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英国国际防务与安全设备展(DSEI 2025)上,莱昂纳多(Leonardo)公司明确自身定位 —— 将成为支撑北约重新构建大规模专业化电子战能力的核心企业。
该公司借此次伦敦展会宣布了三项关键进展:一是“亮云”电子诱饵已正式纳入美军装备序列,编号定为 ALQ-260;二是重点推介亮云电子战载荷,该载荷将成为英国皇家空军(RAF)首款用于自主 “抵近干扰” 的装备;三是展示 “台风”(Typhoon)战斗机的 ECRS Mk2 雷达与 EuroDASS 电子战系统升级方案,将其定位为未来欧洲电子攻击力量的基石。
在新闻发布会上,莱昂纳多公司逐一介绍了上述各装备的细节:已获准美军使用的“亮云”消耗性诱饵、即将集成至英军自主协同平台并投入服役的“亮云”载荷,以及 “台风” 战斗机的新型雷达与防御系统 —— 这些装备不仅是单纯的升级产品,更被定义为北约层面的核心能力组合。其战略意图十分明确:莱昂纳多希望让这款在英国本土研发的系统摆脱 “孤立产品” 的定位,成为盟友可大规模采用的一体化空战体系核心支柱。
此次展示的核心目标,是呈现一套具备分层防御能力、软件定义特性且可出口的系统,供北约盟友统一标准、共同部署。
莱昂纳多电子系统英国公司电子战业务销售副总裁迈克尔・利(Michael Lea)向记者表示:“美国在去年 12 月曾宣布,计划采购一批编号为 ALQ-260 的主动式消耗性诱饵。如今我们可以正式确认,ALQ-260 正是 BriteCloud 诱饵的 2:1:8 规格型号。”
这种 2:1:8 规格的诱饵变体,是将原版 55 毫米圆柱形诱饵改造为尺寸更小的 “砖块式” 外形,长宽高分别为 2×1×8 英寸(约 51×25×203 毫米)。其设计初衷是适配美军 F-15、F-16 等战机普遍配备的方形红外干扰弹 / 箔条投放器。利透露,该型号诱饵已交付美军用户试用,美国空军国民警卫队在 F-16 战机上完成对比测试后,已给出积极的列装建议。
从实际意义来看,这一消息产生了三重影响:首先,它将“亮云”与美军主导的标准绑定;其次,将对其他 F-35 战机装备国形成 “同行压力”,推动其跟进采购;最后,为莱昂纳多在北约范围内的更大规模推广奠定基础 —— 毕竟该项目已通过美军的严格审核,门槛显著提高。利补充道:“在美国公开这一消息后,我们收到了大量咨询。未来,北约所有 F-35 战机编队都有望配备该诱饵。”
“亮云”诱饵:整合广度与发展路径
莱昂纳多公司随后重点强调了“亮云”诱饵的多平台整合能力及技术升级路径。利介绍,2:1:8 规格的诱饵 “可完美适配 F-35 战机的 ALE-47 投放器”,目前正推进与 F-18 战机的整合工作;在 F-16 战机上完成投放测试后,也获得了 “非常积极的列装建议”,同时还能兼容 “台风” 战机的投放器规格。他进一步透露,功率更强的圆柱形 “55T” 型号正处于测试阶段,“已引发美国方面的浓厚兴趣”,且 “预计在 2026 年,我们将推出首个定制化的前线部署型 55T 作战系统”。
55T 诱饵是 55 毫米圆柱形诱饵的增强功率版本,主要针对运输机、特种任务平台等雷达反射面积较大的大型飞机设计。它保留了 55 毫米的标准投放尺寸,但其发射功率大幅提升,确保诱饵能产生足够强的虚假目标信号,有效迷惑敌方雷达。此外,55T 诱饵还通过了北约自卫系统标准认证,可与智能投放器实现数据交互,并支持自动化后勤跟踪功能。
关于主动式消耗性诱饵的技术原理,莱昂纳多的解释简洁且精准:在小型化尺寸限制下,持续辐射功率的生成是核心技术瓶颈,因此诱饵的外形规格与电池容量,直接决定了其功率输出与信号持续时间。
