是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所属上海辰星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中心的质量负责人、管理部负责人,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人,兼任网络安全法律与政策前沿研究室负责人,长期从事电子数据鉴定实验室质量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法律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她曾主持公安部、上海市科委、中国工程院等省部级项目5项;参编著作和教材8部,发表第一作者论文10余篇,其中EI检索3篇,核心期刊5篇;参与发布公共安全行业技术标准9项,作为执行负责人公开发布研究报告2部。

十一、胡荟《美国国家情报法治的主要方法和路径》

为了实现良法和普遍守法,美国情报界采取了一系列的方法和举措,不仅在立法阶段确保可以制订科学合理的法规,同时在执法和司法阶段也做到依法管理和公正司法,并且形成了高度自觉的法治文化,将守法意识灌输进每名情报从业者心中,并提高处罚力度,推动守法自觉性。

胡荟,博士研究生、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情报基础理论,情报分析。

十二、邓娥荣《美国情报立法体系的特点》

美国情报立法体系由国会立法、行政命令、法院判例、行政部门规章制度等多层次规范性文件构成,是美国情报工作的原则和方法,牵引着美国情报工作的发展、改革和转型。

邓娥荣信息工程大学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情报基础理论和美国情报立法。

另外还有分论坛开展了一些讨论:

十三、吉广俊《武警部队反恐怖军事斗争准备战略问题》

十四、汪明敏《辛格威胁模型应用于反恐情报预警的缺陷》

十五、李本先《反恐情报定量分析技术与方法》

十六、周秋君《英法反恐情报机构的比较分析》

十七、田华伟《数字图像隐藏情报的分析与应用》

十八、石进《情报分析构件化研究》

十九、马晓娟《模型分析法在战略情报预测中的作用边界》

二十、夏一雪《基于舆情大数据的社会安全事件情报感知》

11月3日还将有讨论:

二十一、真溱《从公开资料看大数据技术助力美国国防部技术情报工作》

二十二、梁俊兰《从中美博弈看智库的情报能力建设》

二十三、陈峰《对国家关键核心技术竞争情报研究与服务的思考》

二十四、王延飞《国家情报体系感知能力思考》

二十五、高金虎《情报谋略与态势塑造》

非常有幸能参与我国情报界的“华山论剑”,从论坛参与人员构成与讨论议题内容喜见情报融合与情报开放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

声明:本文来自丁爸 情报分析师的工具箱,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