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携手应对网络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进一步推动本领域基础科学研究,引领赋能网络安全行业创新发展,由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牵头组建的第七届“纵横”网络空间安全创新论坛组委会面向全国广泛征集了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科学问题和前沿挑战提案,经论坛学术委员会研究评选,形成《2025年度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十大科学挑战问题》,现授权《信息对抗技术》期刊公众号进行正式发布。
01 网络规模化效应
网络空间规模增长构成了一个复杂巨系统,微小扰动可经级联放大酿成全网灾难,需要从拓扑结构、网络动力学维度揭示规模化带来的复杂涌现现象和规律,探究网络空间“蝴蝶效应”。
02 网络空间全息测绘与表示
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复杂性、动态性的特点,这使得全面认知和深度理解网络空间面临严峻挑战,需要探究实时反映网络空间演变和关联映射的测量表示机理,为构建网络空间“地图”提供核心支撑。
03 加密网络流量带外特征
流量加密化、交互隐蔽化等复杂行为导致网络空间态势感知存在局部“盲区”。在不破解加密保护屏障的前提下,亟需揭示流量时、空、频等带外特征,支撑构建现代网络防御体系。
04 隔离网络隐信息交互
物理隔离网络正面临各种跨域信息交互技术的侵扰,迫切需要探索物理隔离网络声光电磁等隐性通道信息交互的内在机理,补齐隔离网络安全防护的体系短板。
05 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内生安全
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是国家数字主权的“新疆域”,研究全域互联下超异构拓扑、动态接入与跨域威胁的耦合机理,揭示网络边界模糊、风险渗透的涌现特性,是构建未来全域融合、智能泛在网络空间安全体系的关键支撑。
06 密码定义安全
经典网络安全体系结构语境下安全语义的不确定性,无法从本质上消除安全迷雾。研究密码代数结构规约下的安全确定性网络机理,是实现网络确定性安全和可证明安全的重要途径。
07 芯片安全与可信
芯片是现代信息设备处理、存储和流转的中枢,系统性解构芯片漏洞成因,致效机理及防御方法,构建安全与可信机制,是从硬件层面夯实网络空间安全基础的重要支撑。
08 群体认知共识生成
群体认知共识并非个体观点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信息共享、意见碰撞、动态调适产生的涌现性结果,迫切需要研究群体认知共识的复杂心理机制、社会互动过程和动态演化规律。
09 人工智能全生命周期安全
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共融共生。构建贯穿人工智能设计开发、部署运行、治理迭代的全生命周期安全体系,揭示全链路风险传导规律,探寻智能可信边界,是加速其落地应用的核心保障。
10 具身智能安全
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从“虚拟”走向“现实”的关键突破,研究跨域安全机理、动态学习理论、多模态可信交互机制,是重构智能系统与物理世界安全交互范式的核心支撑。
来 源:第七届“纵横”网络空间安全创新论坛组委会
作 者:夏 路 马春来 李 磊
编 辑:邓雨芊
审 核:曾芳玲
声明:本文来自信息对抗技术期刊,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