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个月开始,非欧盟公民(包括英国和美国公民)在入境大多数欧洲国家时,都必须登记指纹和面部信息。欧盟正分阶段推行其出入境系统(EES),这套系统将影响所有前往29个申根区国家进行短期旅行的非欧盟公民。该系统涵盖了所有欧盟成员国,以及冰岛、挪威和瑞士,但不包括塞浦路斯和爱尔兰。
告别护照盖章,边检进入“刷脸”时代
根据新规,年满12岁的非欧盟公民在抵达申根边境时,必须登记他们的指纹、面部图像和护照信息。这些数据将生成一个免费的EES记录,并保存三年。此后,当他们再次跨越申根区边境时,只需提供指纹或面部扫描即可,这将很大程度上取代目前边检人员人工核验护照和盖章的流程。
欧盟表示,EES系统将提高边境检查效率,加强安全管理,并更有效地执行“非欧盟公民每180天内在申根区停留不得超过90天”的短期签证规定。
技术支撑与数据风险
该系统由欧盟自由、安全与司法领域大型IT系统运营管理机构(简称eu-LISA)负责运营,总部位于爱沙尼亚塔林。系统将收集包括姓名、出生日期、每次出入境的日期和地点,以及是否被拒绝入境等护照数据,面部图像和指纹将存储在生物识别匹配服务中。
EES系统将保留大部分记录三年,若未记录到出境信息,则会在授权停留期满后保留五年。早在2018年,欧洲数字权利组织就曾指出,尽管该计划已有所改进,但数据收集的程度仍然“过度且不必要”。
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原计划数年前上线,但一直推迟至今。
英国成为“先行者”,两大通道率先启用
尽管英国已脱欧,但作为欧洲重要交通枢纽,它将成为EES系统的前沿阵地。英国政府已向多佛港、欧洲隧道公司(Eurotunnel)和欧洲之星(Eurostar)分别提供了350万英镑用于建设注册亭和相关基础设施。
欧洲之星计划于明年1月开始,邀请其高端票务乘客和俱乐部会员率先注册EES,随后将系统扩展到所有经伦敦圣潘克拉斯和巴黎北站的旅客。该公司已在圣潘克拉斯车站安装了49个注册亭,并声称整个注册过程仅需两分钟。
欧洲隧道公司则向《金融时报》透露,已斥资8000万英镑用于建设EES自助注册亭和相关技术,并招聘了120名员工来协助乘客使用新系统。该系统将从10月起率先应用于大巴和货车,私家车则将在年底前启用,并设有专门的停车位供驾驶员注册。
此外,欧盟还将于2026年第四季度推出一项为期三年、收费20欧元的欧洲旅行信息和授权系统(ETIAS)。该系统将覆盖大多数享受免签待遇的国家公民,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和美国,届时他们前往申根区29国以及马耳他旅行时都需要申请。
声明:本文来自GoUpSec,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安全内参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 anquanneican@163.com。