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ATP 3-12.4封面

2023年1月,美陆军部依托陆军卓越网络中心发布了ATP 3-12.4《电磁战排》作战条令(简称ATP 3-12.4,下同),为负责规划、准备、执行和评估电磁战排作战行动的指挥官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为电磁战人力规划、物资配备方案、编制体制、分队训练以及电磁战排标准作业流程提供参考。该条令是电磁战领域鲜有的排级作战条令,也是对ADP 1、ADP 3-0、FM 3-0和FM 3-12等概念、条令、手册的进一步补充。美陆军将ATP 3-12.3《电磁战战术》与ATP 3-12.4同期发布,从不同层面细化美陆军电磁战技战术措施,体现其能力落地的一体化建设思维。

手册的主要受众是陆军、陆军国民警卫队和陆军预备役等力量的电磁战排长和副排长,但也将其作为特遣部队、陆军部队或多国部队指挥部中心指挥机构的参考手册。目前,美军排一级作战条令屈指可数,研读该条令,对未来美国陆军作战思维也有较为全面的理解,所以值得我们高度重视、深入研究。

一、ATP 3-12.4的基本内容

条令包括主体部分和附录。主体部分包括四个方面内容,即概述、电磁战排的规划、作战支援、后勤与支持。概述论述了电磁战的基本原则与核心能力,电磁战排的组成,各级、各类指挥人员和装备操作人员的职责和责任,指挥与支援关系;电磁战排的规划主要包括规划注意事项、部队指挥程序及电磁战预演行动;作战支援从不同层级部队提出对应的电磁战作战力量规模、职能要点以及如何在拥挤、复杂电磁环境中开展行动;后勤与支持包括后勤保障的责任、保障内容和组织方法。附录部分主要论述了电磁战排战斗演练、战术行军和分队巡逻的相关事项。

二、ATP 3-12.4的概略认识

电磁频谱是军队在作战环境中实施有效控制所不可或缺的机动空间,对作战环境的所有组成部分及各类军事行动均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将会体现在各军兵种的各个层级。从2020年起,美军先后发布了JP3-85《联合电磁频谱作战》(2020年6月)、《电磁频谱优势战略》(2020年10月)、FM3-12《赛博空间作战和电磁战》野战手册,从顶层设计层面界定了联合电磁频谱作战的概念术语、基本认识、指挥机构、权责关系和计划协同等。相比之下,对于战术层面(军以下)电磁频谱行动只做了概略性设计,而今年ATP 3-12.3、ATP 3-12.4的出台,表明美军对战术层面的电磁频谱地位认定有重大提升,逐步形成共识。

(一)对联合电磁频谱作战原则与核心能力的继承

2019年12月举行的老乌鸦圆桌会议,美国防部电磁频谱跨职能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兰德鲁姆少将提出,电磁频谱涉及所有作战域,关于电磁频谱作战能力如何建设是比电磁频谱是否是作战域更为重要,关闭了电磁频谱是否为作战域的争论之门,而是将精力放在电磁频谱作战使用和能力建设上来。ATP 3-12.4体现了美军对电磁频谱作战一以贯之的原则导向,提出无论哪个层级的电磁频谱作战,其目的始终是给对方造成困境、给己方带来优势,参谋人员必须做好电磁频谱域的协同,通过电磁频谱行动控制战局、塑造态势、维持战力,使美军在所有作战域都具备信息优势、行动优势、决策优势。

ATP 3-12.4认为,电磁频谱全域介入的原则,要求陆军各个层级都要将电磁频谱作战作为指挥机构筹算的重点,并具备对应的核心能力,应对大国竞争战略下,对方不断增强的网信应用能力、精确打击能力,要将电磁战能力作为联合部队作战能力生成的关键环节,抵御来自电磁频谱的威胁,使己方持续掌握情况、维持战场生存能力和实现预期战果。虽然ATP 3-12.4理论原则和技术旨在用作指导,并非强制规定,但体现出其与上位法规、条令、概念在力量建设上的一致性,体现了美军未来作战力量的基本规划,符合电磁频谱跨域作战的本质特征。