在产能方面,莱昂纳多强调这是已具备的工业能力,而非未来的承诺。利表示:“我们已完成了诱饵的产能扩容,目前年产量可达数万枚。” 随后,他将话题转向载荷的生产,明确提出了政策层面的需求:“若要实现‘接到生产指令后 3 至 6 个月内,库存达到 1 万枚’的目标,需要哪些必要投资?” 这一表述向英国及北约伙伴释放了明确信号:电子战装备的库存储备与应急增产能力,不仅需要项目审批,更需要切实的资金支持。
“亮云”载荷:英军自主协同电子战的起点
“亮云”载荷被定位为英国皇家空军迈入 “协同自主” 领域的标志性装备,主要承担 “抵近干扰” 任务。利提到,英国首相曾到访卢顿(Luton)为该装备的启动仪式站台,并表示:“亮云已通过英军测试,可与盟军空战资产整合,形成有效的抵近干扰能力,为作战编队提供保护。” 他补充道,未来一年内的交付工作将助力英军在同期形成该装备的全面作战能力。英军搭载亮云载荷的自主协同平台(ACP)是 “风暴帷幕”(StormShroud)无人机,该无人机基于泰克弗(TEKEVER)公司的 AR3 平台改造,目前已与盟军装备完成协同飞行测试。
从本质上看,亮云载荷 “高度依赖任务数据与软件支持”,这一特性使其能够快速部署新功能,并在作战编队层面实现数据链互联。除干扰功能外,亮云还可用于 “诱骗敌方防空系统”(模拟目标信号触发敌方雷达)、“遮蔽雷达回波”(削弱己方目标信号),以及 “扰乱敌方战场态势感知”(制造战场混乱)。
在自主控制技术方面,莱昂纳多的表述既严谨又统一。利解释道:“需要一套智能决策系统,当某项功能的优先级高于当前执行的功能时,系统能自主决定切换任务模式。” 当被问及是否需要人工批准时,他回应称,四代机或五代机的操作员会向自主协同平台下达任务指令,“而平台自身需具备自主决策能力”。
该装备的技术路线图显示,未来将逐步整合至 “台风” 与 F-35 战机的作战体系中,目前已得到英国、欧洲及美国的关注。
“台风” 战机:借电子战升级重塑未来角色
莱昂纳多还致力于通过 ECRS Mk2 雷达与 EuroDASS 电子战系统的升级,重新定义 “台风” 战机的未来作战角色。利强调:“切勿低估‘台风’这类战机上主传感器的作用…… 毫无疑问,升级后的‘台风’将成为欧洲现有最先进的电子战与电子攻击系统,且能与 F-35 形成互补。”
负责 “台风” 战机雷达项目的汤姆・纳什(Tom Nash)从作战应用角度进一步阐述:“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更颠覆了‘台风’的作战使用理念。它将不再局限于空中优势战斗机的定位,而是成为电子战作战序列中的关键一环。” 他结合北约现状指出,随着 “狂风”(Tornado)战机与 ALARM 反辐射导弹逐步退役、德国空军的电子战侦察机(ECR)也陆续停飞,北约的专职电子攻击能力正持续下滑。因此,莱昂纳多传递的信息十分明确:若北约希望重建大规模电子攻击能力,配备 ECRS Mk2 雷达与升级版 DASS 系统的 “台风” 战机,将为英国及盟友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电子战项目负责人马克・兰德尔(Mark Randall)从产业合作角度介绍了 DASS 系统的发展背景:“自‘台风’战机项目启动之初,莱昂纳多、因德拉(Indra,西班牙)与亨索尔特(Hensoldt,德国)就组成欧洲联盟,共同研发先进的电子对抗(ECM)与电子支援(ESM)能力。” 目前,该联盟正推进 DASS 系统的渐进式升级,以匹配 ECRS Mk2 雷达的作战运用需求,同时 “确保形成有效的打击编队或电子攻击编队,并保护战机免受敌方反制”。兰德尔补充道,鉴于 “台风” 战机的服役期可能延长至 2060 年甚至更久,下一代 DASS 系统的研发正朝着 “软件定义” 方向推进,将采用现代化的外场可更换单元(LRU),以实现 “持续升级、避免整体替换” 的目标,降低长期维护成本。
