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期,兰德智库发布重磅报告,聚焦通用人工智能(AGI)突破对地缘政治稳定的冲击,并首次系统评估了国家采取“预防性行动”阻止对手率先掌握AGI的风险逻辑与触发条件。AGI为何被视为“国家生存威胁”?各国又会采取哪些预防措施?本期将带你深入了解AGI竞赛中的潜在冲突情景。
一、AGI作为“国家生存威胁”的四大能力
报告将AGI可能带来的颠覆性影响归纳为四类:
—— 超级进攻与网络攻防能力,其他国家将无法保护自己的进攻性军事和网络力量;
—— 战略防御屏障,当敌方攻击时(尤其是大规模核打击)具有不可摧毁性;
—— 爆炸式经济增长,重塑国际权力分配;
—— 大规模信息操控,可以有效操纵和重新编程敌对政治系统的信息控制工具,直接干预他国内政。
报告指出,一旦某一国家确信对手即将获得上述能力,就可能将AGI视为“不可接受的生存威胁”。
二、预防性行动与历史镜鉴
报告将国家可选策略置于“竞争—合作—破坏”光谱上(由温和到极端):
1.预防性行动
加速追赶(Run Faster):最明显的应对办法就是拼命训练、加班赶工,跑得更快。如果能凭实力反超对手,问题自然解决。
合作或利诱(Co-opt):另一组选项是与(包括潜在获胜者在内的)其他国家合作或加以利诱,以达成双赢安排。比如,技术共享、联合研发、市场准入换取安全承诺。
预防性行动(Preventive Action):从出口管制、数据投毒、网络攻击到针对数据中心或研发设施的军事打击,乃至预防性战争。预防性行动的最极端形式就是预防性战争。
2. 历史镜鉴
通过对1914年德国对俄预防性战争、1981年以色列空袭伊拉克核设施、2025年美以对伊朗核设施联合空袭等案例的比较,报告认为AGI与核武器在“不可容忍的延迟后果”与“高度不透明的发展进度”上具有相似性,因此预防性动机会被显著放大。
经济-技术破坏:最温和的预防性措施——例如冷战期间美国主导的巴黎统筹委员会(CoCom)机制,曾严格限制向苏联出口先进技术。
定点物理破坏:伊朗和以色列都曾对伊拉克奥西拉克核反应堆实施空袭,以阻止萨达姆·侯赛因的核武器项目。
预防性战争:英国曾先后对中立国丹麦(1801 年和 1807 年)和法国(1940 年 7 月和 8 月)发动海军攻击,以防止其主力舰队落入拿破仑法国和纳粹德国之手。
过去70年,从出口管制到空袭核反应堆,人类已经用遍了“预防性工具箱”。当AGI被视为“下一个核武器”时,这些工具会被再次拿出来,而且使用门槛更低、决策时间更短、误判空间更大。
三、两大冲突情景
1. 阻止霸权
当一国判断对手即将率先实现AGI且优势不可追赶时,可能冒险发动破坏行动。
在 AGI 竞赛中,若一国预计对手将率先撞线,它就仍有动机在“还能动手”的阶段去阻挠或拖延威胁——哪怕手段只是孤注一掷。
现实主义国际关系学者早就指出,当一个国家即将成为全球霸主时,其他大国会被倒逼着联手阻止它。一旦对手拿到AGI,就可能利用新获得的“超能力”发动攻击或讹诈;若这等于自己必败甚至亡国,那么对更强大对手发动一次高风险突袭也可能是“理性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预防性行动可以发生在两个时间点: AGI 竞赛终点前夜,最终获胜者的身份变得清晰,胜负已隐约可见; AGI 黎明期间,在控制 AGI 的国家刚取得突破、尚未把 AGI 转成实战能力,有时间实施其新创造的军事潜力之前。
2. 保护垄断
率先取得AGI的国家为防止追赶者翻盘,也可能先发制人地压制潜在竞争者。
“已取得 AGI 的强国”为了维护自身地位,主动采取预防性行动来威慑、压制或消灭潜在乃至现实的威胁。先拿到 AGI 的国家,即便没有征服世界的野心,也可能强烈倾向于“提前动手”——只要发现任何对手似乎有能力复制其成就。
正如某些分析家所言,如果美国率先取得 AGI,那将获得“不可追赶的战略优势”,其核心含义就是:有能力支配,甚至必要时摧毁任何试图挑战其领导地位的后来者。
四、导致不稳定的因素
当两个国家在AGI竞赛中感到“必须抢先行动”时,局势就容易变得不稳定。影响这一局势的因素包括:
对AGI军事能力的认知——如果相信AGI能“零伤亡灭国”,就可能觉得“再不行动就完了”;AGI转化速度——如果部署迅速,冲突风险增加;对AGI防御效果的信任——如果相信AGI能拦截核导弹,威慑力会变弱;优势持续时间——优势越短,先发冲动越强;国家意图的可信度——只要被视为“可能统治全球”,就会激发预防性攻击;技术扩散风险——如果AGI难以控制,危险性更大等。
尽管有各种因素推动预防行动,但实际决策还受到政治、心理和社会因素影响,领导人通常会权衡成功的可能性与风险,从而影响是否采取激烈措施。
声明:本文来自稻香湖下午茶,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