(二)依据层级能力构设编制体制

ATP 3-12.4提出,军级以下指挥机构依托现有的旅战斗队组建电磁战排,用于实施电磁支援和电磁攻击,为指定或受援部队制定、提供电磁防护措施,支持赛博空间作战,识别己方系统漏洞,为各层级指挥员提供关键信息,实现电磁频谱态势感知,优化目标清单和火力打击矩阵。为此,电磁战排要具有电磁感知和电磁攻击阵地构设能力、战场无线电侦获能力、电磁辐射源测向定位能力、威胁预警能力、情报补偿能力、对敌方用频设备电磁攻击能力,并具备信号和频率分配、制定相关命令的能力。为实现能力,在电磁战排设置排指挥力量和不同的分队,排指挥力量包括排长、副排长、班长和各任务编组队长,一般编设3个分队。在师以上部队,将排的编制拓展为连,提供直接支援、全般支援和加强式全般支援,并明确连的组成。

条令也指出了作为排一级电磁战分队的局限性。例如,在战时缺乏必要的武器,容易遭受敌人远程火力的打击,需要协调周边不同的任务编组;而且需要携带专业化装备,战场机动能力极为有限,组织兵力机动、展开和撤收时,还需要上级指挥机构的情报支援;自身具备的权限较低,除特殊情况,排不具备自主作战能力;组织攻势作战时,还需要其他力量的情报支持。在保障方面,也需依托上级指挥机构予以支持。可以看出,电磁战排在编制体制上更强调战时运用,自我保障能力有限,平时未配备相关保障力量。

(三)职责区分体现力量建设的灵活性

条令明确了电磁战排不同岗位的相关职责,具有通用性和专业性。例如,条令规定排长的职责包括训练、管理、规划、执行战术、人事与保障等。从基本职能看,属于所有陆军排级负责人的通用职能,涵盖作战规划、准备、执行、维持等方面。但也着重强调了排长、副排长在发挥专业优势方面的职责,即与旅、师或军网络电磁活动部门协同,完成电磁领域相关行动,协调战场通信程序与方法确保态势报告的准确性,协同制定高价值目标等。可以看出,美陆军计划将电磁战排作为一种多职能战术单元,保障战术终端电磁优势。电磁战排各职能岗位更需具备一专多能的潜力,不仅要执行普通战术任务,还要完成各项专业任务。因此,条令对排长、副排长、分队队长、军械师、接线员、驾驶员等重要岗位职责作出明确指示。

条令中还提出电磁战连的具体构成,并明确了补给、核生化、维修、防御性电磁攻击、目标融合集成与定位等拓展的岗位的概略任务,并单独指出了特种部队、多域效应营所属电磁战排具体职责。可见在电磁战排的建设上,美军并没有用死板的框架予以约束,而是针对所属单位性质,具体解读电磁排的职责概况,而且没有强制性框定职责范围,强调“一棵树上长一种果”,体现美军当前在兵力构成上的灵活性,便于电磁战排与受援部队系统化建设、体系化发展,促进电磁战排更好地融入。

三、从ATP 3-12.4看美陆军电磁频谱战能力走向

美军再次以条令形式对电磁频谱的认识定位进行了一次提升,认为其是不可或缺、影响全域、制胜先决的特别空间。ATP 3-12.4体现其“平时获取对抗优势、战时达成作战目标”的惯性认识,在建设方面,加速推动电磁频谱行动在各层面的统一规划,在作战层面,不断强调电磁频谱能力的融入,加速电磁频谱要素的整合。

(一)从指挥关系上,强调本级控制与全程支援

ATP 3-12.4强调排长、副排长在指挥链路上的指挥权限,规定排长可根据需要灵活指挥全排,对建制部队、配属部队、加强部队均有行动控制、战术控制的权限。处于上级指挥部作战控制下的电磁战排可以根据需求自行重组,以完成部署的任务。条令着重描述电磁战排的三种支援关系,即直接支援、全般支援和加强支援,提出技术控制和技术通道的概念。第三部分还对军、师、旅不同层级电磁战力量作战支援重墨擘画,对电磁战排的作战权限也作出了明确规定。由上可以看出,电磁战排的指挥力量,必须具备极强的任务式指挥能力,要具备“随插随用”的模块化战术思维和“加入即融合”的体系化指挥能力,能适应不同类型的指挥机构和受援单位,这对电磁战排指挥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值得一提的是,在“电磁战权限”部分,条令指出参谋部网络电磁战军官通常是高级电磁战军官,代表指挥官行使电磁战指挥权限。表明ATP 3-12.4认为,电磁频谱作战部门指挥官要为联合指挥官提供联合电磁频谱作战的统一指挥,指挥官通常根据核心专业(电磁战、电磁频谱管理、信号情报)和联合部队分配的任务来任命。这体现美军在常规力量优势被抵消的情况下,将电磁频谱优势奉为圭臬,赋予极高的发展自由,真正让“专业人做专业事”,使其具备关键时刻一锤定音的专业决断能力。

