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美国民主党众议员比尔·福斯特(Bill Foster)计划于未来几周提交立法,要求对Nvidia等公司生产的AI芯片在售出后的位置进行追踪,以遏制芯片走私,维护美国出口管制法的权威,引发广泛关注。

AI芯片是驱动聊天机器人、图像生成器及生物武器设计等尖端技术的核心部件。Nvidia的芯片因性能卓越,成为全球AI开发的“硬通货”。福斯特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直言:“这不是未来的假想问题,而是现在就存在的威胁。”他警告,若不及时遏制,中国可能利用这些芯片研发大规模武器系统或通用人工智能(AGI),其战略意义堪比核技术。针对这一漏洞,福斯特提出,现有技术完全可以实现芯片定位,且Nvidia芯片已内置相关功能。他强调:“技术不是问题,关键在于监管的决心。”

但是Nvidia对此问题态度低调,公开表示无法追踪售出芯片的去向。

福斯特的法案聚焦两大措施,旨在从源头掐断走私链条:

  1. 芯片定位追踪:法案要求美国商务部在六个月内制定规则,强制AI芯片制造商在产品中嵌入定位验证技术。这种技术通过芯片与安全服务器的信号传输时间,判断芯片所在国家的大致位置。福斯特表示,谷歌已在自家数据中心采用类似技术,用于监控其AI芯片的安全性。华盛顿智库“进步研究所”前工程师蒂姆·菲斯特(Tim Fist)指出,定位技术可帮助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锁定需重点调查的芯片,显著提升执法效率。“一旦芯片流出海外,BIS 根本不知道应该优先调查哪些芯片,”菲斯特说。通过位置验证,“他们现在至少能把全球各地的芯片分为两类:一类很可能没有被走私,另一类则需要进一步调查。”

  2. 启动限制机制:法案还提出,若芯片未获得出口管制许可,将阻止其启动运行。福斯特承认,这一技术实现难度较高,但认为当下是启动讨论的恰当时机。他计划与芯片制造商深入沟通,探讨具体实施方案。

这项法案在美国国会获得两党支持。民主党众议员拉贾·克里希纳穆尔蒂(Raja Krishnamoorthi)表示:“芯片定位验证是遏制走私的创新方案,值得探索。”共和党众议员、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主席约翰·穆勒纳尔(John Moolenaar)也强调,Nvidia等公司有能力且有责任在芯片中嵌入定位技术,“技术已存在,关键是行动。”

作为曾设计多款计算机芯片的粒子物理学家,福斯特深谙技术细节,坚信法案的可行性。他警告,若放任芯片走私,不仅威胁美国国家安全,还可能削弱全球技术竞争中的领先地位。福斯特的法案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应对,更反映了美国在全球科技格局中对中国的战略焦虑。

免责声明

本文所述信息均来自合法公开渠道,我们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或准确性作出任何形式的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内容仅供分享、交流和学习之用,任何人不应将本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作为决策依据。因依赖本文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由行为人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免责声明不构成法律、财务、医疗或其他专业建议,建议在做出任何决定前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声明:本文来自合规小叨客,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