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同时规范中间号业务、强化码号资源管理、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和非应邀商业电子信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号码保护服务业务试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就此,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专家黄荷仙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解读。

一、号码保护服务业务是什么?

近年来,快递物流、外卖配送、网约车等互联网平台服务被广大用户普遍使用,在这些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场景中,用户手机号码被广泛应用在仓储、物流及售后等环节,比如,为方便联系用户,外卖、物流行业将用户真实手机号码、姓名、住址等信息记录在商品外包装上,不论是在商品流转的各环节,还是在用户收货后丢弃带有个人信息的外包装,都有可能被接触到包装的有心人利用,有较大的个人信息泄露和电信网络诈骗风险。为减少用户手机号码在各服务环节的传递,各平台企业普遍使用号码保护服务业务,为用户临时分配一个号码(又称“中间号”或“隐私号”)代替真实号码,与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服务人员通信。此外,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针对个人或企业提供的和真实号码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绑定关系的小号或工作号,号码实名登记到真实使用人,不属于本业务范围内。

二、号码保护服务业务的应用场景有哪些?

号码保护服务业务可以应用在需要保护个人电话号码的各种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场景中。常见的如,在网约车服务中,司机和乘客可以通过平台为司机和乘客临时分配的“中间号”进行通信,相互隐藏双方的电话号码;在网络购物中,购物平台临时生成一个“中间号”,隐藏订单收件人的实际号码,商家发货和快递派送时均可通过该“中间号”联系到收件人;在外卖服务中,外卖平台临时生成一个“中间号”,对商家和骑手隐藏消费者电话号码。这些应用场景中,号码保护服务的使用有效降低了个人电话号码被泄露的风险。

三、为什么要开展号码保护服务业务试点工作?

前期,即时配送、电商平台、网约车等主要领域的头部互联网企业和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做出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形成较为清晰的号码保护服务业务实现路径,但也面临一些问题:一是企业多使用手机号码作为“中间号”开展号码保护服务业务,用户接到电话时,不知道该手机号是“中间号”还是对方的实际号码,无法判断是否接听。二是业务涉及主体较多,运营各方责任不清,无统一的技术实现标准及服务规范要求,业务流程实现方式也不尽相同,给服务稳定性带来一定挑战。三是存在部分“散乱差”企业为逃避监管,以保护用户隐私为由,批量使用手机号作为“中间号”,频繁拨打商业营销电话,更甚者用于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因此,开展号码保护服务业务试点,满足人民群众个人信息保护需求,支持和引导号码保护服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举措。

四、《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

一是明确政策依据。明确了业务定义和业务参与方,明晰了应用平台提供方、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业务使用方等三方参与主体的责任边界和相关要求,强化合规经营、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加强商业营销电话和商业营销信息防控等业务管理要求,限制应用平台提供方“转租转售”。二是规划专用号段。规划15位长的700专用号码,不仅可以与手机号码明显区分,方便用户识别,又可以为号码保护服务业务提供千亿级的码号资源需求,同时也能以专用号码为牵引,加强业务和码号资源管理,推动业务健康有序发展壮大。三是稳步推进试点。考虑到业务开展涉及多方调整,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征求意见稿》设置了六个月试点准备阶段、六个月试点过渡阶段、一年六个月正式试点阶段。试点过渡阶段结束后,将全部使用700专用号码开展号码保护服务业务。四是强化监督管理。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严格管理业务试点和700专用号码申请。强化业务和码号分配的全流程管理,提升技术监管手段,建立业务动态管理机制,及时跟踪业务使用情况、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有效支撑违规行为溯源,切实防范700专用号码被滥用于电信网络诈骗、商业营销电话和信息。对于试点期间出现电信网络诈骗及其他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业务参与方,设定退出机制并依法依规进行处置。

五、如何办理号码保护服务业务?

号码保护服务是互联网平台等企业(即《征求意见稿》中的业务使用方)为保护用户的个人电话号码信息而提供的一项服务。用户在使用互联网平台服务时,可自主选择是否授权同意互联网平台为其提供号码保护服务。业务使用方需由取得业务试点资格的应用平台提供方提供业务能力。

六、如何识别是否使用了号码保护服务?

前期,企业使用手机号码、固定电话号码、95号码等开展号码保护服务,号码格式并不统一,也给用户带来了较多的困扰。自试点过渡阶段起,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始受理号码保护服务业务试点和专用码号资源申请,700号码是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给号码保护服务业务的专用号段,和手机号码、固定电话号码等格式明显不同。用户在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或者收到电话、短信的时候,看到15位长的“700XXXXXXXXXXXX”格式的号码,就可以认定本次通信使用了号码保护服务,对方看不到用户的实际号码。同时,也将组织企业对700专用号码进行标记,显性提示用户该号码为号码保护服务专用号码,提升用户感知。

七、号码保护服务是否会影响正常通信?

号码保护服务不会影响正常通信,使用该服务既能保障互联网平台的商家、配送等服务人员能够联系到用户,同时又能不向这些人员提供用户实际电话号码。当服务人员或用户使用“中间号”联系对方时,双方拨打和看到的号码均是“中间号”,网络中会将“中间号”最终翻译成对方的实际号码完成通信。用户和其他人(如亲朋好友)之间仍通过实际号码进行通信。

作者简介

黄荷仙,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业务与网络研究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电信网码号资源及电信业务技术和监管政策研究。

声明:本文来自中国信通院CAICT,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