(二)从力量规划上,强调作战属性与协同属性

电磁频谱战概念提出以来,美军和其学术界的认识不尽相同,学术界对其内涵的把握更加泛化一些。但一个概念千万不能无所不包,无所不包就一无是处。美军对电磁频谱战的看法更加精准,主要强调两个属性。一是作战属性,即电磁频谱作战,攻防是主体。从条令编号规则看,无论联合条令还是军种条令,都把电磁频谱作战放在序列3,也就是作战序列之中。ATP 3-12.4第二部分和附录A,提出了电磁战排的规划和战术技能,明确指出电磁战排使用部队指挥程序来规划和准备作战行动,并需合理规划电磁战、电磁频谱管理和信号情报,这三类都与作战紧密相关。二是协同属性。ATP 3-12.4将力量规划落实到每一层级,无论是战场隐蔽、电磁管制、电磁攻防都强调与其他力量协同,尤其是与炮兵、步兵的协同,强调在职能上,要对电磁作战环境中的所有部队作战行动进行优先级排序、集成、同步,并消除冲突,从而加强统一行动,使得这些任务要素逐步向着体系融合转变,同时将自身作战保障与支持纳入上级保障链条统一组织。通过融合协同运作、力量整体联动等手段,将电磁战排打造成“对己可自成体系、对敌可破击体系”的攻防力量。

(三)从行动组织上,强调流程管控与威慑职能

条令中,提出“冲突”和“对抗”两种场景,对每种场景下的战斗演练和战术行军进行流程化设计。战斗演练包括情况预想、想定提示、行动标准、任务步骤和衡量标准;战术标准则对不同层级分队的战术队形、适用条件、编组结构等进行详细论述。其中,不乏基础战术内容,例如排战术中的交叉掩护、战场穿插等。但从内容上讲,主要还是基于电磁威胁形成,要求在整个规划和准备过程中,事关电磁攻防的协调工作必须详细周全并贯穿始终,强调行动中的电磁管制行动。考虑到美陆军在与同等对手对抗时,主要以海空军为主,陆军需在对手力量极度削减情况下介入,以最大限度的保存有生力量。所以电磁战排所在部队参与的行动,对象多是残余兵力、非政府武装等,行动多为中低强度,其主要行动是利用电磁侦察、管控,实施电磁刺探和威慑,或在电磁空间“灰色袭扰”,刻意制造擦枪走火。这一猜想,可以从条令的战斗演练部分中得以体现。从条令全文也可以看出,其贯穿始终的核心理念是利用感知、控制、利用一切可用的电磁频谱,依托低截获概率的保密通信,实施协同作战,实现己能见而敌不能见、我能打而敌打不出。需要注意的是,相比于联合电磁频谱作战,电磁战排因兵力结构规模小、配备装备有限,其行动多集中在电磁战方面,电磁管控和情报战能力战时放在了次要地位,所以命名为“电磁战排”,而非“电磁频谱战排”。

四、ATP 3-12.4带来的反思

美陆军《电磁战排》条令的提出,是顺应电磁频谱作战行动需要的考量,在增强陆军战术分队区域控制能力的同时,也对未来排级战术带来新的变化,引发战场联动效应。可以说,电磁战排极大提高了美陆军边缘作战的可行性。分析条令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在战略、战役层面,还是在战术层面,美国人始终在设计战争,在牵着我们鼻子走,它不是强调补短板,而重在扬优势,未来要在它设计的战争框架内与我们作战。所以,我们要既要寻找自身优势,又要思考制胜策略。

