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埃隆·马斯克将Grok作为X平台(前身为Twitter)对抗ChatGPT的王牌时,他或许未曾料到,这款被标榜为“最叛逆”的AI,如今正被网络犯罪分子当作绕过平台安全防线的“完美工具”。

近日,网络安全公司Guardio Labs的研究人员发出警告,一种被称为“Grokking”的新型攻击技术正在X平台上悄然兴起。攻击者巧妙地利用Grok的AI对话机制,将这个官方AI助手变成恶意软件链接的“传声筒”,成功突破了X平台的广告安全防护体系。

Grokking攻击:AI时代的“完美犯罪”

这套攻击手法的核心,在于利用了X平台的一个监管盲区和Grok一个“天真”的机制。Guardio Labs负责人Nati Tal在一系列帖子中详细拆解了这套操作。

第一步:精心伪装的“诱饵”

首先,恶意广告商(malvertiser)会在X平台上投放付费推广的“视频卡片广告”。这些广告通常以成人内容为诱饵,通过付费推广吸引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浏览量。

问题的关键在于,X平台的推广广告政策限制了用户只能发布文本、图片或视频,不允许直接嵌入可点击的链接。然而,攻击者发现了一个漏洞:视频播放器下方的“来源(From:)”元数据字段,并不会被平台的安全系统扫描。

这个字段本应用于标注视频的原始发布者,但现在,它被攻击者“创造性”地用来隐藏一条恶意的URL链接。从表面看,这则广告完全合规,只是一个普通的视频推广。

第二步:呼叫AI“神助攻”

“诱饵”布下后,攻击者会使用一个“一次性小号”(throwaway account)在这条推广帖子下进行回复,并直接@Grok(X平台的官方AI账号)。

他们的提问通常非常简单,例如:“这个视频是从哪里来的?”(where is this video from?)

第三步:Grok“天真”地引爆传播

这正是整个攻击链中最致命的一环。

被@后,Grok会尽职尽责地分析这条帖子的上下文信息,试图回答用户的问题。它会扫描到那个被隐藏在“来源(From:)”字段中的URL,并“热心”地将其作为答案,在公开回复中直接展示出来。

瞬间,一条原本被X平台严格禁止的恶意链接,经由一个官方认证、系统信任的AI账号之手,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一条拥有百万级曝光的推广帖子下方。

“这简直是灾难性的放大效应,”Nati Tal指出,“这条链接不仅被Grok‘背书’,还因此获得了巨大的SEO(搜索引擎优化)权重和域名声誉加成。毕竟,它是在一条病毒式传播的帖子中被官方AI‘引用’的!”

信任塌房:为什么这种攻击如此危险?

这起事件暴露了AI被利用的巨大风险。当一个系统级的、受信任的实体成为恶意内容的传播渠道时,其破坏力远超普通垃圾账号。

Guardio表示,用户点击这些由Grok发出的链接后,会被导向一个复杂的“流量分发系统”(TDS)。这是一个在恶意广告技术中常用的网络,它会像一个中转站,根据用户的设备、地理位置等信息,将他们导向各种更危险的页面,包括:

  • 虚假验证码骗局:诱骗用户完成操作,订阅垃圾服务或下载恶意应用。

  • 信息窃取恶意软件:直接在用户设备上植入木马,窃取个人密码、银行账户等敏感信息。

  • 其他可疑内容:通过所谓的“智能链接”(smartlink)变现,将用户流量出售给下游的诈骗网络。

据Guardio向The Hacker News透露,在过去几天里,他们已经发现了数百个从事此类活动的账号,每个账号都发布了成百上千条类似的帖子。

“他们似乎在账号被平台封禁之前,会进行7x24小时不间断的发帖。这背后绝对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黑产团伙。”该公司补充道。

对马斯克和他的X平台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全新的、棘手的挑战。一方面,Grok的“坦诚”和“直接”是其产品设计的特色;但另一方面,当这种特色被恶意利用时,AI就从一个助手变成了安全体系中最脆弱的“内鬼”。

如何教会AI分辨“元数据”中的陷阱,将是X平台安全团队亟待解决的问题。否则,在AI驱动的社交媒体时代,每一次“热心”的回答,都可能是一次大规模恶意软件传播的开始。

参考链接:

https://x.com/bananahacks/status/1963184353250353488

声明:本文来自GoUpSec,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