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防高级研究项目局(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DARPA)于10月19日推出旨在探索人工智能如何更广泛地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机器常识(Machine Common Sense)”项目。当前的人工智能即便经过训练也只能开展高度针对性的工作,而国防高级研究项目局则期望通过开展“机器常识”项目,令人工智能掌握诸如地球重力作用、生物需要进食等“常识”,使其无需计算机科学家们明确地设置所有规则就能解决问题。

“机器常识”项目是国防高级研究项目局推动“第三代人工智能工具(Third wa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ols)”——即可在广泛场景中使用推理和感知语境的下一代人工智能系统——的发展而启动的最新一个项目。“由于缺乏常识,人工智能系统无法感知其所在的真实世界、无法在之前没有遇到的场景中合理地行动,无法与人类自然地交流,也无法从新经验中学到知识”,国防高级研究项目局在项目公告中指出,“常识的缺失,是当前只有狭窄应用场景的人工智能与我们将发展的更通用、更像人类的人工智能系统之间的最大障碍”。

国防高级研究项目局将从两个研究方向来向人工智能引入基础的“常识”。第一个方向是模拟人类婴儿学习并理解世界的方式,发展可通过经验令机器学到知识的系统,相关研究团队将需要利用计算机模型模拟的物理世界,教会人工智能理解基础的物理原理、空间推理和第三方的行为动机。国防高级研究项目局还将使用一个单独的团队,在“预测与期望”、“经验学习”和“问题解决”这三个基础的认知领域测试人工智能,并将人工智能的表现与0-18个月的人类婴儿进行比较。

第二个方向是利用公开互联网和数据库的海量数据,让人工智能学习“广泛”的常识。国防高级研究项目局期望这个方向发展的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利用图像和自然语言处理来回答人类提出的与真实世界有关的问题。

“机器常识”项目预计在2019年6月启动,并将持续4年时间,有意愿参加的研究团队可在今年12月18日前提交相关材料。国防高级研究项目局的一名发言人指出,“机器常识”项目的资金将来自于该机构“下一代人工智能(AI NEXT)”重大专项的20亿美元资金池。

声明:本文来自国际安全简报,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