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了《中国政务大模型及应用市场份额,2024:规模化在即》(Doc#CHC52850925,2025年6月)。报告重点分析了政务大模型市场难点、市场趋势、市场规模、厂商份额等。IDC报告显示,政府行业更多的是期望大模型在降低政务服务中的人工介入、提升作业效率和数据洞察方面带来新的变化。政务应用将基于大模型进行重构,逐步成为基本甚至核心能力,同时,政务大模型应用的算力需求,加快政务云向智算云演进升级,集约化建设成为未来智算算力建设的主要模式。

政务大模型市场空间

IDC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政务大模型及应用市场规模达20.8亿元人民币。从竞争格局来看,浪潮、华为和百度在2024年中国政务大模型及应用市场排名前三,大汉软件、开普云分列第四、第五位。科大讯飞、天翼视联、中移集成等都是此领域的重要供应商。

IDC研究发现,政务大模型市场有如下趋势:

政务大模型将成为政务业务必备能力

一方面,政府应用正依托大模型技术进行全面升级与重构,通过以大模型为核心的新一代智能引擎替代传统能力模块,重塑业务流程体系,优化功能架构,显著提升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与用户体验。另一方面,技术供应商也在持续深化大模型的应用能力,围绕海量数据的高效处理、多源异构业务数据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底层技术支持的深度与广度。人工智能或大模型等支撑平台、智能化能力将成为政务类应用的必备能力。

政务大模型的规模部署推高算力需求

进入2025年,DeepSeek凭借其开源、低成本、高性能的特性,掀起政府组织本地部署的热潮。从接入DeepSeek的应用场景来看,主要包括服务助手、智能办公、数据服务等,具体来看集中在政策问答、办事指南、智能客服、审批助手、工单分派、公文写作、材料预审、政务问数、风险预警等。基础大模型普惠化之下,加速了政务大模型的普及,同时规模化应用推高了算力需求。

政务云向智算云演进升级

为应对算力需求加速这一趋势,一方面地方政府积极探索“智算一体机”的部署模式,另一方面则推动建设城市智算中心,以集中支撑多部门、多场景的AI应用需求。然而,受限于网络传输效率与数据安全合规等现实挑战,依托现有政务云实现智能算力资源的扩容,正成为更具优势的优选路径。大模型服务将和IaaS、PaaS、SaaS一样成为政务基础架构的一部分,成为政务云的基本构成要素,MaaS(Model as a Service)将成为主流,政府机构可以以云服务的方式按需使用模型服务,降低模型维护和更新的技术、人力成本。

IDC中国助理研究总监孙吉峰表示,从长远来看,技术的迭代升级不可避免,基于政务大模型构建差异化能力成为竞争关键,技术供应商应把握政务大模型应用、政务大模型平台、政务大模型基础架构等几个市场的市场机会,把握第二增长曲线,提升竞争力。

声明:本文来自IDC咨询,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