(一)辩证看待传统与未来的关系

虽然传统作战模式下,美军在伊拉克、叙利亚、伊朗面前游刃有余,但黑海事件让美军认识到同等实力对手在传感器、通信系统方面对自身实力的抵消。所以,2020年起,美军另起炉灶,将电磁频谱战作为未来战争设计的重心。ATP 3-12.4的发布表明,美军意在弥补战场战术盲区,形成战略到战术的电磁闭环,从平台为中心的局部电磁攻防走向体系为中心的全局电磁控制,从追求粗放式的电磁压制走向精巧的电磁频谱控制。对于我军来讲,需要发挥传统作战敢打必胜的精神,但不能抱残守缺,固守其战术特点掘坑凿井。例如,研究兵种战术,就仅仅深耕军兵种土壤,对周边的变化浑然不觉,形成的成果将难以融入作战体系。我们应借鉴美军辩证对待传统与未来的态度,让传统为未来服务,把电磁频谱的利用、攻击、保护和管理很好地与传统模式融会贯通,一体筹划、一体实施,不分军兵种,都要了解电磁频谱“用”“攻”“管”“防”的基本要求,以便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专业人干专业事要成为共识

ATP 3-12.4将电磁作战下沉到连排一级,既是对传统连排战术的革命,也是对连排指战人员能力的重塑。上文指出,电磁战排在掌握普通作战排战术素养的同时,也要具备雄厚的专业基础,电磁排更是要有能力极强的专业班底。为做好电磁频谱作战这篇文章,美军顶层思想高度统一,不拘一格降人才,各军种电磁频谱专业人员比例大大提升,从编制体制、人力资源方面广开门路,为电磁频谱专业官兵提供了一条明晰的发展渠道。我军并不缺乏电磁频谱作战相关人才,但受制于条条框框的现象较多,专业电子对抗部队官兵出不去,立志于电磁频谱作战研究的人员进不来,部队级研究缺理论支撑、院校研究缺经验总结,电磁频谱管控职能相对弱化等现象比较严重,不仅在人力资源上存在浪费,也背离了专业人干专业事的初衷。所以,在顶层设计上,我们应加大电磁频谱作战领域人才的选拔范围,用唯才是用替代经历至上的落后思维,增强体制编制弹性,将电磁频谱作战人才输送倾向于主战链条,为未来战争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电磁、网络是鲜有的贯通全域的领域,掌握电磁网络作战知识,已具备基本的联合作战素养,所以在能力培养上,各级都要树立“与电磁战融合实现广义火力”思维,从信息制胜的角度完善人才培养和使用计划,敢用、会用、善用电磁频谱作战的人才。

(三)当务之急是精准拿出应对之策

ATP 3-12.4的发布,表明“美军不敢与我们在陆地作战”的陈词滥调已不合时宜,而且条令的发布绝不仅仅是概念创新问题,它实际反映了现代战争的大势所趋---忽视无形空间竞争,可能对战斗力构成塌方性影响。对传统作战模式进行革命性起底改造、让专业人干专业事,讲的是根的问题,终究解决的是思维问题,拿出有效对策,还需要在根的基础上开枝散叶。要从理论体系运用、战场环境营造、协作机制建立上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理论研究上,顶层发展战略、关键技术、基础理论研究要统筹协调,ATP 3-12.4的发布只是拉开了连排级电磁战能力建设的序幕,我们应在其基础上,探索适合我军的建设理念,从关注电子战系统向聚焦电磁战、电磁战效应、电磁战环境转变。战场环境营造上,将电磁频谱作战纳入到每一级的演习演训计划,尤其是战术分队的想定作业中,将处置电磁频谱权限释放到一线指战员。在协作机制上,逐级组建专业化、专职化统筹协调团队,研究军民两用电磁频谱问题,指导消除军民两用电磁频谱冲突,充分调动地方科研院所的积极性,通过营造军地既合作又分工的良好融合氛围,高效费比补齐我军在战术层电磁战、电磁频谱领域的短板。

文字 | 姜福涛(中国人民解放军92768部队),王小平(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秦君玮(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编辑 | 谢士娇

审阅 | 欧祉辛

声明:本文来自军事高科技在线,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