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首届数据要素新锐学者论坛在北京交通大学成功举办。论坛由上海数据交易所和北京交通大学主办,以“展望2025: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前瞻”为主题,聚焦数据要素市场未来发展趋势,探讨新型数据流通交易模式、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数据产业发展、数据价值化等前沿话题,为我国数据要素及其流通理论体系的构建、数据要素市场体系的建立和数据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支撑。会上,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黄磊以“基于铁关港可信数据空间的海铁联运潜在货源挖掘研究”为题发表主旨演讲。
*本文根据演讲内容整理。
本研究主要从研究背景与意义、铁关港数据处理及分析、铁关港可信数据空间三部分展开。
/ 一 /
研究背景与意义
铁关港,是铁路、海关、港口三者的统称。其中,海铁联运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实际发展状况却并不理想。目前,我国海铁联运在整个运输体系中的占比仅约3%,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普遍达到20%以上。这一显著差距清晰地反映出我国海铁联运的巨大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与释放。
为了有力推动海铁联运的高质量发展,各级政府部门、交通运输部、国铁集团以及地方港口管理部门纷纷发力,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其中,《推进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2023-2025年)》明确设定了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国主要港口的集装箱铁水联运量需达到1400万标箱。从当前实际数据来看,我国全国港口每年的集装箱吞吐量约为3.5亿标箱,其中海铁联运的占比约为4%。由此可见,海铁联运业务量的增长需求极为紧迫,亟待通过有效策略加以推进。然而,仅仅依赖政策驱动,难以从根源上解决海铁联运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当前,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全方位提升海铁联运自身的市场竞争优势,使其能够精准匹配并满足日益增长的实际运输需求。
现阶段,我国海铁联运面临着产品不适销对路的困境,且尚未实现基于数据的精准决策与运营。港口请求车与铁路确认车的数据存在滞后性,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无法满足实际业务的高效运转需求。货主对铁路提供的运输产品缺乏清晰认知,在选择运输方式时,重点关注运价与时效,尤其是全物流门到门的时效。因此,以数据为支撑为铁路货运营销提供支持已迫在眉睫,这就要求对潜在货源数据进行深度挖掘。然而,潜在货源数据的挖掘难度较大,这些数据一方面集中于海关,另一方面又分散在全国各地的货运代理手中。目前集装箱的数据中,外贸数据占据较大比重,所以海关的报关数据明确记录了货源的起始地与目的地。铁路若要明确货运的具体流向,不仅需要与海关开展深度合作,还需全面获取港口的数据。
目前,海关与铁路之间已开展了多项数据共享活动,但其交换平台主要聚焦于港口与铁路之间的运输协作,重点关注双方联合作业效率,在货运营销领域尚未给予足够重视。这使得铁路在洞察市场需求、优化产品设计以及开展精准营销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难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进而制约了海铁联运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 二 /
铁关港数据处理及分析
本研究采用了大量的数据预处理技术和机器学习的技术,借助于隐私计算的架构,挖掘潜在货源,为铁路货运营销提供决策提供销售服务。采用聚类分析、关联规则挖掘和时序分析的方法来具体研究货物类型的分布、货物流向区域的分布和货主的运输方式偏好(例如是价格敏感还是运到期限敏感)。据广州港集装箱运输数据显示,从广州南沙港发运的集装箱以公路和水路为主,走海铁联运的数据增长和国家的政策密切相关的。所以潜在货源数据的挖掘,需要整合港口、海关和铁路三方的核心数据,而这些数据具有高度敏感性、复杂性和协作依赖性。传统数据共享和分析方法无法满足高效、安全和合规的要求,可信数据空间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有效手段。
本研究使用隐私计算技术搭建了一个三方合作的平台(如图1所示),以铁路作为中介,连接港口与海关数据平台,海铁联运潜在货源与箱源发掘系统。铁关港可信数据空间的主体包括铁路、港口、公路、航空、海关、口岸、货主和银行等,未来可以在海铁联运潜在货源挖掘分析、多式联运其他应用和供应链金融上发挥重要作用。
图1 海铁联运潜在货源挖掘隐私计算示意图
/ 三 /
铁关港可信数据空间
应依据数据安全分级分类标准,精准判别数据属性,明确其属于一般数据、重要数据抑或核心数据,以及保密级别为机密级、秘密级、敏感级还是非敏感级。潜在货源挖掘需要整合港口、海关和铁路三方的核心数据,而这些数据具有高度敏感性、复杂性和协作依赖性。传统数据共享和分析方法无法满足高效、安全和合规的要求,可信数据空间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有效手段。
针对不同的数据共享场景,在可信数据空间内,需提供与之适配的多样化共享方式与技术手段。诸如在一般性数据共享场景中,可采用数据接口交换方式,实现数据的高效流转;而在涉及敏感信息的数据共享场景下,数据安全沙箱、隐私计算、密文计算等技术能够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数据价值的挖掘与运用。
图2 铁关港可信数据空间框架
随着国家政策的发力,根据运输需求和货源分布等扩展港口联运范围和铁路货运市场的需求日益迫切。基于铁关港可信数据空间的海铁联运潜在货源挖掘研究将有助于推动我国海铁联运的发展,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也为相关营销和运输组织的优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声明:本文来自上海数据交易所,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