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封帅

北京时间2022年2月24日,在一个多月的酝酿、反复与升级之后,乌克兰事件仍然以极端的方式升级。大规模的军事冲突成为本次事件最重要的注脚。当我们从当下这一时刻回溯事件演变的各个片段,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特殊的情境,即这场冲突似乎已经在媒体上被预报了多次。

大约从1月开始,关于普京已经决定“入侵”乌克兰的消息就以各种方式被言之凿凿地摆上了欧美媒体的版面,各种重要智库关于战争及影响的报告在全球互联网被广泛下载,各种关于军队调动的片段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眼球。这些内容的源头可能是美国官方释放出的,而白宫新闻发言人不止一次表示,美方情报可以为这些消息背书。非常特别的是,美国官方多次为“入侵”设定了具体时间,虽然每次在到达该日期后,入侵都没有发生,但新的日期就会很快被抛出。于是,局势始终保持在紧张状态,全球资本市场不断动荡,精英外逃,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了紧张局势。

于是,我们在现实中看到了一个异常奇怪的场景,一方面,当时俄乌两个当事方多次表明不会发生战争,欧洲国家领导人不断穿梭访问,美国领导人则不断强调要避免发生军事冲突。然而,媒体上继续宣称危机即将爆发。似乎人人都在为了和平而奔忙,却又始终不就双方关切的核心展开实质性谈判,反复纠缠于所谓的危机处理过程。这种状况被俄罗斯视为一种特殊的信息舆论战,俄外长拉夫罗夫给它起了个名字,叫作“信息恐怖主义”。

当然,这样轻率地命名在理论研究中未必合适,毕竟作为一种信息战和舆论战的高端形式,是否应该将其冠以“恐怖主义”的帽子其实应该斟酌,毕竟它并不具备恐怖主义的基本特征。但是,不得不说,有了这顶帽子,不仅这一概念的关注度得到了明显提升,而且作为一种战略手段,有了比较明显的负面形象特征。所以,我们在本文中暂时这样使用。

如果从2月21日前乌克兰事件的经验来分析,“信息恐怖主义”显然是美国手中的一项有效的战略武器。这样广泛、立体的舆论战攻势不可能是自然形成的,一方面,这种舆论攻势涉及的主体众多,既有美国情报机构释放信息,又有美国政府各部门为信息背书,智库、媒体和各种非政府组织也积极介入,从深度研究到对信息的捕风捉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信息流量系统,根据传播学规律持续设置新热点,维持话题关注度,组织有条不紊。如果背后没有统一的协调组织是不可想象的。另一方面,这种“信息恐怖主义”行动与美国的战略目标的配合度很高,它不仅成功地塑造了当下乌克兰事件的基础叙事,限制了俄罗斯的政策选项,而且用很小的成本迫使欧洲国家不得不随着美国的指挥棒起舞——毕竟欧洲没有办法独自应对这一级别的军事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战略上的效果。

但是,所有对战争和紧张形势的炒作,无论预期设计目标如何,都是异常危险的游戏。因为战略博弈本身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博弈对手没有理由让一方得利的局面长期持续,所以,任何偶然的误判都有可能成为局势失控,因此,美国渲染的此轮“信息恐怖主义”正是一种危险的手段。

作为一种舆论战手段,“信息恐怖主义”的最终目的应该并不是真的想要出现战争,而是希望停留在制造紧张局势这一层面,从而从中渔利。但是,为了维持紧张状态,就需要不断释放紧张情绪。这就将会有两种情况发生,第一种情况是类似于伊索寓言里那个高喊“狼来了”的孩子,当多次释放信息没有实现之后,其边际效应将会迅速递减,反而对长期的信息舆论战会产生负面影响。

但是,更加严重的风险在于第二种情况,“信息恐怖主义”行动本身造成的紧张氛围可能会造成博弈双方的严重误判,在原本尚有缓和空间的情况下,大大高估对手的恶意,或者将对方的行为视作一种威胁或胁迫,从而做出更加对抗性的举措,使得原本不会出现或者尚不紧迫出现的冲突提前出现,这样的话,人为的信息战反而制造了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

2月22日,俄罗斯对乌东政策发生突变,乌克兰事件再次升级,更加严重的对抗局面形成。24日,这场被“预言”的冲突实际爆发了,地区安全风险空前提升。对于这一事件本身,中国外交部已明确阐述了我方客观公正的立场,在此不再赘述。但是,对于见证了前后局势演变的我们来说,也许现在就需要对下列问题进行思考,即当下变得更加严峻的局面与过去一个半月以来的“信息恐怖主义”行动是否存在必然联系?现在的局面对于博弈各方来说是收益更大还是风险更大?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如果不是采取这种信息舆论战的方式推波助澜,而是真正基于各方的安全关切开展对话,是否会让乌克兰事件有更多的回旋余地?

无论怎样,对于乌克兰事件,我们只能继续观察其未来演变。但无论结果如何,对于“信息恐怖主义”这种现象,我们都要给予更多的研究和思考,避免这一危险的战略武器在未来某一时刻对中国的发展产生实质性的负面影响。毕竟,从历史上看,人类并不完全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即使是有风险的战略武器或者模式方法,只要自身没有受到严重失败,就一定会再次被使用。

注: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声明:本文来自中国信息安全,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