核心战略:互联互通与分层防御
“互联互通” 与 “分层防御” 是整场发布会贯穿始终的核心逻辑。无论是作为主动式消耗性诱饵的 亮云、搭载于自主协同平台的风暴帷幕抵近干扰载荷,还是配备在 “台风” 战机上的 ECRS Mk2 雷达与 EuroDASS 系统,都被反复定义为同一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利总结了这一体系的最终目标:“凭借这套传感器组合,‘台风’战机将具备极强的综合作战能力。再结合亮云等装备的协同作用……‘台风’不再仅仅执行战斗空中巡逻任务,而是将成为‘战时首日’(day one war,指冲突爆发初期的关键作战阶段)的核心力量。”
当被问及亮云与箔条的协同使用时,利给出了通用性建议:“将机动规避、传统箔条与主动式消耗性诱饵相结合,是应对威胁的高效手段。” 同时他表示,具体战术运用将由作战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在 “台风” 战机的装备认证方面,他承认欧洲战斗机公司(Eurofighter)的推进节奏存在差异,并指出英国已与 BAE 系统公司确立了国家层面的认证流程,相关信息将向其他 “台风” 战机使用国开放。
莱昂纳多的展会成果与战略诉求
莱昂纳多在此次 DSEI 展会上的表现,展现出多方面的进展:亮云获美军 ALQ-260 编号,标志着该产品获得权威认证;能与 F-35、F-18、F-16 及 “台风” 等多机型整合,凸显其广阔的出口潜力;英国首相此前为项目站台,不仅赋予其政治背书,也彰显了技术层面的雄心。
通过 ECRS Mk2 雷达与 EuroDASS 系统的升级,“台风” 战机被重新定位为应对北约电子攻击能力缺口的核心装备。在自主控制技术方面,莱昂纳多采用 “认知电子战”(cognitive EW)的表述框架,强调 “人工下达任务指令、系统动态调整功能” 的模式。所有这些装备都不再被视为孤立产品,而是一套 “盟友可通过软件与任务数据灵活适配、持续拓展” 的完整体系。
然而,莱昂纳多也明确指出,装备库存与应急增产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政府投资。若北约盟友认同莱昂纳多对 “电磁空间作战” 重要性的判断,该公司希望各方支持这套以英国为产业基地的解决方案 —— 其优势在于 “当前已具备部署条件、短期内可实现产能扩容、且能在‘台风’战机全服役周期内持续升级”。
此次展会传递的核心信息是:莱昂纳多为北约重建大规模专业化电子战能力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选项。该公司认为,这一体系的核心支柱可在英国打造,其依据是相关系统已在美军服役、经盟军战机测试验证,且依托自主研发的雷达与 DASS 系统升级方案,具备主权自主属性。
这一战略布局既大胆又及时。当前,北约正面临 “狂风” 战机退役后专职电子攻击能力缺失的困境,同时受乌克兰局势影响,精确制导武器库存持续消耗。在此背景下,问题已不再是 “盟友是否应大规模投资电子战”,而是 “谁能提供可靠的电子战解决方案”。在 2025 年 DSEI 展会上,莱昂纳多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 打造北约电子战核心体系的方案已准备就绪。
声明:本文来自电波之矛,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