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乌冲突第四年,一个愈发明显的事实浮出水面:最具决定性的战斗已不再局限于空中或地面。自 2024 年起,电磁频谱成为了一个主要的作战领域,在该领域占据战略优势,就可能决定更广泛作战行动的结果。2022 年战争初期,俄罗斯传统电子战 doctrine( 军事学说、作战原则 )的严重缺陷暴露无遗 —— 这种学说深深植根于苏联时期通过重型、静态系统实现频谱主导的理念。然而到 2024 年,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对各自的作战方法进行了彻底变革,催生了一种全新的频谱战模式。

对乌克兰而言,这种变革意味着作战原则的根本性转变:电子战不再被视为一种技术支援功能,而是演变成了一种主动的进攻能力,并融入到以网络为中心的战场架构中。

“大型电子战系统” 的崩塌:俄罗斯 2022 年的早期失败

战争初期,俄罗斯军队严重依赖其继承的苏联时期的电子战能力。他们寄望于 “克拉苏哈 - 4”、“吉特尔” 和 “摩尔曼斯克 - BN” 等大型电子战系统能提供伞状覆盖,压制大范围作战区域内的通信和 GPS 信号,部署这些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快速的电磁主导。

然而,在高强度、以机动为中心的冲突压力下,这种模式很快就失灵了。头几周,俄罗斯部队的快速推进使得这些大型电子战系统几乎没有时间和空间进行妥善部署。更糟糕的是,这些系统巨大的电磁辐射使其轻易成为了乌克兰精确制导火炮和巡飞弹的目标。“友军干扰” 事件进一步降低了这些系统的效用 —— 在基辅周边的混乱战斗中,俄罗斯的电子战系统常常干扰到己方部队。

结果是毁灭性的:数十个俄罗斯电子战平台被摧毁,俄罗斯失去了初期在频谱领域的优势。

俄罗斯的卷土重来:从频谱穹顶到战术集群

2023 年,随着战争进入更偏向阵地战的阶段,俄罗斯对其电子战战略进行了作战原则上的修正。其重心从大型、显眼的系统转向了更具分布式和生存能力的配置。重型电子战综合体被重新部署到前线后方数公里处,同时,像 “波列 - 21” 这样的一次性模块被部署在更靠近前线的地方,以分散的方式增强其作战能力。

与此同时,俄罗斯军方开始组建移动电子战部队,这些部队配备的干扰机安装在装甲运兵车、皮卡甚至四轮摩托车上 —— 这提升了它们的机动性和生存能力。一项关键创新是将电子战与战场上的其他元素相整合,特别是无人机、侦察和炮兵。具体来说,这意味着先干扰乌克兰的 GPS 信号和通信,以确定无人机操作员或指挥节点的位置,然后近乎实时地用火炮打击他们。

通过部署 “Bylina” 系统,这些作战行动得到了进一步的精简 —— 这是一个自动化的指挥控制平台,有助于统一整个前线部分区域的频谱作战。

乌克兰的作战原则飞跃:从被动防御到主动电子战行动

乌克兰也改变了其电子战策略 —— 从主要的防御姿态转变为进攻性、主动性的电子战原则,这一点在 2024-2025 年尤为明显。这种转变包含几项核心创新。

首先,乌克兰军队将电子战能力分散化。“Eter”、“ Piranha ”、“ Nota ”、“ Paralyzer ” 和 “ Bukovel-AD ” 等系统被广泛部署到前线部队,包括突击群。这些系统使各个连队能够创建 “干扰气泡”,在不影响乌克兰己方通信或无人机的情况下,中和敌方的 FPV 无人机。

其次,乌克兰的电子战被紧密整合到 “探测 - 定位 - 打击” 周期中。一旦探测到俄罗斯的电磁辐射,乌克兰部队就会立即做出反应 —— 部署巡飞弹或呼叫精确火炮,在敌方频谱脆弱性最大的时期进行打击。

一个重大的战略飞跃是部署了 “Pokrova” GNSS 欺骗系统。其目的是通过向来袭的 “沙希德” 无人机、“口径” 巡航导弹和 UMPKs 提供虚假的 GPS 数据来误导它们。初步作战结果显示,这些武器在乌克兰后方区域偏离了预定目标 5 到 10 公里。

最后,乌克兰军队开始采用 “频谱机动” 的概念。部队接受了在 “频谱静默” 条件下作战的训练,只在协调好的时间窗口激活自己的辐射,以避免被探测到。各旅成立了专门的电子战部门,负责管理这种动态环境,并协调无人机、打击资产和通信系统之间的频谱使用。

未来机动战中的电子战:作战原则对比

俄罗斯和乌克兰军队电子战原则的演变反映了现代战争性质的更广泛转变。电子战不再是次要的技术组成部分,而已成为战场成功的核心手段。这种转变可以通过以下关键的作战原则和组织上的对比来概括:

挑战与前景

对乌克兰而言,未来的道路需要实现电子战生产的大规模本土化。当务之急是为步兵生产便携式系统、为无人机生产频谱拒止模块,以及为干扰 GPS 和星链生产专门的平台。此外,乌克兰必须继续组建全频谱机动旅,使其能够将电子战、无人机和火力支援协调成一个统一的作战力量。

对北约而言,其影响是深远的。该联盟必须假定,未来任何冲突从开始的几分钟起就会涉及到有争议的频谱。每个连级战术群都应具备一定程度的频谱自主性。更广泛地说,电子战必须完全整合到北约的联合火力原则和网络作战架构中。

结论

电子战已成为 21 世纪的 “火炮”。虽然它不会留下弹坑或弹片,但它可以瘫痪后勤、切断通信、瓦解指挥结构,并使无人机和导弹失明。2022 年,生存往往取决于在频谱中保持隐蔽。到 2025 年,成功属于那些掌握并利用频谱的人。

对频谱的控制如今等同于对战场的控制。

未来的战争不仅会用钢铁和硅来进行 —— 还会在用于监听、干扰和打击的算法之间展开。在这个新兴的战场中,乌克兰已经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电子战方法 —— 现在有机会在塑造新的频谱战学派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声明:本文来自电波之矛,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